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雷科技leitech

毫無疑問,靈動島已經成爲了iPhone 14 Pro最受關注的功能。無論你認爲靈動島是蘋果自iPhone X之後“最偉大的創新”,還是將其看作是咬打火機之類的“沒活兒硬整”的典範,你都能輕鬆在互聯網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大家庭。

其實這也不能怪大家對靈動島這個設計抱有惡意,畢竟在最初的宣傳視頻中,靈動島功能齊全、靈活多變,既能用來顯示通話信息,又能用來控制音樂播放,還可以顯示導航、設備電量、錄音、打車、FaceID等信息。但在實際上手後大家才發現靈動島不僅佔據了更多的縱向屏幕空間,同時還不支持現有通知格式,所有的通知信息都強制在靈動島下方顯示,變相佔據了更多的屏幕顯示區域。

此外,由於靈動島需要保持黑色來隱藏其中的空隙,因此能調用靈動島的所有彈窗都會是黑色的,但手機的通知卻可以是白色或深灰色的,這種差異進一步加深了靈動島交互的突兀程度,讓靈動島顯得格格不入。

當然了,後知後覺的蘋果也“恰好”在大家討論靈動島時發佈了靈動島交互的設計指引和調用靈動島的API,將靈動島的口碑從邊緣拉回。畢竟微信QQ之類的軟件都是第三方App,新手機剛發佈不支持很正常,在蘋果強大的軟件規範能力下,這些軟件一定會積極適配靈動島,那種藥丸下方再顯示通知的情況一定不會再次出現。

很遺憾,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設計規範能改變靈動島嗎?

當前靈動島對手機交互的“破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 靈動島遮蓋顯示面積;

2. 通知從靈動島下方顯示。

首先,靈動島佔據了手機的顯示空間,這一點毋庸置疑。而由於靈動島佔據的位置和曾經的Face ID模組不同,因此開發者爲躲開“劉海”而設計的空白保護區並不適用於靈動島。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在部分軟件中靈動島會擋住下方顯示文字或按鈕,這種情況在遊戲類軟件中尤爲常見,甚至我都好奇有沒有毒瘤會第一時間更新,把打開軟件時閃屏廣告的“跳過”按鈕移動到靈動島下方,強迫用戶看15秒有聲視頻廣告。

針對這種情況,蘋果的靈動島開發指引可以爲開發者提供靈動島的準確位置與避讓方式,讓軟件“躲開”靈動島。畢竟這種情況在Face ID剛剛發佈以及Android手機剛剛開始嘗試屏幕挖孔時就出現過了,大家對此都輕車熟路。考慮到蘋果有着嚴格的AppStore審覈機制、機型也極爲有限,爲靈動島讓路的過程很可能比適配不同挖孔位置的Android手機更加簡單。

但針對第二種情況,蘋果的靈動島API似乎就派不上用場了。首先有一件事可以肯定——蘋果絕對不是手機發售後纔在用戶的提醒下“突然”發現這個問題。

回看iPhone 14 Pro的發佈會,在整個播片及後續講解的過程中,蘋果都沒有展示過靈動島是怎麼處理常規通知的,就連最基本的iMessage消息都沒有彈出過。而演示時展示的音樂、通話、地圖和電量顯示,在iOS本身就不適用於通知框架,與其說他們是通知,倒不如說他們是彈窗。

從這個角度看,iOS將靈動島活動設計爲時刻保持黑色其實也就可以理解了:在iOS中,像耳機匹配動畫這樣的彈窗本身就是優先級高於通知的操作,所使用的交互樣式也有所不同。

這也是微信或其他任何常規通知不可能出現在靈動島中的原因。根據開發者文檔,調用靈動島的並不是通知“Notifications”,而是一個活動“Live Activities“。這意味着通知和靈動島的活動走的是兩個不同的處理渠道,大家也不用擔心靈動島會因爲微信羣裏刷屏而不斷“展開-收起-展開-收起”。

