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人們盼望休假的樸素心理入手,分析我們爲何期盼享受休假,休假背後的觀念與制度演變。同時,作者也希望與大家探討:如何在“懶惰”與勤奮中找到平衡,從而找到適合我們自身的度過假期的方式。

文/紫二 編輯 走走 青青子 校對 薛京寧

國慶假期轉眼來到尾聲,你的假期過得如何?

每到休假臨近,打工人的心裏就開始蠢蠢欲動。安享假期幾乎是每個人的願望,但似乎每個人身邊都能發現一些“卷王”,在吐槽之餘,也不由得會反省一下,是自己太懶了嗎?在推崇天道酬勤、自我奮鬥的世界,懶惰大多數時候都是被批判的對象。但是,人類的懶惰真的百害無一利嗎?

本文從人們盼望休假的樸素心理入手,分析我們爲何期盼享受休假,休假背後的觀念與制度演變。同時,作者也希望與大家探討:如何在“懶惰”與勤奮中找到平衡,從而找到適合我們自身的度過假期的方式。

━━━━━

我們喜歡休假只是因爲懶惰嗎?

在自責和焦慮之前,先來看看科學研究:

紐約州立大學奧斯威戈分校的研究人員,對1.2萬名年齡在35歲至57歲之間的男性進行了調查。在爲期九年的研究過程中,那些每年幾乎不休假的男性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增加了30%。此外,工作狂還面臨着與壓力相關的高血壓、II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風險。

新西蘭研究人員則發現,休假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是,度假者的睡眠時間比他們在工作日時多一個小時,深度也是平時的三倍。截至2017年,芬蘭研究人員對800名男性和女性的健康習慣進行了長達28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週末沒有從工作的壓力中緩解過來的人,患致命心臟病的幾率是休息充足的人的三倍。

是不是爲身邊的工作狂捏了一把汗,甚至有點擔心他們的健康問題了?

洛杉磯臨牀心理學家弗朗辛·萊德爾指出,即使假期非常短暫,只有24小時的休息,人們也會產生更多的動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且保持更好的生活態度。這也是爲什麼,聰明的僱主,即便想壓榨員工,也不忘提醒他們要好好休息,畢竟更高的效率和質量,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其實作爲一項制度,休假的歷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神話。在神話中,宙斯原本規定人類每天都需要工作,懶惰將受到神的懲罰,後來神使赫爾墨斯替人類向其求情,說:“沒有休息將讓勞作變得沒有意義。”宙斯聽了心有所動,這才恩准人類可以休假,日期自定。休假因此在古希臘羅馬文明中成爲神的恩賜,每逢重大節日慶典,都是民衆放假的好時候。

工業時代到來之後,面對比地主更不好說話的資本家,工人們單靠強調假期的神聖性似乎不太管用,談判和博弈就被搬到檯面上了。18世紀,歐美地區的每日工時長達12個小時,英國勞工運動首先提出10個小時工作制的要求。到19世紀中葉,在經歷勞資雙方的反覆博弈之後,歐美國家大多實現了10個小時工作制。當時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發現,工作五天產生的工作量和六天基本一樣,而且經過兩天休息的工人的生產率大大提高。後來,五天工作制在美國流行開來。

1903年,梁啓超去美國遊歷,在見證了美國尚在形成中的休假制度後十分驚奇,認爲中國人之所以比西方人勤勞卻不及其富裕,正在於不懂得休假之故。沒有假期,導致國人“工作亦休息,休息亦工作”。“凡人做事,最不可有倦氣,終日終歲而操作焉,則必厭,厭則必倦,倦則萬事墮落矣。休息者,實人生一要件也。”

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我國設立了每週休息一天的制度,直到1995年,國務院發佈新規定: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週工作不得超過40小時,即如今家喻戶曉的雙休日工作制。對很多年輕人來說,自覺“天經地義”的雙休,實際上也只有不到30年的歷史。

━━━━━

如何在“懶惰”與勤奮中找到平衡?

既然休假的好處這麼多,爲什麼我們還要上班?最常見的說法大概是爲了保證社會的正常運轉吧。比如“社會契約論”的重要理論家之一盧梭,就在《愛彌兒》中寫道:“在社會里,他必然要依靠他人,所以他應當工作來償還維持生計的代價”。

即使拋開社會利益不看,很多人也認爲一直懶惰下去,對個體會貽害無窮。盧梭同時期的啓蒙思想家達朗貝爾和狄德羅就在他們編撰的《百科全書》中寫道:“懶惰是諸多疾病的根源,它不僅使體液變稠,機體鬆弛,還會刺激身體,加速老化”。

除了身體健康,人類似乎還有一種矛盾的體驗,似乎只有存在外部壓力時,懶惰本身才能獲得更高的快感。人們喜歡戲稱“摸魚一時爽,一直摸魚一直爽”,可是似乎能一直爽的原因,只是因爲摸魚的時間還不夠長。人總是有一種行動起來的慾望,如果告別了一切外在的壓力,做一條徹底躺平的鹹魚,反倒可能給人以一種巨大的空虛。布萊恩·奧康納在《閒散的哲學》中將之稱爲“存在主義式的無聊”,他也認爲,普通的無聊只是一種勞碌之餘的放鬆,無聊者很清楚“什麼時候無聊會停止”,這讓無聊起到了合理的放鬆作用。而“存在主義式的無聊”由於完全缺乏外部制約,會讓人不知道如何終結這段懶散的日子,進而引發無聊者對生活徹底的冷漠和厭倦。

看似對立的工作和偷懶,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在相互成就,可謂相愛相殺。這也解釋了爲什麼越到deadline越想先打把遊戲,因爲“偷懶”的快感恰在於“偷”,“摸魚”的爽,似乎也只有在“偷偷摸摸”的狀態下才能體會。

但還沒有解決一個問題,爲什麼面對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情,即使很辛苦也一點兒都不想偷懶;面對不喜歡、覺得無意義的事情,卻總會拖延、想盡一切辦法偷懶?羅蘭·巴特認爲,有時出於對工作的厭煩,人們會進入一種消極的懶惰中,此時人們任由自己“分心”,懷着對工作的厭惡重複各種讓自己注意力分散的事情。

懶惰,有沒有可能是一種不敢言說的反抗?

