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塗穎浩    每經實習編輯 馬子卿    

近日,在首屆中國保險與醫藥健康產業融合發展論壇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英介紹,今年三季度以來,生物醫藥產業達6100多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製造業產值累計達1345億元,同比增長5.5%。藥械創新多點開花,實現多個“全國首創”,截至當前,今年已獲批4個1類國產創新藥與6項創新醫療器械產品。

“面向未來,上海將繼續落實國家戰略任務,着力提升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開放樞紐門戶等四大功能,打造更加活躍的創新集羣,引領生物醫藥與生命健康前沿發展方向。”張英還表示,要加快數智融合,驅動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在服務側,做好與金融、保險、商業等多業態協同,優化合作模式。還要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推動藥物可及。

近年來,包括《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在內多項政策文件,鼓勵商業保險公司與醫療、體檢、護理等機構合作,開發與健康管理服務相關的健康保險產品。

在構建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中,保險作爲重要的資金來源,可增強老年人、帶病體和新市民在基本醫保外的醫療費用的自付能力,在籌資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20家保險公司承保12.2億城鄉居民

過去十年,我國的衛生保障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醫保參保人員從5.4億人增加到13.6億人,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絡。

截至目前,已有2860種藥物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國內67%已經上市的罕見病用藥都在其中,大大地減輕了患者的用藥負擔,商業保險在大病保險保障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2年,國家開始在全國試點大病保險,2016年,實現對目標對象的全覆蓋。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介紹稱,十年來,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保險業參與大病保險的情況總體運行平穩:

一是保險公司承保絕大部分的項目。目前全國除極少數部分項目由醫保部門自行的經辦之外,其餘的均由保險公司來承保、承辦。目前20家保險公司,在全國31個省市開展了大病保險業務服務,承保了12.2億城鄉居民,其中包括部分的城鎮職工。

二是參與的主體逐步增多。大病保險開始的試點時間由當時的11家的參與,且90%以上的業務都集中在幾家頭部的保險公司。隨着大病保險業務在全國的推開,更多的保險公司逐步認識到,承辦這項業務對於參與醫保體系建設有積極的作用,參與的主體不斷增多,目前基本穩定在20家左右,而且業務集中度也呈現出相對下降的趨勢。

三是經營情況逐年好轉。大病保險屬於政策性的業務,實現收支平衡是制度健康持續運行的基礎。近年來,大病保險業務的監管也不斷強化,要求保險公司理性參與投標,嚴禁惡性的價格競爭。與此同時,要嚴格的落實風險調節機制,行業的整體經營情況不斷的好轉。2018年-2020年,行業虧損的金額佔保費收入的比重分別是1.84%、1.67%和0.73%,虧損逐年下降,行業的整體基本上實現了收支平衡。

四是專業能力不斷提高。一方面,人才隊伍得到壯大,各保險公司逐步建立起專業的承辦隊伍,具有醫學、醫藥、護理學、科技、數據分析等專業知識背景的從業人員不斷增多。另一方面,風險管控能力得到增強,保險公司通過與衛生醫保部門的合作,積極的發揮第三方的支援作用,對醫學行爲進行管控,有效降低了不合理的醫療費用。

五是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協作。大病保險有政府購買的服務,既減輕了政府的負擔,助推了政府職能的轉變,又提高了制度運行的效率和質量,使人民羣衆享受到更加便捷和實惠的醫療服務。這種在醫保領域當中引入市場機制的做法,逐步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認可和支持。在承辦大病保險的基礎之上,一些地方將基本醫保、醫療救助和長期護理保險也一併委託給保險機構承辦。同時,保險公司也因此觸達了更多的保險客戶,有利於業務的開展。

“過去十年來,大病保險累計賠付5500餘萬人,最高的報銷金額達1116000元,有效緩解了城鄉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周延禮還表示,要鼓勵保險公司以承辦大病保險爲抓手,以強保障爲原則,同時也要量力而行,切實參與醫療費用的管控,支付方式的改革等領域相關的工作,服務好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爲健康中國的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保險與醫療健康融合是趨勢

除了大病保險,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的“惠民保”,亦是基本醫保的重要補充。從發展趨勢看,惠民保保障責任正由保障醫保內醫療費用,向保障醫保外醫療費用延伸,對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構建產生了促進作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創新藥械加入到惠民保的藥械目錄裏,同時參保人羣向帶病體擴展。對此,鎂信健康創始人兼CEO張小棟認爲,未來的惠民保將會成爲更多城市老百姓接觸普惠健康服務的新入口。

原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徐敬惠表示,保險與醫藥健康產業具有天然融合的屬性,“惠民保”、“百萬醫療”這些現象級的產品,均和醫藥企業有着深度的融合,通過豐富籌資渠道來提高支付能力,尤其是讓“次標體”,慢病以及重疾的人羣,享受更有品質的健康生活。

面對老齡化、慢性非傳染病羣體快速增長,醫療費用負擔逐步加重等多重挑戰,徐敬惠認爲,行業要合力謀發展,探索中國特色的保險與“三醫”深度融合的發展模式,將優質的醫療資源、先進的醫藥器械,便捷有效地送達廣大老百姓。從現有的市場實踐和未來探索來看,徐敬惠認爲主要有三種模式:

一是點對點的合作。保險公司與醫藥企業跨界簽訂合作協議,就特定的疾病,特定的藥械進行產品的聯合開發,服務協同。這種模式可以比較容易捕捉市場的熱點,快速做出反應,靈活安排合作對象。但由於合作是單點、單線,合作的穩固性不高,協同性不強,對保險公司產品矩陣能力構建幫助不大。如果保險公司想持續發力,提升合作廣度和深度,勢必面臨需要一對多,鏈接更多的醫藥健康企業,對公司專業人才的儲備也提出了挑戰,影響合作的效率。

二是股權收購。具體體現爲保險公司與醫藥企業在股權上的融合交織,將市場化點對點的合作,內化爲集團層面統一的整體戰略佈局。這種模式一方面可以更高效的調度資源,具有較強動員力和執行力。但是,異業合作面臨着前期投入成本高,公司治理不順暢,企業文化衝突,市場更替快速等風險,容易導致融合不成功。

三是第三方管理平臺的合作模式,即TPA模式。TPA是保險、醫藥、健康等行業在產業鏈的交叉融合,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價值創新,TPA惠及了跨行業背景的人才,熟悉多領域形勢的政策,掌握豐富專業的技能,聚合了保險、醫藥、健康等公司資源和數據信息。各行業可以把需要跨行業整合的工作交給TPA,將主要的精力聚焦於主業,通過TPA,對於人員、資源、科技等整個服務提供精準化服務等解決方案,最終實現減少上述點對點、跨行業合作帶來的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發現融合的價值窪地。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203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