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自從誕生起,進步速度就如同火箭一樣,一飛沖天,攻克各種各樣技術上的難題。2022年8月2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升力式亞軌道運載器重複使用飛行試驗獲得了圓滿成功,可以說,這一次“問天”,對我國航空航天業來說是里程碑式的,意味着我國航空航天運輸技術由一次性使用向重複使用領域的重大跨越。這無疑是令全體華夏兒女飽含熱淚的壯舉。

別看這透露的信息不多,但其實往往越厲害的東西,他所透露的信息就是越少的。爲啥啊?因爲總得給人遐想的空間嘛,不過實際上還是爲了保密考慮,就連中國軍工官方賬號也表示“過於先進,不便展示”。這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畢竟航空航天領域,最先進最重要的東西肯定不會隨便展示,就像是中了彩票大獎,你上去也是蒙着面,但你還是要去領獎臺上讓彩民去信服的。這就是爲啥沒有透露太多的信息,都是爲了“大招”考慮。

說到最重要的點上來,我國這次試驗的成功究竟有什麼意義?美國又是怎麼想的?

首先,最重要的肯定是本質上的突破,就是他的可重複使用性。前文也已經提到了,這對我國航空航天業來說是里程碑式的,它是由一次性使用到可重複使用的一次巨大的重大跨越。

這意味着啥?

意味着只要我們實驗成功,航空航天的成本絕對是大幅度地降低,一次性使用的時代多浪費啊,材料每千克幾千萬左右,而且還不能重複回收,發射出去的東西就如同“潑出去的水一樣”,又浪費又很麻煩。

其次,那就是一個專業名詞,叫“亞軌道”,啥是亞軌道呢?簡單說就是相比正常航天器的飛行軌道要低一點。

那正常航天器軌道一般要多高呢?衆所周知,300千米以上航天飛行器才能自主飛行,低於這個高度就會被萬有引力和空氣中的阻力影響,因此低於300千米是行不通的。

那麼低一點到底是低多少點呢?簡單地說就是低於300千米,高於地面20~100千米,這個區間內,處於現役飛機的最高飛行高度和衛星最低軌道高度之間,大概處於大氣平流層區域、大氣中間層區域和部分電離層區域。而這一區域既不屬於航空的範圍,也不屬於航天的範圍,通常是用於情報蒐集、偵察監視、通信保障以及戰爭領域的空對地作戰。

最後,我們科普完亞軌道運載體後,得把視線轉移到美國身上。

美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對中國的制裁,那簡直是臭名昭著。2011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簽署了《沃爾夫條款》,條款內容是禁止中國航空航天局與美國相關單位進行任何技術上的交流,實話說,這導致了中美航天業的脫鉤。

但“不要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裏”,近些年來,經過中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一代又一代人,克服了不少難題。事實證明,美國對華航天航空業的制裁不過是“徒勞無功”罷了,只要我們想做,就一定能做成,一定能做出。(洪凱)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