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豹變」來形容君子的長成。幼豹花紋疏朗,成年後花紋優雅華美,富有光澤。豹變的過程比喻一個人經過自己修養、求知,最終成爲一個高品質的人。以下是山東大學特聘教授、中國孔子研究院原院長楊朝明爲我們帶來的演講——

01

君子豹變是《周易》裏面的一句話,《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九卦是「革卦」,革就是變革、改變。


改變常在,比如疫情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管理方式。企業如果遇到困境,則要進行改變才能擺脫困境。


豹子有什麼特點?豹子剛出生時其貌不揚,可能還有點兒醜陋,但是慢慢長大,斑紋越來越好看。


我們每一個企業家要做一個君子,這種改變的力量非常強大,不僅可以改變個人,還可以改變企業。君子越來越多,一家企業、一個社會才越來越有希望。


反之,當你的企業運轉出現問題的時候,或許你可以從這個角度思考:是不是企業裏缺少一批君子。


辜鴻銘先生在《中國人民精神》一書中提到孔子的全部哲學和道德教誨可以歸納爲一句話,即“君子之道”。儒學要培養的是有理想、知榮辱、能上進、有追求的君子。


在我看來,《論語》是君子之學。《論語》開篇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是學術、學說,假如我的學說被社會所認可,我感到開心。如果實現不了,有志同道合的人認可我,我也可以感到開心。即使別人不理解我,我也要堅定自己的信念。《論語》的開篇講的是君子的信念和信念如何堅定。


《論語》末篇提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講的是君子的使命。“命”首先是天命,然後是使命。


我是一個教師,那麼我的天命就是要做一個老師。有了外在賦予的天命,我的內在使命就是我要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做一個好老師。

02

知道天命才知道使命,企業家也是如此。《論語》從開篇到結束談的都是君子。我們進行過統計,《論語》一共16000字,“君子”出現過107次。


尤其《論語》第一篇就有多處提到君子:“不亦君子乎”,“君子務本”,“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可以說《論語》通篇講的就是君子。



到底什麼叫君子?“君”其實是一個會意字,一個人手裏拿着權杖或者筆,是權力的象徵。


上面是個“尹”,就是領導,比如府尹是府級的最高長官。下面是個“口”,是發號施令。君子的原意是統治者、領導者、爲政者,是貴族男子的統稱。


既然是尊貴的人,就應該是高尚的人。因爲責任大,所以要求高。你在其位,必須有其德,這就是君子。


君子的影響力很大,君子懂道義,所以“君子之德風”,“君子喻以義”,他知道自己的行爲影響力。


君子是社會的精英,他有自己的社會擔當。君子也是一個修身之道,告訴我們要修養成這樣的人。


要真的成爲一個君子,必須讓自己的生命紮根,不能漂漂浮浮。面對具體生活的時候,君子明白生命的價值。


《論語》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面向生命的學問。儒家經典就是告訴我們如何活出生命的價值。


《論語》裏面孔子稱讚宓子賤是君子。孔子曾同時問他和侄子孔篾(編者注:孔篾和孔子學生宓子賤一起做官)同一個問題:自從你入仕從政、管理工作以來,你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孔篾回答,我沒有得到什麼,倒是失去了三樣東西:


(1)“王事若龍,學焉得習,是學不得明也。”公事一件接着一件,整天忙忙活活,所學聖賢之道沒時間溫習、實踐,我的理想破滅了,信仰模糊了。


(2)“俸祿少,饘粥不及親戚,是以骨肉益疏也。”我的工資很少,自己家也是喝粥餬口,不能幫助自己的兄弟姐妹,親情也一天天疏遠。


(3)“公事多急,不得弔死問疾,是朋友之道闕也。”公事多且緊急,沒時間弔唁死者,慰問生病的朋友,友情也缺失了。

他是信念模糊了、親情缺失了、友情沒

同樣的問題宓子賤回答是:自從我做官爲人民服務以來,我沒有失去什麼,倒是得到了三樣東西:


(1)“始誦之,今得而行之,是學益明也。”我誦習儒家經典、學習詩書禮樂,形成了自己的追求,把普通的崗位當成自己的道場,追求信念更加清晰。


(2)“俸祿所供,被及親戚,是骨肉益親也。”我的工資雖然少,但儘量幫助兄弟姐妹,骨肉親情更加緊密。


(3)“雖有公事,而兼以弔死問疾,是朋友篤也。”公家的事情很着急。但是我儘量抽出時間,弔問死者,慰問疾苦,朋友交情更加篤實。

他得到了信念、親情、友情。


兩人正好相反,一個是非常平和,一個是非常焦慮。時間長了,他們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03

君子指向的是格局。在儒家的語境中,人格都是平等的,但是人的格局不一樣。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格局水平在中人以上的人,你可以跟他講道義。中人以下的人,跟他講道義沒有用。


什麼叫君子?“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


別人認爲他做了好事,君子說我就該這麼做。別人說他考慮周全,君子說還要再聽聽別人的意見……這類人一直在努力,不斷地超越自我。就像我們常說的那樣,“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有些人喜歡和別人爭高低,真正優秀的人是跟自己爭,不斷地超越自我。今天的我超過昨天的我,明天的我比今天更強,不斷進取,這就是孔子心目中的君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孔孟告訴我們,你要做君子,君子可以豹變,慢慢改變自己。要做君子,就要讓和“敬在心底生髮。如果沒有和“敬,你連自己都做不好,不大能做好一個企業。


治德的必經之路是和“敬和“敬從哪兒來?是在家裏生髮的。父母愛我們,我們愛父母,家人關心我們,我們關心家人,這就是孝悌,孝悌就培養和“敬



中國的家風、家訓、祖規的底色大多是和“敬。《論語》裏面有一句話,“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歟。”孝悌就是爲人的根本,是讓和“敬在家裏面紮根。


最後一句話,君子豹變,成就人格。實際上就是3個方面:


1、成就我們高遠篤定的人生追求。什麼是高遠篤定的人生追求?剛纔說到了,其實我們每個人必須明白我們要走向哪裏,明白自己的志向以後要堅定自己的志向。


2、要有大人、君子的使命擔當。我是教師,我的使命應是做個好老師、優秀的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擔當。


3、坦蕩仁和的博大胸襟。君子豹變是指,我們首先要有理想信念,要洞察細微,要讓生命在家庭裏紮根。


儒家的學說實際上就是關於和“敬的培養,當我們有了和“敬的時候,和“敬的力量就成就我們的君子人格,當我們成就一個君子的時候,無論是你的企業,還是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君子豹變的力量會非常強大。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