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文匯報

把創建典範城市工作的出發點放在解決羣衆所需、所盼所急上,把創建典範城市工作的落腳點放在切實增強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浦東新區在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區的過程中,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充分彰顯了“創建爲民”的導向,通過把創建工作和爲民惠民結合起來,讓人民羣衆真切受益、讓普惠民生落實落小落細

因創建而興

老百姓家門口體驗文化之“美”

就讀於浦東新區楊思小學四年級的趙泓朗已經成了浦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忠粉”,在家門口參與過不少實踐活動,例如“好花知時節”沉浸式親子互動自然課堂、“經典一小時”紅色教育活動等等。“這些活動不僅讓我在課本學習之外,得到了知識的拓展,也獲得了一份深深的社會責任感,有趣有意義,”趙泓朗說。

市民能在家門口體驗文化之美,得益於浦東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1+36+1345三級陣地網絡體系的建立,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整合全區各類優質資源,豐富資源供給,實現精準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

當前,浦東正在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區,爲大力弘揚時代新風、培育踐行主流價值、推動公共文化志願服務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浦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文化藝術指導中心深度合作,開展公共文化配送文明行。根據市民的文化需求以及疫情防控的要求,通過文明實踐“志慧雲”平臺以點單的形式向全區36個街鎮的百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實踐站提供百場文化活動,涵蓋剪紙、插花、茶藝、紅色影視配音等20類文化內容,讓更多市民共享文化惠民成果,點亮羣衆幸福生活。

“我們把這些小型而又多樣的特色活動以清單的形式發佈在平臺上,方便街鎮、居村自由選擇,進行文化資源對接,一週內就能完成文化項目配送。”浦東文明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市民也可以關注“浦東文明”微信公衆號、浦東觀察App,通過文明實踐“志慧雲”平臺,搜索和報名參與各類實踐活動。

過去兩個月,藝術插花、雅韻花草燈、非遺纏花胸針製作等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活動陸續送到居村民身邊,深受大家的喜愛。周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形式多樣的活動資源,極大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給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注入了更強大的活力。

浦東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面向社會徵集了六大類12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涵蓋“學習宣傳理論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創新開展文明創建”“大力弘揚時代新風”“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和“壯大志願服務隊伍”等六大類別,300場文明實踐活動將通過“點單”加“配送”的方式覆蓋36個街鎮,讓幸福在家門口升級。

因創建而提速

從“加梯”中感受“人民城市”溫度

作爲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在浦東正持續跑出加速度。

歷時3個多月的施工,祝和苑137號居民前不久就迎來了加裝電梯的開門紅,邁上了“一鍵直達”的民生幸福新臺階,這也是祝橋鎮首臺加裝落成的電梯。祝和苑137號也成了周邊居民的一處“打卡地”,小小的電梯承載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民有所盼,必有所爲。祝和苑黨總支充分發揮引領作用,牽頭業委會、物業公司、三人小組等全力以赴,幫居民圓夢。擁有了嶄新電梯,業主們的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四樓的金阿姨由衷地讚歎:“現在老年人上下樓實在太方便了,就算買的東西再多也能輕鬆上樓。”

爲了推進這項民心工程,祝橋鎮多次召開加梯工作專題會議,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鼓足幹勁、緊鎖目標、抓好落實,通過實地調研指導各小區的加梯情況。鎮加梯辦、加梯專班、社區、居委會、業委會及代建單位密切協作互爲支撐,發揮各自強項,對宣傳引導、意願徵詢、簽約、報建、施工、交付等進行全流程動態跟蹤和業務監管,時刻站在百姓的立場去開展工作,解決問題,真正讓民心工程深入民心。

7月以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祝橋鎮的各小區加梯工作緊鑼密鼓地推進,截至目前,已經完成千匯二村、海霞佳苑、金順佳苑、思凡花苑863弄、施灣家園255弄等小區10個門洞的意願徵詢協議簽約。此外,1部電梯開工準備中,11部電梯正在開工建設中。

在康橋鎮,鎮域內各居民區同樣也在加強宣傳、開展可行性評估,結合居民需求持續推進電梯加裝這項“民心工程”。康橋鎮房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康橋鎮已竣工投入使用的有3臺電梯,7個加梯項目正在施工,還有9個項目已經簽約。

“加梯”加速的背後,居民自治效能得到了充分發揮,老百姓能從這一部部電梯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人民城市”的溫度。爲民惠民,浦東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區的落腳點正是在此。

因創建而提質

生態、生活環境邁向高品質

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浦東結合“建設生態之城,構建高品質城市生態環境和高品質生活環境”的理念,以“爲民辦實事”爲出發點,着力打造有溫度、有品質的公園,不斷提升老百姓的滿足感、幸福感與獲得感。

“我們經常覺得,浦東就像一個巨大的公園,走在路上隨處可以看到各種綠化景觀,都不用專門跑到公園去。”居民王先生說。這是浦東在“美麗街區”方面的成果之一。

黃浦江兩岸是上海市綠化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東岸濱江貫通後,22公里的岸線周圍,綠化覆蓋率超50%,開敞的江面、舒朗的空間和生態的植被,給市民提供了非常良好的休閒場所。“美麗街區”項目的開展,主要提升了東岸濱江公共空間的綠化景觀水平,通過高標準的保潔養護和精細化管理,讓東岸濱江公共空間成爲市民喜愛的休閒娛樂的場所。

如今,修繕一新後整潔的東岸濱江,以三道並行爲主線,打造22公里連續通暢的慢行系統。包括低線漫步道、中線林中跑步道、高線騎行道;全線還有12座特色慢行橋以及22座望江驛。市民可以在這裏散步、跑步、騎車、鍛鍊,享受家庭親子休閒時光;也可以感受優美的自然風光與人文特色。東岸濱江公共空間,以其品質與魅力,逐漸成爲上海美麗街區建設的一個窗口,讓人從中窺見美好生活的具體模樣。

同時,浦東文明辦策劃打造東岸濱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推出了東岸濱江文明實踐行走線路,串聯起沿線30個地標、20個濱江故事,向市民講述浦東發展變遷,展示浦東文明形象,進一步豐富拓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推動浦東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區。

這一行走線路通過志願服務參與打造兼具“生態、生活、生機”的城市美好濱水空間,構建“一江一河”文明實踐示範帶,使其成爲流動的文明實踐平臺和移動的黨史學習教育平臺,實現羣衆在哪裏,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裏。

讓綠化景觀可賞可用,浦東還開闢了耀華濱江作爲上海唯一可合理合規搭帳篷的綠地,新增觀賞地被和花卉數萬平方米,盤活疏林草坪,設置架空木平臺及棧道約7200平方米,可容納200個常規帳篷,滿足遊客穿林越草、搭建帳篷休憩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