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崔鵬

“我不反對短視頻,我反對短視頻侵權”。

在2022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導演劉家成的提案提醒業界,短視頻侵權正在摧毀藝術創作者的整體創作體系。

劉家成在調研中發現,短視頻侵權已經在實質上對一些年度大戲形成傷害,短視頻平臺對侵權行爲的默許和縱容,與流量和利益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今年以來,長短視頻平臺之間因影視劇版權的矛盾無法調和,雙方最終訴至公堂的案件逐漸增多。

10月3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了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達佳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侵害作品《老九門》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判決文書。法院判決快手公司賠償愛奇藝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合計218萬餘元。

而在5天之前,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剛剛對騰訊起訴抖音侵犯《雲南蟲谷》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案件作出一審判決,判決抖音賠償騰訊經濟損失總計3200萬元,同時法院對於騰訊要求懲罰性賠償的主張沒有支持。

在這類版權訴訟案件中,原告一般是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及芒果TV等爲代表的長視頻內容版權方,持有各類熱播影視劇、綜藝節目的網絡版權;而被告經常是抖音和快手等以用戶上傳內容爲主的短視頻平臺。

去年12月21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還曾經對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訴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字節公司”)侵害《延禧攻略》信息網絡傳播權一案作出判決,認爲字節公司的涉案行爲構成幫助侵權,判定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50萬元及訴訟合理開支50萬元,共計200萬。

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理事、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孫山副教授認爲,短視頻有自己的商業模式,但任何商業模式都不能以損害他人利益爲手段,短視頻企業也不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不應打着維護公共利益的旗號慷他人之慨。

短視頻平臺上大量存在的剪切、搬運等侵權視頻也引發了行業廣泛關注。

2021年4月,超過70家影視公司、視頻平臺和影視行業協會等發佈聯合聲明,呼籲廣大短視頻平臺和公衆賬號生產運營者尊重原創、保護版權,未經授權不得對相關影視作品實施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侵權行爲。

根據《2021年中國短視頻版權保護白皮書》,短視頻版權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二創短視頻的版權問題複雜、短視頻維權確權機制不完善、平臺治理的過濾審覈機制參差不齊,以及維權難度大等方面。

而數字內容領域的這類亂象也引發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22年9月,國家版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四部門聯合啓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22”專項行動。

其中明確提出對未經授權、超授權使用傳播他人作品,未經授權對視聽作品刪減切條、改編合輯短視頻進行專項整治,這也是全國連續開展的第18次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行動。

此外,“劍網行動”還明確提出,要加強對網絡平臺版權監管,依法查處通過短視頻平臺、直播平臺、電商平臺銷售侵權制品行爲,堅決整治濫用“避風港”規則的侵權行爲,壓實網絡平臺主體責任,及時處置侵權內容和反覆侵權賬號,便利權利人依法維權。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南開大學競爭法中心主任陳兵教授就曾公開表示,平臺企業需要儘快建立完善人工干預和用戶自主選擇機制,尤其是對於在首頁首屏、熱搜、精選、榜單類、彈窗等重點環節應當重點把關,避免侵權行爲影響進一步擴大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