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朱藝藝

編 輯丨朱益民

繼生長激素、種植牙、正畸之後,集採不斷滲透消費醫療市場。

11月14日,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集中採購中心公示了20種醫用耗材產品集採信息填報結果,並稱信息填報已經完成審覈。

值得一提的是,20種醫用耗材中,“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氣接觸鏡”(俗稱OK鏡)首次進入集採目錄。

此外,醫改創新聯盟——三明採購聯盟,也在11月2日發佈了《關於開展三明採購聯盟第八次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的函》,聲稱將委託河北省醫療保障局牽頭組織開展第八次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邀請各聯盟城市參與。

市場人士分析,河北試點後或向全國範圍內推廣,OK鏡將迎來降價大潮。

A股企業中,歐普康視(300595.SZ)、愛博醫療(688050.SH)爲國產OK鏡兩大上游廠商。

昊海生科(688366.SH)通過兩筆投資獲得了OK鏡廠家亨泰光學旗下兩款OK鏡產品“myOK”和“亨泰 Hiline”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經銷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上游OK鏡廠家歐普康視、愛博醫療均表示已填報集採報名信息,爭取“以價換量”的機會。

愛爾眼科(300015.SZ)等下游眼科機構則未雨綢繆,進行多元化佈局。

集採終結暴利?

作爲矯正近視和減緩青少年近視度數的重要手段之一,OK鏡市場需求巨大。

根據東吳證券提供的數據,2020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爲52.7%,青少年近視總人數達到1.07億;與此同時,同年我國角膜塑形鏡整體滲透率偏低,滲透率僅爲1.26%,市場規模爲20.92億元,相比於美國3.5%的滲透率,中國OK鏡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預計2030年OK鏡滲透率達10.66%,市場規模爲140.26億元。

雖然市場需求廣闊,但OK鏡動輒上萬的售價,也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直呼“用不起”。

據公開信息,一副國產OK鏡的終端售價約在8000元-1.5萬元左右,進口的在1-1.5萬元左右。除了OK鏡鏡片本身,加上配套的沖洗液、護理液、滴眼液等護理工具,一年下來費用可高至2萬元,遠高於普通框架眼鏡和隱形眼鏡的終端售價。

浙大一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楊崇清也公開表示,“由於OK鏡材質特殊,通常國產的配製費約爲8千左右,進口的約爲1萬左右,基本上每一年至一年半達到使用壽命,需要重新更換”。

作爲我國大陸地區首家獲得角膜塑形鏡產品註冊證的生產企業,歐普康視擁有“夢戴維”和“DreamVision”兩個塑形鏡品牌。

天風證券今年8月研報透露,一副“夢戴維”品牌OK鏡的終端售價在7500元-9500元不等。

中國境內第2家取得角膜塑形鏡產品註冊證的生產企業愛博醫療,旗下有角膜塑形鏡品牌“普諾瞳”,一副“普諾瞳”品牌OK鏡的終端售價則在7800-8800元不等。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一副OK鏡的出廠價僅在1000-2000元之間,與動輒上萬的終端價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國盛證券研報也提到,OK鏡的出廠價一般僅爲終端價格的10%~20%。

從毛利率來看,2021年,歐普康視和愛博醫療的角膜塑性鏡毛利率分別高達89.66%和83.95%。

對於出廠價與終端價的差異,11月23日,歐普康視證券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由於OK鏡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除了購買鏡片,還需醫生和驗配師提供長期多次的服務,因此,技術和醫療服務的重要性大於鏡片本身,不能僅看鏡片的價格”。

11月24日,華東某大型眼科企業視光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驗配一副OK鏡的費用包括驗配前檢查費用、鏡片費用、護理產品費用、複診檢查費用等等,但目前大部分機構都沒有區分鏡片費用、服務環節費用,都是打包在一起的”。

面對一副OK鏡“出廠價千元但終端售價高達上萬元”的現狀,業內人士認爲,希望藉助此次集採終結暴利時代,摘去OK鏡行業收費不規範的“標籤”。

上游廠商以價換量

在出廠價與終端價巨大的懸殊之下,業內人士分析認爲,此次OK鏡集採,正是要釐清被打包在一起的各種費用。

“購買OK鏡,其實是一個完整的醫療服務過程,除了購買鏡片,還包括驗配、試戴、複查、鏡片維護等過程,目前終端價格體現的是一個所有環節打包收費的總價”,11月23日,高特佳投資執行合夥人於建林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也認爲,OK鏡集採與種植牙集採區分“耗材+手術”費用有着類似邏輯,集採也符合醫療服務“技耗分離”的一個大趨勢。

“我認爲價格低或中等、屬於基礎款的OK鏡可能會納入集採,而定位高端的OK鏡不一定會納入集採,會有一個差異化的處理方式”,於建林指出,“通過集採將耗材和醫療服務費用單列,有低中高不同價位,對消費者來說,選擇餘地也會更大一些。”

