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世界範圍內各國經濟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難以估量,然而也一定程度上對抗感染類藥物的發展產生了推動作用,使得以川寧生物爲代表的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行駛到了前方新的路口。

10月28日,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寧生物)獲得證監會同意註冊的批覆,12月12日,公司進入招股詢價階段,登陸資本市場進入倒計時。

據瞭解,川寧生物是科倫藥業(股票代碼:002422.SZ)旗下子公司。川寧生物專注於生物發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並以合成生物學研究爲核心,專注保健品原料、生物農藥板塊、高附加值天然產物、高端化妝品原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招股書顯示,川寧生物2022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2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幅度約爲14.7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規模爲3.6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8億元,增幅高達104.72%。預計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的區間爲365,597.26萬元至376,880.45萬元,同比增長13%至17%;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區間爲38,191.5萬元至41,100.19萬元,同比增長243%至269%;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42,011.49萬元至44,920.19萬元,同比增長132%至149%。由於公司主要產品銷售價格維持高位,經營業績呈穩定增長趨勢。可以看出,公司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抗生素賽道存在較強剛性需求

川寧生物屬於抗生素中間體制造企業。抗生素藥物是抗感染類藥物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其發現和使用後,許多致命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人類死亡率大大降低。現今,抗生素作爲基礎性藥物的關鍵作用仍無可替代,而受國內成本優勢等影響,抗生素產業逐漸向中國轉移,我國已成爲全球最主要的抗生素生產基地。

而從終端市場來看,在臨牀用量上,抗感染類藥物用量最大。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中國的門診感冒患者約75%應用抗生素,住院患者抗生素藥物使用率則高達80%。華金證券研究所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抗生素製劑預計市場規模在500億美元左右。就中國市場而言,隨着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臨牀治療上對抗生素的用量仍存在較強剛性需求,加之全國醫保投入的擴大,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抗生素市場整體仍將保持正向增長。

而川寧生物作爲抗生素中間體行業龍頭企業有望持續受益於這一市場的繁榮。據招股書顯示,川寧生物主要產品爲:硫氰酸紅黴素、6-APA和青黴素G鉀鹽在內的青黴素類中間體、 7-ACA、D-7ACA以及7-ADCA在內的頭孢類中間體、熊去氧膽酸(粗品)、輔酶Q10菌絲體等。

川寧生物生產的硫氰酸紅黴素爲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主要中間體,根據華金證券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硫氰酸紅黴素需求約爲9000噸/年,川寧生物目前年產量3000餘噸,市場產能佔有率位居全國第二,約佔43.86%。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硫氰酸紅黴素下游產品阿奇黴素出口量大幅度提升,且在2021年仍然保持了增長態勢。在硫氰酸紅黴素供給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終端需求的增長推動阿奇黴素及其原料硫氰酸紅黴素行情普遍上漲。

同時,川寧生物主要產品7-ACA、6-APA、青黴素G鉀鹽爲ß-內酰胺類中的頭孢菌素類、青黴素類抗生素的重要中間體。目前,全球頭孢類、青黴素類醫藥中間體的大部分產能已經轉移到國內,公司在7-ACA、D-7ACA和7-ADCA合計擁有3000餘噸/年的產能,是行業內7-ACA的重要生產廠家之一。在青黴素類抗生素中間體6-APA方面,公司產量約爲6,700噸/年,市場產能佔有率約爲18%,位居行業前列,同樣爲國內該產品的主要生產廠商。

研發技術水平業內領先

正牽頭制定抗生素殘留檢測系列國家標準

醫藥企業龍頭地位的取得,永遠離不開擁有領先的技術水平,川寧生物亦如是。自創立以來,公司始終聚焦生物發酵領域的工藝技術革新,特別是抗生素中間體發酵法生產工藝的創新和改進。在產品生產方面,公司創新性應用了多項技術和工藝。通過自主培育,川寧生物已掌握了高產量菌種製備技術、生產線高度自動控制、陶瓷膜過濾技術、納濾膜濃縮技術、丙酮重結晶工藝等多項關鍵先進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突破了超大發酵罐的設計建造、發酵液溶氧供給、無菌控制、營養傳遞等一系列瓶頸難題,開創了使用500立方米生物發酵罐先河,大幅度提高了單批產量和效率,規模化效益明顯。據瞭解,公司使用的500立方米生物發酵罐是當前最大的抗生素及發酵中間體發酵罐。這一成果也側面體現出公司卓越的研發創新實力。

目前,公司正在牽頭制定抗生素菌渣無害資源化及抗生素殘留檢測系列國家、團體標準,承擔或參與了8項國家及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技術水平再獲廣泛認可。

據招股書顯示,本次募集資金使用將圍繞主業展開,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上海研究院建設項目以及償還銀行借款。上海研究院建設項目將採用先進的合成生物學和酶催化等工業生物技術,進行生物發酵類和其他高附加值天然產物的上游菌種和小、中試生產工藝的研發。

結合公司長期深耕積累的發酵技術平臺、環保工藝技術以及區位等優勢,未來,上海研究院有望成爲行業內具備一定影響力的高端合成生物學、酶技術工程企業創新中心,從而鞏固川寧生物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推動川寧生物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