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編者按:從疾病的預防、診斷到治療都離不開高質量的診斷解決方案。診斷影響着70%的臨牀決策,它的價值正受到空前的關注與認可。今年,人民好醫生重磅推出“診斷的價值”系列專家訪談節目,共同探討、分享並揭示診斷在疾病全週期管理中所發揮的不可估量的價值。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從全球首次報告發現艾滋病病例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與艾滋病的抗爭,但目前艾滋病依舊是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也沒有治癒的方法。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提出“2030年終結艾滋病”的願景。我們距離這一目標的實現還有多遠?艾滋病毒的常見傳播途徑和高危人羣有哪些?感染艾滋病毒後具體會有哪些危害?相關檢測方法和價值分別有哪些?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性疾病臨牀研究中心主任、艾滋病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參比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金聰做客人民好醫生“診斷的價值”系列專家訪談節目,爲大衆介紹艾滋病的相關知識,科普艾滋病的傳播機制和防治策略。

正確瞭解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感染引起。隨着病毒破壞和損害免疫細胞功能,感染者的免疫系統會逐漸出現缺陷。未經治療的感染者,疾病晚期併發多種嚴重感染以及惡性腫瘤的風險大大提升,可導致死亡。

HIV感染不僅嚴重影響個人健康,而且因其傳播途徑衆多,對公共健康也造成巨大潛在風險。金聰介紹,HIV主要傳播途徑包括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在我國,大部分感染病例經性傳播,不安全性行爲、非固定的性伴越多,感染風險越高。有必要進行HIV篩查的人羣包括有高危性行爲史、HIV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與他人共用針具者等。

張彤指出:“HIV感染早期症狀不典型,僅通過症狀很難甄別是否感染HIV。若懷疑有感染的可能性,需要儘早進行實驗室檢查。通過及時篩查和儘早干預,我們可以延緩疾病進展,最大程度上提高感染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並遏制病毒進一步傳播的風險。檢測是確認HIV感染狀況的唯一途徑,也是臨牀治療的前提以及療效評估的主要依據。”

明確艾滋病篩查方式

HIV檢測方式目前已經趨於成熟,主要分爲篩查檢測試驗和補充檢測試驗兩大類。篩查檢測試驗包括HIV抗體檢測和HIV抗原抗體聯合檢測,靈敏度高,用於儘可能避免有可能發生的漏檢。目前最新一代的篩查檢測試劑不僅可以同時檢測抗原和抗體,並且可以區分抗原和抗體的檢測結果,有助於儘早發現HIV感染者。補充檢測試驗包括抗體確證試驗和核酸檢測試驗,特異性高,用於確認HIV的感染。

從HIV感染人體,到能夠在血液或者是體液標本中檢測到HIV感染標誌物的這段時間被稱爲HIV檢測的“窗口期”,不同檢測方法的窗口期長短不同。一是因爲所檢測感染標誌物出現的時間不同,二是因爲不同檢測方法的檢測靈敏度不同。金聰建議,選用窗口期更短、更加靈敏的檢測試劑,可以幫助儘早發現感染,儘快地啓動治療。

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

談及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提出的“2030年終結艾滋病”願景,張彤表示,要實現終結艾滋病的目標,最主要是減少新發感染。其中,通過檢測,及早發現感染者是關鍵。要加強科普宣傳、增強篩查意識、主動檢測,是及時發現HIV感染狀態的重要途徑。希望有95%以上的感染者能夠及時地被找出來,儘早得到抗病毒治療,降低傳染性,從而降低新發感染率。

金聰從實驗室的角度出發,提出:“第一,要加強整體的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提供更加高質量的檢測服務;第二,通過優化檢測診斷流程和策略,使個體獲得更加便捷可及的檢測服務。最後,希望實驗室和臨牀加強溝通協作,共同幫助感染者獲得及時的診斷,進一步提升艾滋病防控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