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習睿

來源:Tech星球(ID:tech618)

在吸了一口菸草風味電子煙後,王建成就把煙彈丟進了抽屜。對他來說,失去果味就失去了抽電子煙的意義。半年多時間,眼看着囤的果味煙彈即將消耗殆盡,王建成越來越焦慮。

4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並對外公佈,設下5個月的實施過渡期。

“新國標”其中一條便是,霧化物應該含有菸鹼,不應使產品特徵風味呈現除菸草外的其他風味。這意味着自10月1日起,國內全面禁售除菸草口味以外的調味電子煙,青少年成癮性大的果味煙彈也將因此退出市場。

但在正式禁售一個月後,王建成發現電子煙微商們又在朋友圈活躍了起來。各式口味的一次性電子煙“席捲重來”,彷彿沒有消失過。“奶茶杯”、“可樂杯”,各種暗稱的一次性果味電子煙,遊離在監管之外,大量流通。煙油超標,最高售價超百元一杯,還可以線上購買,一個地下灰色產業暗流湧動。

2022年,電子煙行業從野蠻擴張和混亂走向安全與合規。不論是工廠、品牌、零售商,還是消費者,都在努力適應一個新的秩序。

但顯然五個月的過渡期,近半年時間,還是有人無法放棄眼前的誘惑。儘管風險極大,但爲了利益,部分工廠、商家在看不見的灰色地帶,用着隱蔽的方式鋌而走險。

單個工廠月出貨30萬支

“朋友圈裏的圖都有貨,隨便選”、“80一隻、三隻包郵”、“18種口味任選”,調味電子煙重新出現在大衆視野。

和之前不同的是,這些都是一次性產品,無法換煙彈。因爲造型酷似奶茶,並且爲了規避監管,大家都默契地將一次性調味電子煙稱爲“奶茶杯”。

圖注:多款一次性調味電子煙。

一次性“奶茶杯”的價格並不便宜。15ml煙油、3.5%尼古丁含量規格的產品普遍價格在70-90元之間,最高可超百元。但年輕人們並不在意價格,他們需要“奶茶杯”來維持自己的果味電子煙習慣。

李欣所在的工廠最近都在生產“奶茶杯”。他向Tech星球透露,11月工廠出貨量在30萬支左右,銷售額在600-700萬元之間。而這僅僅是一家工廠的月銷售額。“我們工廠不做貼牌,自己品牌的貨都出不過來,工廠每天都在飽和運轉”,李欣表示。

爲了規避風險,“奶茶杯”的線上代理們在微博、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上發佈“奶茶杯”相關話題,但最終交易基本都導流至微信。

這些和消費者直接接觸交易的微信代理們,往往手上並沒有囤貨,而是通過“一件代發”的形式,向上級代理反饋訂單。儘管信誓旦旦向客戶保證產品質量,但他們也並不知道自己售賣的電子煙產自何處,甚至不知道發貨方是誰。

對他們來說,售賣“奶茶杯”是一件零成本的買賣。他們只需要找到有需求的年輕人,憑一張產品圖賣出“奶茶杯”。而他們也可以自行向下發展代理,擴大自己的變現方式。

圖注:“奶茶杯”代理商朋友圈。

“只需要交66元代理費就可以”,“奶茶杯”代理商黃慧解釋着她的代理規則。黃慧正常售賣“奶茶杯”的價格在65元。成爲她的代理後,可以55元拿貨,自行定價。

更多“奶茶杯”代理商沒有代理費,但有200-300元不等的銷售門檻,一旦銷售額超過後就可以享受更優惠的代理價。

不過這種單線代理模式沒有任何憑證,也不受任何約束。上下級代理之間全程線上聯繫交流。即使你成爲代理,你也不知道,上級究竟在全國發展了多少個代理,你究竟在爲誰賣貨。

近兩個月,在隱蔽的交易方式下,靠着層層代理,體積比盲盒還小的“奶茶杯”出現到年輕人手中。

而如果不放心線上交易,去電子煙線下門店碰運氣也可以,貨架上都只會擺放着幾款菸草味電子煙。但向老闆詢問是否有“奶茶杯”時,會意的老闆,也會從貨櫃裏拿出各種口味的一次性電子煙。

在市面上,看上去“奶茶杯”品類衆多,但能稱之爲品牌的寥寥無幾。而部分代理還是打着“消庫存”的旗號銷售一些知名品牌的一次性“奶茶杯”,如WDG、FLOW福祿。

實際上,這些正規品牌早就停止生產調味電子煙。WDG在官方公衆號上曾多次打假,併發布聲明表示公司已經在2020年9月25日停止生產。而FLOW福祿相關工作人員也向Tech星球表示,他們目前已經暫時停止電子煙相關業務。

圖注:WDG官方聲明。

圖注:微商代理銷售的“WDG”產品,沒有防僞碼。

但這並不影響消費者對“奶茶杯”的追捧。王建成對比發現,“奶茶杯”的口味要更清淡,但6000口的設計,足夠讓他抽一個月。趁着優惠活動,他又囤了幾盒不同口味的“奶茶杯”。而在上個月,他發現,身邊同事基本都手上拿着個小小的“奶茶杯”。調味電子煙就好像沒有離開過他們的生活。

誰在鋌而走險?

