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中記載了陽明先生與弟子徐愛的這樣一段對話——


徐愛問陽明先生:上古先王(比如堯、舜)將天下治理得井然有序,爲什麼過去的經典裏鮮有記述呢?


對此,陽明先生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因時致治”。時代不同,政令制度有別。周公對於堯舜禹的治理之法,尚且需要夜以繼日反覆地思量,說明已然不太適合在周朝推行,何況更遠古的治理之方呢?

關於如何“因時致治”,陽明先生重點談到了三點:

一、“無爲而治”


陽明先生並不推崇教條地效法老莊之道,追求“無爲而治”,因爲與上古時期的人心相比,當下的人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環境改變,人心不古,如果再完全放手,推行遠古的風俗,一定會南轅北轍。

二、“不明其本,徒事其末”


陽明先生進一步說到,堯舜禹的治理之道,根本植於人心。民心即道,所謂因時制宜的治理,關鍵是掌握心法。


但今人學習古代三王,都學在了皮毛上,看重事上的功利,比如春秋五霸。他們用的是霸術,後來人講來講去,也只不過是方法層面,所以學了些細枝末節,卻忘記了人心這一根本。


今天一些企業家也是如此,往往以爲自己學習的是他人的經營之道,但其實學習的是表面之功,管理方法千千萬萬,但若自己沒有相應之道,即便推行下去,收效也不會盡如人意。


真正的學習是學習先王之道,修煉先王之心,若能有修齊治平的格局與境界,怎可能成就不了一番事業?

三、“其事同,其道同”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今日我們所處,與幾千年前的先王時代已經迥然不同,與時俱進一定是沒有錯的。法先王之道,以擁有先王的心、道、德爲目標,至於具體的做事方法可以不同,但所做的事,卻是相同的。



這又怎麼理解呢?陽明先生用了史書與經書的例子來做了解答:從記事的角度來說,《春秋》是史書,但同時它又是經書,以弘道爲目的。


《易經》《尚書》《禮記》《樂經》同樣如此,它們都記載了各自時代的歷史,但不管是史還是經,只要以弘道爲使命,那就是事同、道同。


有相應的道,自然會做相應的事。今天不管你是做企業,還是當老師,不管你從事何種職業,做多麼簡單的工作,只要是在依道而行,就是在做同樣的“事”,弘道之事。


所以陽明先生說,要“無所待而興”。無論處在怎樣的時代,與其等待環境變好後再行動,與其期待別人,不如自己成爲時代的擔當者。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企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取得了無數的輝煌成績,下一步會走向哪裏?會走向人心。


與時俱進、長盛不衰的本質是通達人性、利益人心,利益你的員工、利益你的客戶,有他們的呵護,企業纔會上下同欲者勝。

以經典的指引爲方向,提升格局境界,才能看得更遠、更清。人羣聚集的地方、問題集中的地方、挑戰高難的地方,是企業能爲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地方,也是機會最多的地方。把握機會,因時致治,讓企業經營更上一層樓。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