除非軟件已經結束,否則每個活動最多隻能持續8小時,過期也將立刻從靈動島中移除。此外,展開狀態下的靈動島也並非可供開發者自由發揮的畫布。從優先級來看,iOS體系中優先級從低到高應該是“小組件-通知-彈窗”。而引入靈動島概念後,靈動島作爲彈窗的變式,優先級肯定是高於常規通知的。作爲優先級(侵入性)最強的一種活動形式,靈動島自然不會是一款允許開發者隨意發揮的空白畫布。

在指引文件中,蘋果就給出了靈動島允許調用的詳細布局形式。可以看到靈動島其實就像一個逐個劃分好的餐盤,對每個位置放什麼都有所限制。如果大家曾經擔心過有人用靈動島來“V我50”,看到這裏自然可以放心了。

當然了,一定有人會說“那如果我不按蘋果的劃分來,就是要在上面放廣告呢?”首先,蘋果明確表示了靈動島不允許展示廣告或促銷。其次,蘋果只能通過AppStore分發軟件的限制也從另一方面阻止了開發者在靈動島上放廣告的行爲。

那麼總結一下,即使微信適配了靈動島,來自微信的消息也不會在靈動島中顯示,只會和現在一樣在靈動島下方彈出通知。也許只有微信電話或多人語音等持續活動會顯示在靈動島中。

但想實現這個效果,其實根本不需要另行適配。只要你的微信能調用CallKit,就能調用電話的系統渠道,讓微信電話直接使用靈動島顯示。

靈動島是創新還是遮羞

從這個角度看,靈動島其實根本不是一個顯示通知的地方,與其說是通知欄的延伸,倒不如說是一個放置小組件的特定空間,或者殘酷點說,這就是一個黑色的,不能顯示內容的的懸浮球。而圍繞靈動島設計的一系列交互,也只不過是蘋果爲了掩飾現階段硬件技術限制而“曲線救國”的軟件解決方案。

可能有人不服氣,覺得靈動島作爲一個全新的設計,用軟硬件合一的方式別出心裁地開創了全新的手機交互。沒錯,確實可以這麼認爲。但如果我們暫脫離iPhone的範疇,放眼整個智能手機領域,毫無疑問屏下攝像頭方案纔是解決屏佔比的問題的最終解。我不知道那些認爲“靈動島開創了人機交互新時代”的網民有沒有用過屏下攝像頭的手機,但我肯定的是,只要蘋果解決了屏下FaceID的技術難題,基於屏幕挖孔的靈動島交互將立刻退出歷史舞臺。

曾經我們認爲升降式攝像頭可以解決屏佔題的問題,以至於幾乎所有Android品牌都投身於升降攝像頭的浪潮中,更有甚者爲其扣上了“隱私檢測器”的名號。但隨着屏下攝像頭技術的成熟,身兼多職的升降式攝像頭迅速被品牌拋棄。

在我看來,硬件問題始終需要通過硬件解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也是蘋果自己的處事作風。市面上沒有手機屏幕那麼大的人造藍寶石,那就收購團隊自己做;市面上沒有能滿足蘋果要求的真無線耳機芯片,那就自己從零做起。挑戰硬件的極限一直是蘋果最擅長的事,不然也不會有AirPods、iPod、MacBook Air這些傳世佳作的誕生。

遺憾的是,在iPhone 14 Pro上,可能是技術實在不過關、也可能是成本划不來,蘋果選擇用軟件手段解決硬件問題,提出了靈動島這一設計理念。平心而論,靈動島即使再不靈動,也比MacBook Pro、MacBook Air上沒有任何交互意義的劉海要靈活的多。但從一個從3G開始接觸iPhone的蘋果用戶來說,我還是希望蘋果能在下一代iPhone上早回真正的自己。硬件問題,始終需要硬件手段解決。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