我們從歷史中找點論據。二戰後的美國興起的嬉皮士文化,曾被視爲當時一場重要的“懶惰行動”,衆多年輕人身着挑戰常規審美的奇裝異服,遠赴世界各地旅遊,用一種浪蕩不羈的生活試圖證明消費社會的膚淺與無趣。嬉皮士文化固然有頗具爭議的一面,但它確實構成了一種對美國社會文化的反思。

從這個角度來說,懶惰也許可以充當某種社會的“制動器”,形成對普適標準的“退出”與質疑 。當個體的無聲反抗,變成集體的“偷懶”,聰明的僱主在制定更嚴苛的考勤和監督制度之前,或許應該先調研一下這背後的原因,說不定可以真正提升大家工作的積極性。

不幸的是,進入到成年人的世界,談“懶惰”常常懷有一種恥感,生怕別人比自己做的更多。如果說學生時代,我們爭當的是看起來毫不費力的聰明孩子,工作中,我們卻恨不得放大每一次加班的存在感,向領導證明自己有多努力。在一個懶惰似乎被污名化的時代,提“懶惰”的權利似乎有些反諷:人們一面央求着多一點休假的時間,一面對自己的懶惰遮遮掩掩。

━━━━━

找到度過假期的正確方式

即便看了再多爽文,有過再多反思,困在工作裏的普通人,還是要回歸日常本身。眼前的休假,該如何度過才能讓自己得到最好的身心休息?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一個體驗,至少也聽到過這樣一種抱怨:休了個長假之後,感覺比平常還累。英國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也有一句妙語,“沒有比剛剛度過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此言不虛。

用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的“心流”理論解釋,這是因爲我們在假期容易陷入“被動式休閒”,這種休閒帶來的快樂缺乏後續效應,獲得的快感很短暫,甚至在過後產生自我厭棄感,比如刷手機、大量看劇、大喫零食等。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隨着休閒時間的增加,休閒產業發展的一種副作用。在城市化和標準化閒暇時間的幫助下,企業家開發了越來越多新的娛樂形式。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地用於休閒活動:看電視,參加體育活動,購物,外出就餐,享受奢侈的休息。但這些都涉及消費時間,而不是使用時間。

其中最爲常見的當屬刷手機了。互聯網爲人們的娛樂生活帶來了出口,但與舊有形式不同的是,互聯網中人們的身份變爲了“產消合一”,也就是說,我們在利用自己寶貴閒暇時間進行娛樂消費、觀看、瀏覽的同時也在進行着內容、信息、數據的生產。你刷的抖音微博看似是在娛樂,直播帶貨甚至都沒有下單,但其實都是在爲互聯網免費打工。社交媒體將我們的注意力或瀏覽偏好“販賣”給了廣告商,廣告商從而能夠對大量的用戶羣體進行更加精細的投放。

從使用與滿足理論來看,作爲數字勞工,我們想要得到的並不是實在的經濟回報,可能只是想收穫心理和文化上的愉悅快感和自我滿足,但往往也只是停留在“被動式休閒”的層面,很難獲得持久的滿足感。

米哈里建議我們選擇“主動式休閒”,以一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沉浸式體驗,實現真正的放鬆。其著作《發現心流》描述了這種迷人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受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換句話說,我們需要更多的是再創造而不是娛樂。

正如卡爾·馬克思所指出的:“節約勞動時間意味着增加自由時間,即個人的完全發展時間。”由於再創造通常是一種個人的追求,我們可以期待看到一個更個性化的休閒議程,它由再創造和娛樂組成。如果說過去的100年見證了一個以消費爲基礎的休閒娛樂產業的私有化發展,那麼我們就可以期待下一個不斷增長的休閒產業,以追求個人、自我提升和休閒爲投資目標。

英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雜誌在對2000位職場白領的調查中發現,越是成功的人,越會提前規劃好即將到來的假期。比如,喬布斯會前往印度休假,在山上冥想,學習如何利用對自己來說重要的東西,回到家後,他開始了一個新的項目,名字叫“Mac”;而馬克·扎克伯格給自己難得地放四天假時,會前往阿拉斯加釣魚,瞭解當地原住民公司和股息的運作方式。

即便我們不那麼富有,可以隨時去到心之所向的遠方,也不想那麼“上進”,度假還無法完全脫離工作,在假期接觸新鮮事物,也可以幫助我們擴展想象力和洞察力,幫助我們改善接下來一週的情緒。比如愛因斯坦認爲,不工作的時候聽莫扎特的音樂,是極大的享受,他曾說:“如果我不是物理學家,我可能會成爲一名音樂家。我經常在音樂中思考,我從音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除了音樂之外,讀書、運動、和朋友進行一次深度聊天,開發一道新式菜餚,都可能讓我們感到紮實的收穫感。

臨牀心理學博士約翰·梅爾還給出了一個獲得幸福感的實用小貼士:在計劃和回味假期的時候,人們的心情往往處於最佳水平,主要來自於對未來的期待和對過往的滿足,不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當我們快樂地期待或回憶某件事時,我們就會有前進的動力。對幸福的期待或回憶,本身就是幸福。而這種幸福感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工作和家庭帶來的壓力,甚至提高工作效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