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樊紅敏 北京報道

近期,監管正式下發的《關於開展調整信託業務試分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信託業務重新劃分爲資產管理信託、資產服務信託和公益慈善信託,給信託行業未來的走向,描繪了一張清晰的藍圖。

其中,作爲信託行業轉型的本源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在新的業務分類改革中受益明顯。《通知》將資產服務信託中的財富管理受託服務信託進一步豐富與細化,家族信託、保險金信託、遺囑信託、特殊需要信託、家庭服務信託、其他個人財富管理信託、企業及其他組織財富管理信託等7個業務類別均被列爲財富管理受託服務信託。

北方信託創新發展部總經理王棟琳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信託業務分類新規對財富管理受託服務信託做了全面而精準的分類,覆蓋面擴大,從行業長期發展來看,這一新規可能會帶來信託行業財富管理業務的歷史性飛躍。

新規意在體現“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中國經營報》:信託財富管理業務與財富管理受託服務信託是何關係?

王棟琳:傳統的信託財富管理業務體現爲“受人之託,代人理財”,其特徵一是主要爲高淨值個人服務;二是主要開展的是財富保值增值服務;三是主要依託集合資金信託產品,是自益信託。

新規所界定的財富管理受託服務信託則體現了“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大大擴展了服務半徑:不僅爲高淨值個人服務,還增加了普通家庭、企業及其他組織等新的服務對象;除了開展保值增值,還具備了傳承、隔離、照護、分配等豐富的功能;不再只是銷售標準化的產品,而是開展定製化、一對一服務。開展此類業務需要具備專業化業務能力,調動資產配置、保險、醫養、法商、稅務等多方面服務資源,是綜合的業務主體。

《中國經營報》:如何看待信託業務分類新規對信託財富管理業務的影響?

王棟琳:新規適應新時代人民生活需求的多樣化,對財富管理受託服務信託做了全面而精準的分類,覆蓋面擴大,從行業長期發展來看,這一新規可能會帶來信託行業財富管理業務的歷史性飛躍。

具體來看,一是增加了衆望所歸的家庭服務信託,降低資金門檻,同時又限定投資範圍和風險水平,體現金融服務的人民性、普惠性;二是家族信託對於委託人和受益人的規定做了擴圍,從“家庭成員”擴展到“親屬”,受益人還增加了慈善信託或組織,更符合實際情況,凸顯了公益慈善功能;三是保險金信託、遺囑信託、特殊需要信託分別針對不同羣體或不同生命週期需求,定位更精準,體現細緻入微的人文關懷;四是其他個人財富管理信託、企業及其他組織財富管理信託,將信託制度優勢與資產管理優勢結合起來,開展對公業務一站式綜合性服務,解決很多個人和中小微企業或組織的財務規劃和管理問題。

數十萬億級市場

《中國經營報》:財富管理受託服務信託未來市場前景如何?

王棟琳:財富管理服務信託七大分類,均是信託公司在財富管理領域的專營業務,具有一定的門檻和行業優勢,有利於迅速做大規模。業內普遍預期未來可達萬億元規模。但實際上可能更爲樂觀,目前中國居民可投資資產規模在200萬億元級別,中國各類資管產品規模已在100多萬億元級別。財富管理受託服務信託與各類資管產品不是獨立關係,而是有交集甚至是包含關係,作爲專營業務的財富管理服務信託未來發展市場空間很大,不排除達到數十萬億級的規模。

《中國經營報》:目前,財富管理受託服務信託幾個子類別中,家族信託已步入發展快車道,保險金信託增速同樣迅猛,遺囑信託、特殊需要信託、家庭服務信託、其他個人財富管理信託、企業及其他組織財富管理信託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王棟琳:面對日益興盛的財富傳承和保障需求,在信託公司自有客戶和合作機構引流共同作用下,家族信託和保險金信託先行發展起來。在共同富裕、社會進步所衍生出的新需求下,其餘5個品種不排除未來會發展更快、規模更大。

例如,遺囑信託以前開展的相對較少,主要是人們傳統觀念對“遺囑”有迴避和排斥的心理,但實際上信託起源於遺囑託付,現在隨着國民財富積累、社會關係複雜化,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是非常好的解除後顧之憂的工具,尤其是對於房產等特殊資產的處置和分配問題。

再如,特殊需要信託開展的時間很短,但是契合老幼病弱等特殊羣體的照護需求,目前多家信託開展了服務一些特定疾病患者的特殊需要信託,信託在服務社會治理和民生保障中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家庭服務信託、其他個人財富管理信託,可以作爲家族信託的補充,各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和管理規則,由於資金門檻降低,其未來發展空間值得期待。企業及其他組織財富管理信託對接非個人資金,規模可能更大。

《中國經營報》:北方信託是如何進行佈局的?

