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風窗

作者/朱秋雨

當行星撞上地球,人類該如何應對?69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悲劇,給人類留下了心理陰影,影視作品和科幻小說都試圖對此提出解決方案。

電影《獨行月球》提出“月盾計劃”的方案,即人類在月球上部署重型核彈,先摧毀小行星,再利用月球對地球進行掩護,抵擋小行星爆炸產生的碎片。

美國電影《不要抬頭》裏,面對一顆還有六個月就要摧毀地球的彗星,美國政府打算用飛船將大量核彈運送到太空,利用爆炸的衝擊力將彗星推離地球。

阻擋行星毀滅地球的想象,隨着一個名爲“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的任務啓動,走向現實。

北京時間9月26日,一顆被人類發現了26年的小行星慘遭宇宙飛船“碰瓷”。根據人類過去對其運行路徑的監測和理解,美國宇航局(NASA)當天成功引導一艘宇宙飛船撞向了它。

南非天文臺望遠鏡觀測到了這一幕。一路向前的飛行器,在太空中徑直撞向了比它體積大很多的小行星,將它往前推了一把。隨後,飛行器像塵埃般消失在太空中。

ATLAS拍攝到了DART探測器與小行星迪莫佛斯撞擊的小視頻

據NASA解釋,該小行星沒有對地球造成威脅的可能。之所以會選擇撞擊它,是希望將其當作一項科學應用研究。

這也是全球首次“行星防禦”任務的實地試驗。類似試驗已經在多國部署,歐空局、中國都宣佈,未來5年內將執行小行星防禦計劃。

中國也正在加緊部署相關計劃。4月24日“中國航空日”當天,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透露,中國正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主要對小行星進行監測,判斷危害等級,採取主動手段防禦。

以卵擊石

9月26日,那顆被飛船撞擊的行星仍在運轉着。從NASA官網上傳的高清衛星圖可以看出,它就像一個普通的石頭,表面坑坑窪窪,一直保持低速運轉。

不過,這次人類首個主動防禦“行星撞地球”的任務,瞄準的行星並非只有一個。

任務的目標是一個雙星小行星系統,名字叫Didymos,古希臘語的“雙胞胎”之意。主星迪迪莫斯(Didymos)直徑780米,相當於古羅馬鬥獸場般大。它的小衛星名叫迪莫弗斯(Dimorphos),每11小時55分鐘圍繞主星轉一圈。

這兩顆行星在1996年被科學家發現,因爲離地球不夠遠,被列爲對地球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以及近地天體。在天文學上,距離太陽最近小於1.3Au(Au爲天文單位,1Au等效日地平均距離,即約1.5億千米)的小天體,都是近地天體。

截至2020年,人類已經發現了2.8萬餘顆近地小行星。這些小行星在環繞太陽運行時,也可能飛掠地球,上演真實的“火星撞地球”事件。

2020年12月的一個清晨,我國青海玉樹的夜空突現一個飛行火球,拖着長尾,以接近水平的角度飛向地面。隨後該火球出現了多次空爆,將夜空照亮如同白晝。類似奇觀在約1分鐘後結束,天地恢復平靜,無人傷亡。

科學家後來研究發現,這是一次典型的近地小行星“追尾”地球事故。而且,沿着晨昏線飛行的小行星撞地球時,運行路徑是人類觀測的死角,很難事先預報。

每次小行星無預告的突然降落,都讓人類社會體會到衝擊和失控感。

因此這一次,DART任務想主動出擊,先撞擊小行星。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天體物理學家艾倫·菲茨西蒙斯在受訪時表示,DART的目的不在於撞毀小行星, 而是測試此前從未試過的小行星軌跡改變技術。“今後如果地球面臨被小行星撞擊的風險,就可以採用類似辦法。”

當地時間2021年11月,搭載着馬斯克SpaceX獵鷹9號火箭,DART航天器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經過10個月的飛行,航天器終於抵達迪迪莫斯附近,自殺式撞擊任務即將實施。

