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黎明

來源/深途(ID:shentucar)

從啓動造車到推出第一款車,李一男用了四年。但從上市到宣佈完結,只經歷了兩個月。

12月7日9點整,造車新勢力品牌自遊家發佈公開信,表示“自遊家NV”短期內無法交付,將在48小時內給所有預定用戶退款,同時表達歉意。

自遊家NV是李一男造車後推出的首款車型,10月8日首發上市。這款車幾乎已經做好了所有的量產準備,從新車測試,到上市宣發,再到正式開賣,就差交付到用戶手中這臨門一腳。

它甚至拿到了2萬多個預定訂單,這個成績其實還不賴,線下的銷售門店也還在運營中。但它卻突然說出了再見。

“還沒有開始,就即將結束。”公開信裏說。

與此同時,有消息稱自遊家已啓動裁員,主要是遣散工廠員工,被裁員工根據入職時間長短獲得補償。自遊家的小程序預定頁面已經打不開,顯示“系統更新維護中”。

在這個漫長的冬天,即便是頂着“天才少年”、連續創業者光環的李一男,也感受到了徹骨的寒意。

意外而蹊蹺的“告別”

自遊家的品牌和公司名稱稍微有點亂,我們先簡單梳理一下。

李一男在2018年開始造車,項目和公司名叫牛創新能源,前期一直在做設計和研發,對外的消息很少。

直到2021年12月,牛創新能源發佈品牌NIUTRON,中文名“自遊家”。與此同時,公司宣佈完成5億美元A輪融資,由IDG、COATUE等機構投資。

這算是一次正式的品牌亮相。在那之後,自遊家的關注度開始高起來。

接下來就是首款車型的上市。今年10月8日,“自遊家NV”宣告上市。這是一款大五座新能源SUV,有增程和純電兩個版本,純電又根據續航分爲標準版和長續航版,售價爲27.88萬元-31.88萬元。

在發佈新車前夕,李一男將公司名稱從牛創新能源改成了火星石科技。

所以相當於是,火星石科技是李一男造車的公司名,自遊家、NIUTRON是中英文的品牌名,首款車型叫自遊家NV。

按照李一男的規劃,自遊家NV已於今年3月啓動小批量生產,12月是交付首批車輛的時間點。在這期間,自遊家NV已經開啓了預售,意向金1000元,有24376個用戶下單。

直到12月之前,一切看起來都有條不紊。自遊家在爲交付做最後的準備工作,只有將車真正交到用戶手裏,纔算是真正的量產。

問題就出在交付這最後一環上。

按照自遊家的說法,自遊家NV在短期內將無法交付,這是由於自身原因所致。不過跟一般的交付延期不同,這封公開信看起來更像是告別。

其他造車新勢力推出新車時,很多也出現過短期無法交付的情況,通常是因爲內部流程還沒跑通,或者供應鏈還沒完全準備好。他們的應對策略一般是延期交付,或者給用戶退單的選擇。

但自遊家是直接宣佈無法交付了,給所有下單的用戶退款。所以即便是“長期”,這款車可能也不會交付了。

自遊家的告別還算體面——在48小時內退款,給下單用戶補償一張200元的星巴克消費卡。另外,下單用戶會收到一臺自遊家NV的車模。“期貨變車模”,在現實世界中真實上演。

前幾年國內出現過很多造車新勢力,後來大多都倒閉了,燒了很多錢也沒交付一輛車的案例很多,導致新勢力不靠譜的刻板印象直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扭轉。尤其是賽麟汽車這種“坑了”地方政府的例子,更加大了信任風險。

自遊家其實算是踏實造車。先不說自遊家NV這款車的產品力如何,這家公司是奔着打造一個品牌、造一輛好車的目標去的,只是在最後交付的臨門一腳出了問題。

那麼,問題究竟是出在哪了呢?

誰“殺死”了自遊家NV?

一家車企突然陷入危機,通常會有兩種可能。一是資金問題,比如現金流斷裂;二是市場問題,車賣不出去。但自遊家似乎不屬於以上任何一種。

自遊家應該不缺錢。李一男說過,做自遊家的過程中,沒有一天偷過懶,也沒有一天缺過錢。剛開始造車時他是花自己的錢,後來錢不夠了就融了5億美金。他說自己能融到30億美金,這個錢足夠了。

訂單更是不缺。一個新品牌,第一款車,24376個訂單,已經很不錯了。這足夠自遊家進行產品迭代,爲後續車型做鋪墊。

問題出在生產上。

造車是需要資質的,自遊家沒有。一開始李一男想走代工模式,就像蔚來、小鵬那樣。蔚來早期是江淮代工,小鵬是海馬代工。爲此李一男接觸過北汽新能源,因爲北汽在江蘇常州有工廠,李一男的上一個創業項目小牛電動,工廠就在常州。但雙方沒達成合作。

李一男又找到了在常州有工廠的大乘汽車,然後達成了合作。

大乘汽車在江西撫州、江蘇常州各有一個生產基地,2018年通過收購江西江鈴集團輕型汽車有限公司,獲了得燃油車、新能源車的生產資質。常州的生產基地、新能源車的生產資質,是李一男看重的。大乘的生產基地距離小牛電動的工廠只有20多公里。

