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代財經

文/林前

在裁員、解散傳聞背後,造車新勢力自遊家的首款車正遇交付難題。

12月7日,NIUTRON汽車(自遊家)發佈致NV用戶的一封信稱,自10月NV面世以來已收到24376名意向用戶的支持,其爲NV的交付也做好了準備。但由於公司自身原因,NV 在短期內將無法交付。承諾將在48小時內全額退款外,還將爲車主準備一臺NV的車模,並補償200元星巴克消費卡。

上述聲明也意味着,自遊家與其創始人李一男的造車之途遭遇困境。7日,有兩名自遊家員工均向時代財經透露稱,生產資質有一些問題。

此前,自遊家NV的交付時間已一拖再拖,時代財經瞭解到,該車最初交付時間爲今年9月,後延遲到12月,再推遲到明年二三月份,最後無奈宣佈短期內無法交付。同日,一位剛從自遊家離職的人士秦恆(化名)向時代財經表示,自遊家NV官宣短期無法交付,該款車的命運或已終結,未來會將精力和資源放在下一代車型上。

值得一提的是,首車交付遇阻之下,自遊家母公司火星石科技近期還深陷解散與裁員風波。據媒體報道,多位員工稱已開始分批次辦離職手續,公司計劃全部清退。據秦恆透露,此前的裁員可能只是某個車間或產線上的人事波動,規模較小,但官宣自遊家NV短期無法交付後,或出現大規模裁員現象。

12月7日,對於相關傳言,以及前述員工、知情人士提及的造車資質、首款車命運等問題,時代財經也採訪了火星石科技方面,截至發稿前暫未取得回應。

深陷裁員風波

火星石科技是小牛電動創始人李一男全新創業項目。

天眼查數據顯示,火星石科技成立於2020年12月3日,曾用名江蘇牛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去年12月15日,火星石科技推出全新汽車品牌“自遊家”。10月8日,自遊家汽車發佈旗下首款SUV車型——自遊家NV,並計劃於今年12月底前完成交付。

然而,在首款車型量產交付前夜,該公司卻深陷裁員、解散傳聞。

“已經關門了,內部通知了,都在找工作。”近日,有疑似自遊家汽車員工在網上發帖稱。另有自稱其前員工的人士表示,轉正了的員工被裁獲賠兩個月平均工資。

7日,一位自遊家員工趙赫(化名)向時代財經表示,轉正了的員工被裁的賠償金是2N(即按照2倍的月工資賠償),未轉正的可能只有一個月工資。一位接近自遊家汽車的知情人士劉章(化名)向時代財經稱,一批快轉正的人都已經簽字解除勞動協議。“爲了節約成本,所以先把實習生和快轉正的人裁了,已經轉正的人比較多,就打感情牌,能說走幾個就說走幾個。”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來,火星石科技及自遊家汽車的裁員消息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引發不少議論。據劉章6日透露,裁員消息被曝出後,公司放緩了解散的步子,“坑了第一批被解散的人。”

秦恆告訴時代財經,7日之前爆出來的裁員消息,應該只侷限於產線和工廠,規模不大。在官宣自遊家NV交付遇阻之後,火星石科技可能會迎來一場大規模裁員。

對於裁員、解散傳言,火星石科技方面向時代財經回應稱,目前不方便回應有關事宜。

受大乘汽車拖累?

值得關注的是,造車資質問題或是導致自遊家NV交付遇阻,以及背後掀裁員、解散風波的主要原因。

成立不久的火星石科技並不具備新能源汽車造車資質,於是選擇了具備資質的大乘汽車作爲合作對象。李一男曾公開表示,自遊家是火星石與大乘汽車展開深度合作創立的全新品牌。火星石科技方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雙方合作關係中,大乘汽車負責生產製造,包括試製、生產、驗證等,我們則提供車輛外形設計以及核心“三電”等技術來賦能。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此前,火星石科技最終目的是通過“先租後買”的方式來最終獲得大乘汽車生產基地和資質,但礙於後續產業政策調整,轉爲與大乘汽車達成深度合作關係。

據報道,今年初,工信部發布了《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委託生產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委託企業的條件是通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准入,受託企業的條件是通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准入,且具備與委託生產產品同類生產資質。即相關部門要求具有委託生產關係(代工生產)的雙方都具有生產資質。

據秦恆透露,目前火星石科技與大乘汽車的合作模式,類似於華爲與賽力斯的合作,在造車方面以大乘汽車爲主,而火星石科技主要負責技術賦能。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雖有資質,但大乘汽車卻深陷債務危機。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大乘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共有382條法律訴訟,身份爲被告/被上訴人的案件總金額達28.427億元。其中,終本案件63件,執行標的總金額3.99億元,未履行總金額3.89億元,未履行比例達97.5%。2021年,其有2條失信被執行人記錄。

據悉,對於停產24個月以上的新能源車企,再次生產需要經過工信部的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條件或已經破產的企業,可能會被撤銷資質。這也意味着,大乘汽車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或存在一定被撤銷的風險。

據虎嗅報道,已經停產超過24個月的大乘汽車,沒能完成主管部門的資質審批,重新獲得資質。另據汽車公社報道,工信部對造車資質的審覈,基本上是火星石科技一方在跑,而大乘汽車的人則是充當木偶人,試圖“逢場作戲”。但工信部並沒有那麼好過關,最後的結果是“再研究研究”。

時代財經查詢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查詢系統發現,自遊家NV相關信息不在系統中。而最新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也無大乘汽車與自遊家NV身影。這或意味着其目前尚不能正常銷售。

12月5日,就火星石科技及大乘汽車的造車資質等問題,時代財經致電常州市工信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接受採訪。6日,時代財經多次致電大乘汽車,但截至發稿電話未能接通。同日,多位常州市政府工作人員向時代財經表示,火星石科技和大乘汽車的事有些複雜。

李一男夢碎造車路?

尋找新的合作車企,解決造車資質問題,成了李一男與火星石科技的當務之急。

據瞭解,官宣造車近一年來,火星石科技與自遊家汽車除在今年10月份發佈旗下首款車型,其渠道方面也有不少佈局。根據官方信息,10月9日,其在全國21座城市共36家零售中心同步開業,預計到今年年底銷售網點將達到120家,覆蓋40個城市。充電網絡方面,自遊家與38家頭部第三方充電運營商合作,接入超過40萬根公共充電樁。

如今自遊家NV短期內無法交付,是否還有必要維持龐大的門店系統和充電網絡體系,是李一男等人需要抉擇的問題。7日,某自遊家門店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門店維持運轉與否,暫時還未收到通知。

此外,若火星石科技找到新的合作企業,其與大乘汽車前期的合作成果如何切割也成了問題。天眼查數據顯示,NIUTRON、自遊家等商標已由大乘汽車註冊。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當前背景下,前期的時間、資源和前期的努力或幾乎成無用功,這對李一男和火星石科技來說是不小的影響。

不過,秦恆向時代財經透露,對李一男造車仍持樂觀態度,就目前來看,火星石科技在資金方面是不缺的,團隊方面也非常給力,優化效率非常高,往往團隊上午對新車提出一個建議,中午就能得到反饋,而且李一男本人兼具技術、投資、製造業三大領域的經驗,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軟件、硬件、市場消費點的平衡,還深入參與到自遊家NV的研發生產過程中,極爲務實。他認爲,對火星石科技和李一男而言,最大的不確定性在於時間,市場瞬息萬變。

前述業內人士也表示,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殘酷的淘汰戰,留給李一男的時間和機會越來越少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