2021年,歐普康視的角膜塑形鏡貢獻收入6.70億元,同比增長28.45%,佔公司總收入的51.73%。

一個微妙的變化是,歐普康視已開始將“耗材”和“服務”收費進行區分。

在2021年年報中,歐普康視提到,已經將公司控股醫療機構的收入,包括角膜塑形應用中的檢查、複查、試戴、材料等收入,從之前列入鏡片銷售收入,轉而單列爲醫療收入。

11月2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致電歐普康視證券部瞭解公司參與OK鏡集採的進展,對方稱“公司產品信息已填報並通過審覈,(對於集採詳情)我們也在等通知”。

而對於OK鏡集採的影響,10月26日,歐普康視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應投資者提問,“帶量採購通常是醫保承諾採購量併爲用戶支付產品費用,正常的結果是量升價降,如全面實施,對爲公立醫院提供產品的經銷機構可能產生較明顯的影響,對於廠家來說則要看量升的正面影響和價降的“負面影響”(從利潤角度看)綜合後的效果,目前無法判斷。對於公立醫院集採後非公立眼科和視光服務機構的收益是否會降低,公司目前同樣無法給出確定性回覆”。

相比角膜塑形鏡營收佔比超過50%的歐普康視,愛博醫療核心業務中,營收佔比更高的產品爲人工晶狀體,佔比超過70%。

2021年,愛博醫療的角膜塑形鏡貢獻營收1.07億元,佔比24.73%。2022年上半年,這一業務實現營收0.76億元,同比增長71.7%。

對於公司是否參與此次河北省OK鏡集採信息填報?11月28日,愛博醫療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一直以來積極應對集採,已參與填報工作”。

在2022年半年報中,愛博醫療也曾提到“帶量採購政策風險”,“如果公司產品在帶量採購談判中中標,而中標價格(進院價格)大幅度降低,則可能影響公司產品的出廠價格,從而影響公司產品的毛利率”。

對於OK鏡集採對不同參與方的影響,高特佳投資執行合夥人於建林認爲,“對上游廠家來說,出廠價並不會有太大的波動,以降價換量升,更多影響的是中游的經銷商和下游的眼科視光中心等”。 

下游企業多元化應對

相比上游廠家爭取集採“以價換量”,下游機構則未雨綢繆,進行多元化佈局。

10月底,“愛爾眼科投資者關係”公衆號曾就河北省OK鏡集採的話題回應市場疑問,“公司提供的是基於雙眼視功能和醫療屬性的近視綜合防控體系,防控的具體手段包括框架鏡、離焦鏡、紅光儀、思問、雲夾等,OK鏡只是其中之一,完全不必聞集採而色變。”

此外,愛爾眼科強調,“公司從來都是未雨綢繆提前佈局,比如已有三個近視防控產品的專利正在轉化中,有的是預防,有的是控制,我們從最嚴峻的預期考慮,市場格局可能會因集採而有所改變,但近視防控的需求越來越大確信無疑,行業壯大的標誌就是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據愛爾眼科2022年半年報,視光服務項目佔公司總收入的21.75%,OK鏡只是其中之一。

對於OK鏡集採的話題,11月2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愛爾眼科證券部,對方進一步解釋,“此次OK鏡集採報名主要是針對OK鏡生產廠家的,我們作爲銷售端不參與這次報名”。

此外,A股“醫美三劍客”之一的昊海生科,也佈局了OK鏡業務。

2021年3月,昊海生科通過總投資2500萬元(人民幣)獲得上海亨泰視覺科技有限公司55%的股權,12月又以合計7000萬元(人民幣)獲得廈門南鵬光學有限公司51%的股權。

藉助這兩筆交易,昊海生科獲得亨泰視覺OK鏡產品“邁兒康 myOK”於中國大陸地區、期限爲10年(截至2030年12月31日)的獨家經銷權,以及亨泰光學OK鏡產品“亨泰Hiline”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有效期限至2026年1月的獨家代理經銷權。

11月28日,對於OK鏡集採對公司的影響,昊海生科董事會辦公室僅回應,“目前暫不清楚,有消息會及時披露”。

於建林指出,長期來看,龍頭企業都會進行多元化佈局,“上游廠家可能會考慮建立終端的眼科視光中心,減少中間流通環節,下游眼科機構也會考慮自建或收購OK鏡品牌,儘可能增加利潤空間。此外,根據上游廠家的管線升級,下游服務機構也會相應作出調整。”

上述華東大型眼科企業視光負責人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儘管OK鏡集採對終端機構肯定有一定的影響,但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高,角塑作爲近視控制的手段,市場與行業都認可,且目前滲透率低,所以今後的角塑驗配量會有大的增長”。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