深圳的寶安區,國內電子煙企業的聚集地。寶安區的沙井街道被稱爲“電子煙一條街”。目前,市面上的“奶茶杯”、“可樂杯”大多從廣東、深圳發往全國各地。

李欣所在的工廠就落在深圳,生產電子煙已經5、6年。但他們還未取得《菸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

電子煙從業者王安告訴Tech星球,現在全國取得許可證的電子煙企業在600家左右,包括生產、批發、零售等各環節企業。而根據《2021電子煙產業藍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僅僅是製造商企業就超1200家。

這意味着,大多數電子煙工廠現在都屬於“無證企業”。對於這些奉行利益至上的老闆來說,花時間等待下一批許可證的頒發是最不划算的選項。他們要麼關廠倒閉,要麼鋌而走險,潛入灰色地帶。李欣告訴Tech星球,現在基本都是沒證的工廠在偷偷生產“奶茶杯”。

在深圳,具有完整代工能力的工廠基本都有着自己的電子煙品牌。在新規下,他們都開始將貨銷往海外。而那些沒證的工廠則通過代理的形式銷往國內。

“我們大部分的客戶是實體店老闆。他們在當地有多家店,因爲菸草味賣不動,只能去賣我們這種產品去生存”,李欣告訴Tech星球,“也有微商,自己拿貨再賣給下面的代理們。”

李欣不愁賣不動貨,他們在廣西、吉林一些省市甚至有獨家代理。“東北有個客戶,剛開始拿了100支,幾天又拿了300支。現在吉林有獨代,想拿貨已經拿不了。”

相比,李欣更擔心來路不明的陌生客戶會連累自己。“不認識的客戶一般不發貨,他們手上有單了,我纔會發。”

相比自產自銷的工廠來說,衆多工廠更樂意貼牌、代工。而他們對於客戶的挑選幾乎沒有門檻。這也意味着,誰都可以找工廠拿貨、定製、銷售電子煙。在這個灰色地帶,任何一個擁有幾千塊資金的普通人,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電子煙品牌”。

“不需要設計圖,我們什麼款式都可以生產”,一家電子煙代工廠的銷售員崔商告訴Tech星球,“你需要什麼品牌名,直接給你印上去就行。

圖注:工廠銷售員在朋友圈打廣告。

在他們工廠,哪怕只拿一百件貨,都可以貼牌。崔商不關心客戶是否有相關許可證,但一定會詢問對方如何銷售。接到大訂單,他甚至還分批運輸,確保自己能“完美脫身”。“超過5萬件貨,我也不會發。一旦被查,我們工廠就會被關停”,崔商告訴Tech星球。

“奶茶杯”、可樂杯、小奶熊,甚至還有世界盃限定款式,市面上湧現出各式各樣一次性電子煙產品。而這些產品背後可能都來自同一家代工廠。

根據相關規定,依法取得菸草專賣許可證的企業,需要通過電子煙交易管理平臺進行交易,並且相關產品運輸也需要接受菸草專賣局監管。而進入灰色地帶後,所謂的規則也都不復存在。

暴利的生意:“奶茶杯”毛利超80%

“一天能賣十幾單”,“奶茶杯”代理商黃慧向Tech星球透露。而一單的利潤基本在15-25元之間。

黃慧會成爲代理,完全是爲了自己拿貨更方便。“我和身邊朋友都在抽電子煙,一開始是爲了自己抽便宜點”,黃慧笑道。也正是這樣,黃慧基本不花時間做宣傳,完全靠朋友下單。

對於她這個大學生而言,每天能有至少200元的收入已經非常滿足。但黃慧不知道的是,她踏入的是一樁暴利的灰色生意。

李欣告訴Tech星球,等申請到許可證,他們就會把國內業務放棄掉,轉向國外。但現在特殊時期,他們工廠的拿貨價甚至提升到23元,即使拿上萬件,也只能低0.5元。“現在敏感時期,沒有很大的利潤,我們也不會去給貨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工廠要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目前,“無證工廠”的拿貨價普遍集中在13-18元之間。崔商向Tech星球透露,在他們廠,拿貨在千件以下,出廠價在16元。要一次性拿貨超5000件,價格還能再壓到14元。“我們的價格還算中等,深圳工廠的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崔商告訴Tech星球。

而相比線上代理模式,線下門店老闆的中間環節較少,賣“奶茶杯”的利潤率會更大。“線下老闆有固定渠道,他們都是直接幾百件進貨”,李欣告訴Tech星球。以線上微商的平均80元的銷售價格來算,一支“奶茶杯”的毛利能有近66元,毛利率高達82.5%。

對於工廠而言,生產“奶茶杯”沒有各層面監管,客戶也不驗貨,生產成本也要更低。但暴利的背後,從生產到分銷再到銷售,整個鏈條都在想盡辦法規避監管。

在生產上,工廠在包裝上不留下生產相關信息,或是以英文形式出現產品信息,僞裝成海外進口產品。

而在銷售上,往往拿貨客戶並不會直接面向消費者,而是批發給衆多代理。但拿貨客戶並不會線上交易,並且是線下送貨。

“我的客戶和手下代理商基本不在微信聊太多東西,也是線下現金交易”,李欣告訴Tech星球,“基本個人常用微信不會用來交易,需要先申請個新微信號來專門交易。”

實際上,若想真在國內售賣調味電子煙,有更爲安全的方式,但成本要更高。“要想合規的話,可以在海外註冊公司,將產品出口再進口”,李欣告訴Tech星球。但這樣一來,各項稅收讓產品成本急劇上升,“出關的要收13%的增值稅,在國內銷售的話,要再交消費稅。基本上16塊的出廠價,最後客戶成本要增加到至少26元。”

正確的路難走,巨大的市場讓有些人選擇冒險。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推算,2021年末,我國電子煙消費人羣的規模在770萬人左右。而之前,電子煙就是靠多種多樣的口味吸引着年輕人。監管之下,廠家掉頭、產品下架,可能都只在一夜之間。

今年的電子煙正在經歷大洗牌。看上去正在走向平靜的海洋,海平面下卻是另一個世界。觸手可及的利益正誘惑着不甘心的人向黑暗走去。

(備註:文中李欣、崔商、黃慧等皆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