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10日訊(記者 夏淑媛) 有人忙於股權轉讓或出清,有人則在擇機收購入場。繼7月以2.65億元競得前海再保險10%股權後,美國保德信金融(Prudential Financial)持續加碼佈局中國。

近期,據媒體引述消息報道,美國保德信金融擬向中國農業銀行洽購旗下控股子公司農銀人壽少數股權,該交易對農銀人壽估值可能介乎30億—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4億—285億元),所售股權比例爲20%—49%,亦可能涉及銀保合作交易。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隨着未來業務拓展,農銀人壽僅靠發債對業務發展支撐有限,由於小股東較多,未來增資仍將面臨不少障礙,公司正在加快股東變更和增資步伐加緊“補血”,這或是少數股權投資者考慮出售所持股份的重要原因。

美國保德信考慮收購農銀人壽少數股權,又一家中外合資銀行系險企將誕生?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保德信金融正與一家財務顧問合作商討,評估對農銀人壽股權的出價。

據悉,目前有關交易談判仍在進行,本次股權出售也引起其他金融機構對入股農銀人壽的意向,可能有其他投資者出價競投。記者就此事向農銀人壽求證,截至發稿暫無回應。

早在今年6月,就有媒體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由中國農業銀行控股的農銀人壽的少數股權投資者正在考慮出售所持股份,這宗潛在的交易吸引了國外和本土銀行、保險商和基金公司的初步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化對外開放的背景下,美國保德信金融一直不斷加碼中國市場。今年7月,前海再保險10%股權再次競拍,經公開競價,競買人爲美國保德信金融旗下子公司保德信國際(Prudential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Holdings,Ltd. )。

另據美國保德信金融官網顯示,目前,公司旗下的保德信投資管理公司,與光大集團下屬的光大證券共同建立了光大保德信資產管理公司,美國保德信也一直尋求在中國壽險市場的多重機會,自1998年9月就在中國成立了代表處;2012年,美國保德信與復星集團在中國合資成立復星保德信人壽,雙方各持股50%,目前經營已有10個年頭。

有畢馬威分析師表示,若此次成功入股農銀人壽,將有利保德信擴大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市場。

一方面,未來美國保德信金融將能依託中國農業銀行的銀保渠道擴展銀保業務,並且藉助中國農業銀行銀行的網點優勢,深入其分支機構尚未覆蓋的地區,擴展其客戶來源。未來,美國保德信金融也可能通過持有農銀人壽的股份,獲得中國農業銀行代銷的優先權以及手續費優惠。

另一方面,如果雙方“聯姻”成功,或能爲個險、銀保融合打開新局面。“過去保險行業似乎總是存在矯枉過正的情況,行業主體一般都是銀保獨大或個險獨大,亦或是快速急轉彎切換賽道。在行業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應加速供給側改革創新,在生態圈建設,業務互相融合賦能、多元化發展等方面探索,二者在轉型升級及開啓行業對個險、銀保融合方面充滿想象空間。”上述人士指出。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末,中國農業銀行境內分支機構共計2.34萬個,包括37個一級分行、386個二級分行、3455個一級支行、1.94萬個基層營業機構以及52個其他機構。農銀人壽在全國設立了包括23家分公司在內的近400家分支機構。隨着個險代理人渠道規模大幅下降,保險消費下沉,銀保渠道在保險銷售中將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據財聯社記者梳理,近年來銀行牽手外資保險巨頭的合資人身險公司取得了較大發展,在資本金、保費快速飛漲的同時,公司盈利能力也不容小覷,例如中信保誠、光大永明、交銀人壽等銀行系人身險公司。這或許是美國保德信金融持續下注中國保險市場的原因所在。

7家銀行系人身險公司合資前後資本金、保費增長情況

償二代二期之下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走低,農銀人壽開啓補血加速度

據悉,農銀人壽最早名爲國民人壽,成立於2005年,由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建設股份、聯想控股、重慶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等6家企業發起組建。

2007年,國民人壽更名爲嘉禾人壽。2010年,聯想控股轉讓所持全部嘉禾人壽1.2億全部股份,退出股東行列。

成立初期,嘉禾人壽的業績一直萎靡不振,多年虧損,2010年其償付能力充足率僅爲71.26%,到了2011年甚至跌至-86.21%。

關鍵時刻,中國農業銀行向其拋出橄欖枝。2011年2月,中國農業銀行斥資25.9億元收購嘉禾人壽51%股份。2012年,經銀監會批准後正式成爲其控股子公司,同時更名爲農銀人壽。

背靠中國農業銀行這顆大樹,農銀人壽保費規模保持穩步增長。年報數據顯示,2016—2021年,農銀人壽分別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82.89億元、238.65億元、176.38億元、232.29億元、264.75億元、294億元。

業務規模攀升的同時,農銀人壽淨利潤整體呈穩步增長趨勢。2016—2019年,農銀人壽依次實現淨利潤1800.43萬元、1.11億元、1.39億元、3.32億元,僅在2020年,農銀人壽實現淨利潤2.68億元,同比下降19.45%,但2021年恢復同比正增長,實現淨利潤3.2 億元。

不容忽視的是,由於農銀人壽售賣的產品以分紅、年金險爲主,銀保業務價值率相對較低、對資本佔用消耗嚴重,且面臨着較大的到期付給壓力和流動性考驗。

2022年上半年,農銀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75.46%,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99.52%,風險綜合評級爲BB。

“按照監管要求,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0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50%、風險綜合評級B類,是償付能力達標的3個底線要求。但考慮到一些分類監管要求與償付能力掛鉤,一些業務要求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120%或150%以上才能開展,實踐中保險公司對償付能力充足率安全的要求會比底線高。”業內人士介紹。

此外,償二代二期落地,2022年上半年,保險業普遍面臨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的壓力,一些公司紛紛開啓了增資、發債計劃,農銀人壽也不例外。

近期,在農銀人壽2022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上,會議審議通過了公司發行20億元資本補充債券的議案。

據悉,從融資難易度、時間週期來看,發債融資相對其他補充資本金的方式而言,週期更短、成本也更低。

“對於很多險企而言,爲提升償付能力增資並非易事,面對過往暴露出的種種違規關聯交易、隱祕實際控制人,以及由此導致的險企危局等,監管前所未有地強化了對於股東資質、資金來源真實性的審查。隨之而來的是,部分險企股東由於資質無法滿足新的監管要求,或自身也面臨現金流喫緊,在通過股東增資方式進行資本補充困難的情況下,發債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業內人士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7月,農銀人壽曾披露一項股權轉讓計劃,西藏騰雲投資和新紀元擬分別向世紀金源轉讓2%和8.34%股權。轉讓完成後,新紀元退出股東名單,騰雲投資和世紀金源合計持有農銀人壽19.99%股權,將成爲僅次於農業銀行的第二大股東。不過,這項股權交易自2019年7月披露後並無下文。

2022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除中國農業銀行之外,農銀人壽目前由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建設股份、西藏騰雲投資管理、重慶國際信託、中國新紀元、大連匯盛投資5家企業控股49%。

在5家小股東中,新紀元與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建設股份存在關聯,大連匯盛投資及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建設兩家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股份質押或凍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