不過大乘汽車問題很多。不僅車賣不動,還因爲車型不滿足國六排放標準而停產。2020年,大乘汽車資金鍊斷裂,停工停產,並在2021年進入破產重整。

它的兩個工廠也一分爲二,撫州工廠由比亞迪接手,常州工廠由常州金壇區接管。

不過,這些沒有影響到自遊家跟大乘汽車的合作。在這一系列整合之後,自遊家才公開亮相發佈品牌,隨後上市首款車型。按道理講,不穩定的整合期已經過去了。

核心問題在於,這一番折騰之後,大乘汽車的生產資質還有效嗎?另外,自遊家跟大乘是代工關係還是合作關係?這直接影響自遊家的車能不能量產。

有觀點認爲,自遊家這次無法交付新車,是因爲大乘的生產資質丟了。之前大乘停產了很長時間,導致沒通過資質複審。

不過,兩年前工信部發文修改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停止生產的時間由12個月調整爲24個月。根據新政策,大乘汽車停產時間不足兩年,所以不會因爲這一點導致資質無效。

另外一種可能性是,自遊家卡在了代工生產資質上。按照工信部代工生產新規,車企尋求代工同樣需提供生產資質,也就是代工雙資質。這把過去蔚來、小鵬那種代工路線堵死了。自遊家顯然不符合要求。

但關於新規的傳聞兩年前就已傳開,李一男不可能不知情。另外有觀點認爲當年李一男放棄北汽新能源,就是放棄了代工模式。所以自遊家跟大乘不是代工,而是合作模式。

這在一些細節中得到了例證。兩個月前自遊家NV上市,所有宣傳海報中都特意備註:“NIUTRON”由大乘汽車註冊,車輛是大乘汽車和火星石聯合開發。

也就是說,自遊家品牌是歸屬於大乘的。而自遊家NV的車尾,帶有大乘汽車的標識。今天發佈的公開信,落款單位也是大乘汽車。

這個合作模式跟華爲和賽力斯有點像。前者負責產品規劃、營銷、渠道,後者負責生產製造。

籌備了好幾年的自遊家NV,在最後關頭無法交車,以退單的方式離場,大概率是跟大乘的合作在某個環節出了問題。

只有一次出牌機會

有人說,是大乘汽車的歷史爛賬壓倒了自遊家;也有人說,是造車的資質之困難倒了李一男;還有人說,李一男及時止損是對的。

拋開事件本身,自遊家NV這款產品的退出,值得惋惜嗎?

從品牌定位來看,自遊家想要做中高端,跟蔚小理的策略差不多,而且首款車是SUV。起售價30萬元左右,比小鵬高,比理想低一點。而且增程和純電兩條腿走路,考慮了實際需求。

它所在的中高端SUV市場,是2022年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市場。理想L7、問界M5、小鵬G9、飛凡R7,這些明星產品都是它的競品,而且都是在2022年上市或發佈。尤其是問界M5,跟自遊家一樣既有增程版也有純電版,價格區間也重合。

在這些產品的對比下,自遊家NV顯得過於普通,沒有亮點。理想創始人李想直言:“這遠遠不如L6呀,憑啥和L7比較?”

如果放在兩年前,自遊家NV或許還可以拼一把,但放在今天,它的優勢不明顯,而消費者的選擇卻很多。

李一男說他創業做自遊家從來不偷懶,但也做的不夠快。事實的確如此。

從成立時間來看,自遊家比蔚來、小鵬、理想晚,比小米、集度早。跟蔚小理比,它在資金、技術、人員上都不佔優勢;跟小米、集度比,它有一定先發優勢,但小米和百度都是互聯網巨頭,自遊家只有李一男。

放在五年前,中國造車新勢力彼此之間的競爭遠不像今天這樣激烈,留給大家的市場空間和時間窗口都還很多,也有試錯的機會。理想做的第一個項目是SEV小車,失敗後才轉變方向開發理想ONE。當時還有喘息調整的時間,但現在這樣做很難。

對於自遊家這樣的玩家來說,可能只有一次出牌機會。第一款車沒有做好,可能就意味着結束。

外界對自遊家這個品牌,包括自遊家NV這款車的關注,更多不是來自產品本身,而是它的創始人。這可以算是它有價值的一項無形資產。

李一男少年成名,23歲碩士畢業加入華爲,僅兩年就晉升爲華爲總工程師,27歲成爲華爲副總裁。後來他離開華爲創辦港灣網絡,被華爲收購,然後又出任百度CTO。小牛電動是李一男第二次創業,公司2018年在納斯達克上市。這之前他因爲內幕交易罪入獄兩年六個月。自遊家是他出獄後啓動的第三次創業。

跌宕起伏的人生讓李一男具備了足夠的話題性,而他前兩次成功的創業經歷,再加上入獄的經歷,給自遊家這個新項目賦予了不一樣的內涵,增添了一絲悲情的色彩。

這次退款的公開信中提到了多個關鍵詞:無奈、遺憾、焦慮、歉疚。不過,自遊家並沒有倒閉,更沒有“割韭菜”。之前下訂的用戶沒有產生損失。意向金退回了,甚至還有200元的“利息”。

有人說,這比那些倉促交付新車後問題不斷的品牌有責任多了。還有人說,雖然不看好這個品牌這款車,但不否認這是真心實意想造車的團隊。

對李一男來說,最大的損失可能是辜負了那2萬多個用戶的信任,讓外界失望了。

創業不易,造車不易。每一個踏實做事的創業者,都值得被尊重。而冬天,終究會過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