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0日夜間到21日凌晨,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噸的沉箱裝載着古船,經過近3小時水下持續提升後,在打撈工程船“奮力輪”中部月池緩緩露出水面,古船桅杆清晰可見,古船時隔150多年重見天日。

據悉,未來幾天內,根據氣象潮汐條件,“奮力輪”將“懷抱”長江口二號古船駛往位於上海楊浦濱江的上海船廠舊址1號船塢,讓長江口二號古船在黃浦江畔“安家”,開啓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新階段。

長江口橫沙水域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新的歷史性突破。

長江口二號古船是目前國內乃至世界上發現的體量最大、保存最爲完整、船載文物豐富的古代木質沉船之一,填補了我國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

同時,長江口二號也是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全國水下文物普查期間首次主動發現並進行考古調查的古船,船體的完整性和豐富的船載文物,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造船史、航運史、陶瓷史、經濟史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5年,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上海市文物局組織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等單位在長江口崇明橫沙水域開展水下考古重點調查時,通過聲吶掃測等技術發現了一艘木質古船,考古編號爲“長江口二號”。

經過7年的水下考古調查勘探,研究人員發現長江口二號古船爲木質帆船,確認年代爲清代同治時期(公元1862-1875年),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體埋藏於5.5米深淤泥中,殘長約38.1米、寬約9.9米,已探明有31個艙室。

古船上部的船艏、纜樁、主桅杆、左右舷等結構完整,從目前的勘測情況看,推測爲清代上海廣爲使用的沙船的可能性最大。通過選取4個艙室進行的小範圍清理,艙內均發現有碼放整齊的景德鎮窯瓷器等精美文物,已經出水完整或可修復的文物種類多、數量大。

另外,在船體及周圍還出水了紫砂器、越南產水煙罐、木質水桶殘件、桅杆、大型船材、鐵錨、棕纜繩、滑輪以及建築材料等大量文物。特別是出水的綠釉杯底書有“同治年制”款,爲古船的斷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2021年和2022年,上海市文物局兩次組織水下考古專業機構對長江口二號古船及周圍進行了水下調查,清理出了前幾次調查未發現的元代瓷器和高60釐米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以及一批產自江蘇宜興窯陶瓷器。

隨着對這批出水文物的清理和初步考證,一幅清代晚期商船航行與船上生活的生動圖景正緩緩展開,既見證上海港的悠久與繁華,更是近代上海作爲東亞乃至世界貿易和航運中心的珍貴歷史見證。

從發現到水下調查、再到整體打撈,科技成爲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的關鍵因素。

在長江口這片能見度幾乎爲零的江海交匯水域,找尋水下文化遺產猶如大海撈針。而渾水環境是中國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發展至今極難跨越的瓶頸。

據上海打撈局副局長周東榮介紹,在水下考古工作啓動之初,多家單位的考古工作者與科技工作者開展跨界合作,自主研發了獲得國家專利的“渾水水域水下成像裝置”,並開發了“機器人水下考古裝備關鍵技術與應用”,綜合運用無人艇、多波束聲吶、側掃聲吶、淺地層剖面儀和磁力儀等海洋物探設備,對長江口水域開展水下調查。

在國家文物局同意採取整體打撈方式對長江口二號古船進行保護後,上海最終研究並形成了世界首創的“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來打撈這艘古船。

該項技術是一種全新打撈解決方案,融合了核電弧形梁加工工藝、隧道盾構掘進工藝、沉管隧道對接工藝,並運用液壓同步提升技術、綜合監控系統等目前全球最爲先進的高新技術。此外,爲了平穩安全提升弧形梁形成的沉箱並順利將其護送至船塢,上海相關單位設計並建造出一艘專用打撈工程船“奮力輪”。

“奮力輪”主尺度長130米,寬34米,型深9米,設計喫水6米,兩端設有同步提升裝置,在船中部開口,自帶一個長 56米、寬20米的月池。

穿梁完成後的弧形梁沉箱裝載着古船直接由“奮力輪”從海底提升至中部月池,並轉運、卸載至船塢,一艘船完成了提升、運輸、卸載三項任務,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性強、科技含量高等優點。

周東榮表示,這些首次應用於考古與文物保護領域的技術,體現了文物保護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爲水下考古整體打撈模式提供了新方法、增加了新案例,爲世界水下考古提供了中國理念、中國經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