據悉,在撞擊發生4小時前,航天器變得完全自主。地面控制人員只保留手動指揮的能力。

策劃DART的科學家安德魯·裏夫金、南希·查博特等人曾在一篇論文中解釋,撞擊的最佳時間就是2022年。因爲這兩顆小行星正好運行至近地球的距離,也是截至2062年前雷達測量星體的最佳機會。

9月26日,DART航天器以每秒6.1公里的速度徑直撞向了“雙胞胎”中更小的迪莫弗斯。它的角色相當於地球旁邊的月亮。受到衝撞的迪莫弗斯往前運行了一把。整個過程就像“以卵擊石”。

與現實的物體做類比,DART航天器與幾臺自動販賣機一樣重。而它瞄準的“月亮”直徑有160米,與城市裏的高樓大廈相當。科學家預計,其與埃及金字塔一般重。

DART這次想要證明的,正是用質量較小的飛船高速撞擊大目標時,目前的技術是否到位。

NASA預計,如果這次“自殺式俯衝”順利,迪莫弗斯將被人類行爲推入更近、更短的軌道運行,其圍繞主星一圈的週期將被縮短10分鐘。

不過,航天器的成功“自殺”只是第一步。DART航天器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還需科學家團隊進一步檢驗。NASA科學家透露,未來將通過意大利航天局專門用來拍攝迪莫弗斯的衛星CubeSat、哈勃望遠鏡等,觀測“雙胞胎”。最後的成效確認短則需要幾周,長則幾個月。 

威脅

技術的美好與浪漫止不住人們對此的懷疑。畢竟,比起星辰大海,現實生活中的麪包與愛情,纔是擺在普通人眼前的需求與憂慮。

NASA爲了這次的任務,花費了3.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億元),代價十分高昂。

一類代表性的觀點認爲,這項任務“可以但沒必要”。DART針對的是在百年內對地球不會有威脅的小行星。再加上這次發射的航天器質量很小,這讓外界懷疑其真正的效用。

小行星撞地球的確每天都在發生。宇宙掉落的塵埃和殘片,一直伴隨人類繁衍生息。據科學家研究,每天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星際塵埃有幾十噸。尺寸越小的小行星,由於很難被觀測,撞擊地球的頻率越高。

雖然用人的一生來衡量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如同中彩票一樣罕見,但放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小行星依然會對人類造成風險。

中科院複雜航天系統電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明濤曾總結,十米以內直徑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每月都會發生,一般會在大氣層形成火流星。而直徑十米級小行星撞地球,幾十年至百年發生一次,一般會在大氣層中空爆,產生的衝擊波和熱輻射可能危及人類安全。

一項發表於《自然》的研究揭示,從1993年至2013年,約有60個直徑約20米的小行星撞入地球大氣層,這比人們預計的高很多。但大部分人之所以忽略這一數字,是因爲這些小行星都在海洋或偏遠地區的上空爆炸。

科學界有一個共識:會導致嚴重後果的,是直徑超過140米的近地小行星。這些小行星一旦撞擊地球,爆發的能量大到足以摧毀一箇中小型國家。

2005年,美國國會曾授權NASA尋找90%的近地小行星。但該任務由於撥款不足,在2020年宣告失敗—目前至少約一半的近地小行星還未被人類發現。

但在2013年,一起幾十年難遇的行星傷害人類事件,引起了科學界以及各國航天局的重視。

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約18米的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地區上空墜落併發生爆炸,導致當地居民家中的窗戶被震碎,約1200人受傷。

據報道,當時它衝擊大氣層釋放的能量相當於50萬噸TNT炸藥。

車里雅賓斯克事件發生後,聯合國外太空司成立了兩個國際組織—國際近地小行星監測預警網(IAWN)和空間任務諮詢規劃小組(SMPAG)。一旦觀測到小行星撞上地球的可能性,它們將會通知各個成員國採取行動。

到了最近兩年,世界各國開始加強對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的部署,對近地軌道開啓航天競賽。

美國宣佈將研究專門針對觀測近地天體的望遠鏡,並希望在2028年將其送入太空。202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等發佈“十年規劃”,“行星防禦任務”被列爲美國未來十年的重點項目。

