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屬鎳的全球最大生產國印尼正在推動建立一個類似“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鎳礦產業組織,以將各大頂級鎳礦企業聯合起來,推行統一的政策。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月5日報道,目前的能源轉型趨勢導致市場對電池的需求激增,電動汽車產業的出現更推動了對鎳等關鍵金屬原材料的需求。

鎳可撬動地緣政治?

不過,已有國家對印尼的提議潑冷水。鎳的另一重要生產國加拿大已表態稱,他們“很大可能不會”參與印尼的“鎳歐佩克”計劃。更重要的是,鎳礦市場的結構與原油市場截然不同,由私營公司而非國有企業主導。

儘管如此,CNN指出,印尼的動向已表明,清潔能源轉型可能會重塑地緣政治,因爲擁有鎳、鈷和鋰等高價值資源儲備的國家希望充分利用手頭的這些資源。

CNN強調,隨着全球對化石燃料的需求達到頂峯,歐佩克以及其他石油輸出國的政治地位可能陷入不確定,而擁有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金屬和礦物資源的國家卻可能會增加自身的影響力。

總部位於法國首都巴黎的政府間組織國際能源署(IEA)在2021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向清潔能源的轉型意味着從燃料密集型向材料密集型系統的轉變。”這份報告指出,一輛電動汽車所需要的礦物原材料是傳統汽車的六倍。IEA報告預測,到2024年,電動汽車和電池產業將成爲鎳的最高端消費者,取代傳統的不鏽鋼行業。

印尼“強迫出口”?

印尼顯然是上述產業轉型的受益者。2020年,印尼推出禁止鎳礦出口的政策,以此吸引外國投資者在印尼本土建設工廠和生產體系,幫助印尼發展在本土加工鎳礦、提高商品附加價值的能力。

印尼雅加達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經濟研究員法扎爾·希拉萬(Fajar B. Hirawan)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曾指出,印尼現有的經濟政策重點是所謂“下游化”政策,並要加強、優化國內的經濟資源。“下游化”指的是隻允許精煉金屬出口的政策,這樣可以促進外資擴大對印尼金屬產業的投資,建立本地化的工業系統。在鎳礦之外,印尼還曾就鋁土礦、等重要金屬資源做出禁止金屬原材料出口的決定。

然而,印尼的鎳礦政策已經引起該國和歐盟的摩擦。據印尼《國際日報》12月5日報道,由於印尼不肯再出口鎳原礦,因此遭到歐盟國家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起訴。世貿組織已於近日裁決印尼敗訴,印尼政府則立即提起上訴。目前,世貿組織並未作出最終裁決,而且現有裁決也不具有約束力。

對於歐盟國家的質疑和挑戰,印尼總統佐科12月3日在其個人推特賬戶上反駁稱,目前有“先進國家不願意讓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進步”。佐科重申,印尼之所以不再出口鎳原礦以及其他原材料,是爲了加強下游產業的發展。

“世界上的所有國家或經濟體都要發展進步,先進國家也想保持繼續發展,這是無可厚非的。”佐科說,“不過,問題是有的先進國家卻不願意讓發展中國家進步。面對如此的挑戰,我國必須積極發展邁進。”

佐科12月2日在首都雅加達總統府發表演講時也重申,印尼政府絕不會放棄禁止鎳原礦出口的政策。佐科甚至將歐盟的行爲與曾殖民印尼的荷蘭殖民主義勢力相提並論,認爲荷蘭殖民時期的印尼有“強迫勞動、強迫耕種”現象,如今仍有“強迫出口、強制進口”的問題。

“歐佩克模式”的潛力

CNN引述鎳礦產業分析人士的話指出,儘管鎳的供應集中在幾個國家,但都是個別公司控制着鎳的產量,而非國有企業主導。除此之外,印尼的“鎳版歐佩克”構想也缺乏其他國家的政治支持。

還有分析擔憂,印尼對鎳的政策取向可能會嚇跑外國投資者。“中外對話”早前一篇報道指出,儘管禁止金屬資源以初級產品方式出口可一定程度上吸引外資、儘可能地建立本土化的工業生態,但也有可能促使這些外資更換供應渠道,轉投其他政策更友好的國家。

在鎳產業之外,清潔能源轉型的浪潮也讓其他國家看到了在特定資源領域推行“歐佩克模式”的可能性。比如,印尼、巴西和剛果(金)尋求在熱帶雨林管理上建立一個類似歐佩克的組織。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等南美國家則可能建立一個類似的鋰業協會。

不論上述努力是否能成功,這些暢想都顯示出,擺脫化石燃料所需要的資源可能會推動新的政治聯盟的產生。CNN指出,在大國競爭的當下,這顯得尤爲重要,因爲許多擁有重要資源的國家也希望能有發言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