王棟琳:北方信託從2019年就開始對財富管理業務從部門架構、團隊、系統、產品體系等各方面進行升級,逐步實現從單一時點推介到陪伴式服務、從單一櫃臺銷售到菜單式組合配置、從獨立人員銷售到團隊化專業服務的轉變。

2022年,北方信託推出針對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受託服務信託,受託人根據委託人的意願,制定綜合服務方案,爲委託人提供資產配置、投資管理、風險隔離、財務規劃、慈善規劃等一攬子解決方案。信託公司基於信託制度優勢和專業管理能力提供的解決方案,有助於提升委託人資產運營效率,提高流動性管理水平,節省委託人資產管理運維成本,更好地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信託業迎“後來居上”機遇

《中國經營報》:信託業如何憑藉在財富管理受託服務信託方面的制度優勢,與銀行、券商、基金等資管機構在大財富管理領域競爭?

王棟琳:以往很多觀點認爲,信託在資管領域與券商基金相比優勢不突出,難以同臺競爭。但實際上,信託能夠最完美地將資產管理與服務事務相結合。信託憑藉其受託服務、定製服務、綜合服務及其天然的風險隔離制度優勢,可能成爲越來越多現代家庭精細化、功能化委託管理的選擇,有可能會後來居上。

此外,隨着公私募基金規模和數量的迅速擴張,投資者越來越認識到可信賴、可託付的專業投資顧問的作用,不再一味地看明星投產品或聽信代銷機構買產品。信託公司一方面要練好內功,培育投研能力,另一方面要走差異化競爭之路,更多利用自身資源稟賦和制度優勢、服務優勢贏得市場。

財富管理受託服務信託未來更多可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資產管理信託相結合的,建立在信託公司的資管能力提升的基礎上。北方信託從2020年推出FOF等組合投資服務,立足大類資產配置和基金風格研究,建立了完備的多維投研體系,專注於爲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提供資產組合,通過賺取配置的錢,實現跨越週期的財富積累。

《中國經營報》:實際上,財富管理近幾年一直是信託公司發力的本源業務之一。可否介紹一下,信託行業在轉型財富管理業務方面的主要佈局及取得的成效?

王棟琳:資管新規出臺前後,信託公司已經紛紛在佈局財富管理市場,組織架構、人員、系統、渠道、考覈機制均作出調整,業務格局發生變化。目前家族信託和保險金信託已成爲不少信託公司重要的業務線。此次新規提出的其他五類財富管理受託服務信託,也是源於近年來信託公司已經在實踐中開始試水類似的業務,逐步摸索出了不同場景下的市場需求和業務邏輯。此外,近兩年依託證券類產品開展的財富管理業務發展也很快。各家公司依據自身優勢和市場需求開展業務佈局,業務創新實踐進入快速增長期,不斷生成新的業務模式。

《中國經營報》:結合信託業務分類新規,你認爲信託業該如何更好發展財富管理業務?

王棟琳:爲了適應新規,財富管理要主動進行重大變革,一是走差異化發展道路,信託與券商和基金之間、大小信託之間,發展方向和戰略各有不同,立足自身確定目標;二是財富經理從銷售簡單的固收類產品,到依託較爲複雜的資產管理產品、證券類產品、組合類產品提供服務,需要提高專業知識技能,加強培訓宣導;三是財富管理目標是服務人民,要紮實做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投資者教育和投資者權益保護;四是針對種類豐富、內涵複雜的財富管理服務信託,要提升委託人需求分析和定製化服務能力、第三方服務評價甄選能力;五是中後臺要迅速適應新規變化做出相應調整,風控標準、運營流程改造升級,金融科技賦能,提升客戶需求響應效率。

財富管理大時代正在加速到來,信託業應以此次新規爲契機完成轉身跨越,提高資管能力和受託服務能力,聚焦本源業務,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信託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