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年底將至,近期顯示產業鏈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電視面板價格的反彈上,而在面板價格跌破現金成本線以後,面板廠因爲經歷着持續大幅的虧損,所以年底促銷期的到來,面板廠提出面板價格大幅上漲的訴求,以降低自身的虧損,但品牌廠對終端需求預期謹慎,對大幅漲價抵抗,價格博弈焦灼。

當前面板廠處境艱難,鉅額的虧損,讓面板廠陷入到少生產才能少虧損的窘境中,或者加快產能的退出。2023年面板廠規劃基本出爐,從中可以窺探到行業格局即將迎來再次洗牌,而每次行業的巨大洗牌都將爲面板供需轉變埋下伏筆。

2021-2023年電視面板廠出貨及BP

數據來源:奧維睿沃(AVC REVO)   Unit:Mpcs

首先韓系面板廠LGD明確了退出計劃,P7工廠將提前至今年底停止投片,完全退出市場,廣州工廠計劃從2023年1月開始投片降低至100K,投片量大幅降低。因此LGD 整體LCD TV面板出貨計劃將由2022年17M減少至2023年的7M,將帶來較大的市場供應空缺。而WOLED電視面板出貨計劃7.5M。

SDC今年剩餘的LCD產線 今年6月關閉以後,一直緩慢出貨,逐步消耗剩餘的庫存,按照三星電子的需求,剩餘庫存將延後到2023年拉走。2023年QD OLED滿產生產狀況下,出貨計劃1.4M。

日系電視面板廠僅剩的Sharp面臨着鉅額的虧損,位於日本的Sakai G10和中國廣州的SIO G10.5已近大幅下調投片量。其中Sakai G10因爲面臨着持續虧損以及高企的庫存壓力,從今年7月開始暫停生產至今一直以極低的稼動率運行,來消耗前期的庫存,但面臨客戶的流失,今年年底該條產線計劃開始由TV轉向生產NB和PID的產品。在面板價格不出現大幅回升的情況下,該條產線依然有巨大的虧損,幾乎不可能有大幅恢復投片的希望。而其廣州工廠目前僅有50-60%的稼動率,該條產線一直試圖增加投片量,但面臨較大的虧損的壓力。2023年Sharp電視面板出貨計劃15M。

臺系面板廠AUO目前以不到50%稼動率運行中,電視產品結構上逐漸放棄中低端市場,堅守高端市場。INX電視尺寸結構以中小爲主,目前維持較高的稼動率運行。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臺系面板廠恐將持續收縮TV產能。2023年INX和AUO出貨計劃35M和14M,到考慮到後續經營的壓力,這兩家面板廠2023年能否達到這一出貨計劃仍有極大不確定性。

在整個行業持續虧損情況下,特別考驗各家面板廠的“血條”長度,中國大陸面板廠有更低的成本優勢以及享受政府鉅額補貼,在競爭中盡顯優勢,2023年整體電視面板出貨規模仍保持擴張態勢。

不過中電熊貓因爲自身產品線單薄,在這場考驗中,可能率先退出,早在今年8月,CEC已經通知客戶將在2023年暫停生產38.5寸的計劃,並在今年12月底做最後的決定,按照目前市場狀況,2023年暫停生產已板上釘釘。

BOE目前以絕對優勢位居行業第一,由於沒有新產線量產和爬坡的壓力,在謹慎的市場預期下,2023年BOE電視面板出貨計劃 64M與2022年幾乎持平,並希望儘可能做大尺寸面板去消耗產能。

CSOT 2023年不得不保持擴張的態勢,因爲廣州T9新產線存在爬坡的壓力,按計劃2023年Q3要爬坡至90K大板,這條產線原本主要是規劃去做高端的IT產品,但目前仍需要通過TV面板來消耗產能,今年10月已經量產50寸面板,計劃從2023年Q1開始量產IT面板。2023年CSOT出貨計劃54M,相比2022年的47M增加7M。

另外HKC 2022年整體出貨量和出貨面積增幅最大,2023年積極規劃,豐富產品尺寸,增加39.5寸,大幅增加50/55/65/75寸出貨計劃,超大尺寸加大布局。2023年HKC出貨計劃47M,但客戶結構的轉移,以及其自身的產能規模,將使得實際出貨高於這一計劃。

CHOT投片保持穩定,2023年TV的產能穩定,規劃85寸產品量產,2023年TV面板出貨計劃16.5M。

有此可見,部分面板廠產能減少或者關閉,將導致更多訂單流向中國大陸面板廠,2023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市場份額繼續提升,轉移的訂單將由BOE/CSOT/HKC三大面板廠來承接。整體來看,退出的產能或者減少的產能依然能夠被中國大陸面板廠填補,但在持續的虧損下,面板廠的實際的生產意願以及對稼動率的控制仍然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尤其在LGD產能今年年底提前退出,勢必將造成一定的市場恐慌,迫使其主要客戶重新構建面板供應商關係。

在行業再次洗牌的情況下,2023年市場供需關係的走勢掌握在中國大陸面板廠手中,是否放鬆水龍頭,高稼動生產繼續搶佔客戶;或者是擰緊水龍頭,繼續控制稼動率,先讓價格能回到現金成本線,讓自身能夠有喘息的機會,等待市場需求的復甦,決定權掌握在中國大陸頭部面板廠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