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表示,11月29日美國“錢斯洛斯維爾”號導彈巡洋艦未經中國政府批准,非法闖入中國南沙島礁鄰近海域,被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進行跟蹤監視並予以警告驅離。而在此之前,美海軍還派出“漢森”號海洋測量船和“忠誠”號海洋監視船兩艘偵察船進入南海,分別在海南島以南和西沙羣島東北部進行高強度作業。

點評:南海地區是美國開展海域態勢感知行動的重要區域,被納入到所謂的“印太海域態勢感知體系”中,成爲其全球海域態勢感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亞太地區競爭對手實力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美軍在南海地區頻繁出動軍艦、戰機甚至還動用天基和電磁維平臺進行態勢感知偵察行動,其重要原因是企圖通過構建立體化海域態勢偵察體系,有效掌握地區戰略態勢主動權,並以此來抵消競爭對手在南海區域日漸增長的力量優勢,牽制其海上力量向外延伸。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官兵觀察驅離美“錢斯洛斯維爾”號導彈巡洋艦。

美欲構建立體化海域態勢偵察體系

長期以來,美國在南海地區一直打着所謂“航行自由”的旗號,頻頻採取挑釁行動,並在積極實踐一種名爲“遠征前進基地作戰”的作戰概念。該概念設想在對手海域防區內設立數個由美軍掌控的“前進基地”,並在這些“前進基地”部署F-35B隱身戰機、防空導彈、特種部隊等機動力量,配合美軍的海空大部隊從多個方向進一步接近和打擊對手的前沿陣地。爲在南海實現這個目標,美軍就需要儘可能多地掌握周邊島礁的信息,如面積、附近水文狀況、漲潮和退潮狀況等,爲未來潛在的“搶奪島礁並建立前進基地”做準備。

爲此,近期美軍在南海地區動用了包括各型偵察機、無人機、偵察船、核潛艇,以及軌道偵察衛星等在內的多種戰略偵察手段。此次非法闖入中國南沙島礁鄰近海域的“錢斯洛斯維爾”號導彈巡洋艦是一艘搭載了“宙斯盾”系統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雖然服役了33年之久,但仍然有着較強的探測和信息獲取能力,而兩艘偵察船則打着“海洋觀測和測量”幌子進入南海,公開蒐集區域水文資料情報。其中,“漢森”號海洋測量船在海南島以南區域展開祕密偵察行動,主要進行海底地形地貌探測以及海洋氣象水文調查,而“忠誠”號海洋監視船則在西沙羣島東北部海域活動,主要負責偵察水下目標、支持反潛作戰等。

除了水面艦船外,美國還開始加強在南海部署水下偵察力量。隨着海軍戰略的轉型,美國將核潛艇賦予了更多執行抵近敵方海岸、艦隊進行偵察的任務。例如,“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作爲美軍最先進的水下偵察平臺之一,在更換了衛星通信和新的傳感器後,可用於偵搜難度較大但具有特殊價值的戰略情報。未來,美國還將對“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嵌入潛射無人機和無人水下航行器兩種新的偵察平臺,進一步提升其情報收集、監視偵察、中繼通訊、毀傷效果評估能力。

除了海上力量外,美軍在南海地區還增加了多樣化的空中偵察力量。10月20日,美國空軍一架RC-135V戰略偵察機進入了南海,在巴士海峽以西空域展開了所謂的“抵近偵察”行動。該型偵察機具備強大的情報蒐集能力,通過搭載的電子設備,可以對各類電磁信號進行蒐集和分析。此外,美軍還在南海戰場還納入了天基和電磁維偵察,這些都會大幅提升美軍在南海地區的立體化偵察體系能力,從而開展對地區重點目標的全面偵察。


美“錢斯洛斯維爾”號闖入我島礁鄰近海域。

妄圖有效掌握海上戰略態勢主動權

拜登上臺後,出臺了新的“印太海洋安全戰略”,計劃5年投入5000萬美元用於開展包括海域態勢感知體系建設在內的海洋安全合作,同時還配套制定了“太平洋威懾”和“海洋安全”兩個合作倡議,不斷加強“印太”地區前沿軍事部署。而隨着太空衛星、無人和智能化等技術的發展,拜登政府還提出了“綜合威懾”新戰略理念,要求擴大水面、水下和空中常規和戰略性力量,整合太空、網絡、情報等各部門資源進行海域態勢的綜合性偵察,特別是強調要加強與準軍事及民事力量的協同作戰。

