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說

回首我們這十年,中央企業打造的一系列國之重器和超級工程,從不同維度鐫刻下國家發展的新座標。9月12日,“我們這十年@座標中國”網上主題宣傳正式啓動,以不斷刷新的中國跨度、中國精度、中國高度、中國深度、中國力度、中國速度爲經緯,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具有代表性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創新重大成果,展現央企建設者攻堅克難、挑戰極限的膽識、魄力與智慧。

2014年,我國首創的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在煤礦井下成功運用,單月最高進尺達3088米,創造了大斷面單巷掘進世界紀錄,是煤礦平均掘進速度的10倍以上。它的出現,徹底解決了煤巷掘進、支護、運輸不能平行作業的世界級難題。今天,小新爲您帶來“座標中國”系列主題片第二十七期,“中國速度”之《煤海蛟龍》。

提到採煤

大家腦海裏浮現出來的

可能是滿臉煤粉辛苦工作的礦工

和危險的作業現場……

而現在

僅需幾位工人

站在安全位置進行操作

就能達到原來3—4倍的工作量

由中國煤炭科工集團自主研發製造的

煤礦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

被稱爲“煤海蛟龍”

它的出現徹底解決了

煤巷掘進、支護、運輸不能平行作業的

世界級難題

PART1

“煤海蛟龍”如何攻克世界級難題?

煤礦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

根據不同地質條件進行配套

最長達200多米

重量高達230多噸

系統由掘錨一體機、錨杆轉載機、

柔性連續運輸系統和

協同控制平臺等部分組成

可伸縮的巨大的滾筒是它的利齒

負責挖掘

前方兩個旋轉的耙爪是它的舌頭

把割下來的煤塊源源不斷地撥到嘴裏

而龍的脊椎和頂部、側面的龍爪

負責支護

龍的身體,負責運輸

就這樣

“煤海蛟龍”通過

智能控制,全身協作

將原本各自分離的

掘進、支護、運輸工序

結合爲一體

PART2

“煤海蛟龍”是怎樣煉成的?

早在2012年底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的科研工作者

便提出了掘進、支護、運輸

平行作業的構想

但由於地質條件複雜以及

國外的技術壟斷

國內掘進技術發展緩慢

這樣的構想在當時看來很不可思議

但煤科人始終鉚着一股勁

經過艱難的探索和反覆實踐

終於實現了核心部件的完全自主研發

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壁壘

但由於地質條件制約、

技術不成熟等各種因素

全套裝備首次應用效果並不理想

科研人員想到

既然地質條件不同

那是否能夠根據不同地質量身定製呢?

按照全新的思路進行優化和改造後

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浴火重生

開啓了煤巷掘進的全新模式

PART3

“煤海蛟龍”助力我國煤炭開採事業騰飛

在諸多煤礦開採的工序中

掘進作爲先行基礎工程

約佔煤礦開採工程量的70%—80%

而我國每年新掘巷道達13000km

相當於地球的直徑

位居世界第一

最早以前煤礦採掘都是靠肩扛手抬

隨後慢慢地開始採用風鑽和炸藥

直到現代才實現機械輔助

但掘進的效率和安全問題

卻一直困擾着我們

而快速掘進系統

讓這些難題一一得到了解決

現在

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

已遍佈在祖國晉陝蒙等各大煤企集團

並且在不同地質條件下廣泛推廣應用

在穩定圍巖條件下月最高進尺3088m

創造了大斷面單巷掘進世界紀錄

在中等穩定圍巖條件月最高進尺2086m

掘進效率提高3倍

在複雜圍巖條件月最高進尺856m

掘進效率提高1.5倍

有力保障了我國煤炭資源穩定供應!

2021年

煤礦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

成功入選

中央企業科技成果和

“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

極大地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以“中國創造”打造“中國速度”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