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

目前,中國各地的防疫形勢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和新動向,不少地區對於疫情防控模式和力度進行了新的探索和試驗,總體而言是朝着更爲彈性化和人性化的方向演進,更多體現了“人民至上”而非“防疫至上”的原則和指導精神。

這種變化首先建立在中國此前防疫努力取得重大勝利的基礎上。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日前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座談會時指出,經過近三年的抗疫,我國醫療衛生和疾控體系經受住了考驗,擁有有效的診療技術和藥物特別是中藥,全人羣疫苗完全接種率超過90%,羣衆的健康意識和素養明顯提升,加上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減弱,爲進一步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創造了條件。

關於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的減弱,近來有不少官方媒體也給予了很多報道,引述了不少權威科學團隊的試驗結果,極大地緩解了人民羣衆的恐懼和焦慮心理,令人們能夠爲未來防疫措施的進一步靈活優化做好更充分的心理準備。事實上,今冬以來各地感染者人數雖然出現反彈,但大多爲無症狀感染者,確診者中也以輕症爲主,這些數字和事實也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加強了人們對疫情形勢的正確認知。

此外,關於密接乃至陽性人員的居家隔離,各地也開始展開各種探討並在一些有條件的社區開始穩步推進試點。如果能在總結經驗和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加以推廣,必將會對防控措施的優化完善提供進一步助力。

接下來值得關注的是核酸檢測和驗碼的問題。一些地方在中央規定原則上不以行政區域爲單元做全員核酸之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直接探索減少核酸檢測的人羣覆蓋範圍和頻次,並在此基礎上規定進出相關公共場所只查看綠碼和只掃場所碼。

人們相信隨着居家隔離的進一步推廣和核酸檢測的進一步科學化精準化,疫情防控給人們生活造成的不便可以進一步減少,而各種社會資源可以節約出來並被優化利用。

優化完善防控措施除了可以大幅節約各種資源,還能進一步減輕一線防疫人員的工作負荷和精神壓力,從而可以調集更多的資源,以及讓人們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補齊防疫的短板,比如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羣的疫苗接種普及率,以及更多資源應對老年性基礎病防治,從而爲應對加速到來的老齡化社會的衛生健康挑戰做好更充分的準備。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相關座談會上也指出,要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充實基層專業防控力量,強化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分級診療,加強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務。

除了前期防疫的成果,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的減弱和防疫資源更優化等諸多考量外,此前防疫模式因爲一些地方層層加碼而導致的弊端日益凸顯,也對疫情防控模式進一步優化形成了倒逼效應。

此前相關官員也公開坦承,長期封控會導致羣衆生活不便,引發情緒焦慮。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座談會上也希望基層工作者加強政策學習,完整、全面、準確地把握和執行防控措施,規範操作、不變形不走樣,及時回應羣衆關切,幫助解決基本生活保障、就醫用藥等急難愁盼問題。

除了生活不便,長期大範圍封控對經濟的影響也日益凸顯,尤其對事關中國核心競爭力的供應鏈安全的影響日益顯著。因外需不景氣,當前中國對外出口出現下滑,實體行業投資繼續承壓,亟須提振國內消費加以對沖,而欲提振消費,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是關鍵中的關鍵。

每一次疫情防控都是對社會治理能力的檢驗。過去三年中國通過疫情防控在社會治理能力方面交出了一份足以自傲的答卷,廣大人民羣衆也是滿意的。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相關座談會上指出,疫情防控近三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先後印發九版防控方案,出臺二十條優化措施,以防控戰略的穩定性、防控措施的靈活性有效應對了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而堅持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也是我國疫情防控的一條重要經驗。

接下來隨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進一步完善優化,中國的社會治理模式也必將得到進一步完善優化,從而凝聚起更大的社會共識,爲徹底戰勝疫情,充分保障民生和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打下堅實之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