例如,由於海警在執行任務時具有靈活性高和較低敏感性等特點,美國開始在“印太”地區積極構建集海警力量前沿部署和聯合行動、海上信息情報共享等硬件和軟件於一體的海域態勢感知體系,通過情報監視與偵察、艦艇目標跟蹤、海上執法支援以及爲易受攻擊的目標提供必要防護等行動,不斷提升美國在該區域的前端態勢感知能力。

而針對美海軍在“印太”區域部分艦船老化、任務量加重而造成的疲於奔命困境,美軍提出了大規模建造新艦船、採購新一代先進戰機及增加部署新的防空和中短程導彈等計劃予以解決。但問題是,這些計劃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龐大的軍費開支已經成爲美國財政預算的瓶頸,迫使美軍在開展海外部署和開展海外行動時不得不考慮到經濟成本。因此,美國開始尋求與盟友的合作,將其作爲降低在西太平洋地區軍事成本的重要舉措。

5月24日,美國在美日印澳“四國合作機制”領導人峯會上,高調推出一項海上安全新倡議——“印太海域態勢感知夥伴關係”,宣稱將提升太平洋、東南亞和印度洋地區各國的海域監控能力,並將該夥伴關係作爲構建全球海域態勢感知體系的重要手段。在該夥伴關係的框架下,美國以加強聯盟和夥伴關係爲基本路徑,積極整合本地區有實力的盟友和夥伴國的力量,通過人員訓練、裝備轉移、基地援建、直接撥款援助等方式,部署使用各種跟蹤識別系統,幫助地區盟友和夥伴提升海域感知能力,初步構建起了以新加坡、印度、太平洋島國爲三個中心的海洋信息融合網絡,實現美國與區域內國家海洋安全和海上執法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

美國認爲,構建和深化所謂的“印太海域態勢感知夥伴關係”,可以大大降低地區海域態勢感知體系建設及遏制對手海上影響力外擴的成本,爲美軍避免在從東北亞-東南亞-南太-印度洋的漫長戰線上分散兵力、疲於應對和耗費巨資提供了可行的出路,是美國在保持對競爭對手海上影響力外延進行有效遏制前提下降低自身成本的最佳措施,也可以通過實現在公海和瀕海區域的持續存在,有效掌握海上戰略態勢的主動權。


“漢森”號海洋測量船。

政治象徵遠大於軍事價值

從此次美海軍在南海進行軍事活動的時間節點和背景來看,恰逢東盟峯會、G20峯會和東亞峯會舉辦的敏感時刻。按照美國人的一貫的強權政治思維,派遣一支類似於航母打擊羣的龐大軍事力量進入南海進行炫耀才符合其一貫的霸權主義作風,但此次美國一反常態,僅派出1艘老舊的巡洋艦和兩艘偵察船進入南海活動,再加上近期美軍艦船和偵察機進入南海地區實施挑釁行動的數量也明顯減少,這多少有點令外界感到意外。筆者認爲,一方面是由於美軍需要應對俄烏衝突和朝鮮半島緊張局勢,能用於在南海軍事挑釁的力量明顯不足;更重要的是,中國堅定的反擊決心和日益完善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足以令美國的過激挑釁付出相應代價,也對美軍構成了強大的威懾,這些都迫使美國在南海進行軍事活動時日漸趨向於實用性,政治象徵遠大於軍事價值。

此外,東南亞國家的態度和感受也成爲美國在南海進行軍事挑釁活動時需要顧及的一個重要因素。東盟各國出於自身安全和發展利益考慮,都希望地區局勢穩定。特別是在中國成爲東盟的信任國家之後,南海沿岸國家都熱衷於與中國在相關問題上展開合作,美國在南海的軍事攪局行爲容易引起地區各國的反感,但美國又不甘心因此放棄在南海地區的軍事行動和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派遣老舊戰艦和敏感度不高的偵察船到南海活動,非常符合當下美國與東盟關係的尷尬境況。

總之,美國不顧國際關係準則和國際法規定,頻繁在南海地區進行海域態勢感知行動,甚至在行動中時常伴有挑釁性軍事演訓等其他動作,充分表明其安全理念已深陷“零和博弈”和“冷戰思維”的怪圈。在中國與東盟正在努力推進“南海行爲準則”落實進程的情況下,美國的這些做法顯然是不合時宜,不僅是對南海多邊主義合作機制與共識的背離,而且還將使該地區海洋安全秩序的“碎片化”趨勢愈演愈烈,成爲美國奉行“霸權和國家利益優先”的註腳。

(兵韜志略是由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凌雲志爲澎湃防務欄目開設的個人專欄,盤點近期重大防務事件,評點信息背後暗藏的玄機,剝繭抽絲、拂塵見金,兩週一期,不見不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