中國也正在加緊部署相關計劃。4月24日“中國航空日”當天,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透露,中國正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主要對小行星進行監測,判斷危害等級,採取主動手段防禦。

“我們爭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實施一次對某一顆有威脅的小行星(的軌道改變技術實驗)。”吳豔華說。

行動

雖然近地小天體開始得到各國航天部門的重視,但關於怎麼應對行星撞地球的挑戰,目前的方案仍五花八門。

9月,DART任務執行前夕,NASA行星防禦官員林德利·約翰遜發言稱,DART不是唯一的應對手段,“我們有三到四個的備選清單,將在未來進行測試”。

一個首推的辦法是發射重力牽引器,也就是發射一個重型的航天器,令其圍繞近地小行星飛行。重型的航天器將輕微地影響小行星的萬有引力,如果引力作用時間足夠長,將足以改變小行星與地球的碰撞軌道。

約翰遜解釋,上述技術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才能發揮作用,“所以需要我們留出足夠多的預警時間”。

另一個富有想象力的想法是給小行星塗上顏色,再讓太陽來完成剩餘的工作。有科學家提出,改變顏色可以影響小行星在日光下的發熱程度,以及太陽光的光子從表面反彈所帶來的輕微壓力。這樣下去,繞太陽運轉的小行星也可能改變原有軌跡。

終極辦法是核爆炸。

這是好萊塢電影裏最常見的橋段,也是目前人類產生最大能量的手段。根據能量分析,對於預警時間很短或質量很大的小行星,目前只有爆炸手段可以防禦。

不過,核爆炸有極大不確定性。小行星在結構和組成上都不是簡單的物體,人類很難準確預測爆炸後的效果。核爆炸同時會產生大量污染物和廢料,對地球生態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一旦給該手段開了口子,它會成爲一些國家使用、開發核武器的藉口。目前,在國際法中,在外太空使用核武器被明確禁止。

目前來看,人類已經掌握的最成熟的技術,也是NASA本次DART運用的技術,即用動力撞擊偏轉軌道的方法。

不過,業內的共識是,這一方法的實際效用未得到驗證。即使是此次NASA如此酷炫地撞擊了一次小行星,考慮到小行星的大小和質量,以及危險真正出現時人類可用的時間,誰也不敢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實驗。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曾介紹,動力撞擊技術亟須解決的問題是“深入掌握撞擊對小行星軌道的效應”,對撞擊器大小、速度、撞擊方向以及如何選擇撞擊位置,都要進行探索。

這一辦法還有一個明顯的短板:人類的航天器質量較小,只能應對較小直徑的天體。百米級直徑的天體很難被攻破。

相比之下,中國科學家提出了更大膽、高效的辦法。2020年,李明濤團隊提出了“以石擊石”的防禦概念。

這一辦法十分新穎,用的“工具”甚至直接來自太空。

具體而言,人類先在太空中捕獲百噸級重量的岩石,再操控“大塊頭”的岩石,撞擊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將其彈開或改變其軌道。

用李明濤的說法,這是運用中國功夫“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的思路。相比於動力撞擊技術,影響近地小行星的偏轉距離可提升一個數量級。

不過,上述概念大多數都未經過驗證。因此,無論成功與否,本次DART航天器成功撞擊迪莫弗斯,已經爲全球近地小行星的主動防禦打開了局面。

但在希望面前,人類現階段還要清醒地意識到:理想與現實仍存在很大差距。

2019年,第六屆全球行星防禦大會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一次各國科學家聯合防止行星碰撞地球的模擬演練展開。來自美國、歐空局、俄羅斯、中國和日本的科學家紛紛採取行動,最終將小行星從與地球“親密接觸”,撞爲“擦肩而過”。

但壞消息是,小行星被撞出了一塊直徑約50米的岩石。這塊岩石沿着地球方向,朝人類砸來。

任務失敗。

這也是自2013年以來世界各國聯合展開的第四次模擬試驗。人類在其中已經失敗了三次。

令人傷心的結局提醒着人類,我們離主動防禦小行星還差很遠。更重要的是,防禦小行星的威脅,是一個休慼與共,需要各國齊心協力、攜手同行的使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