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新設8個城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鎮數量不斷增加,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2021年末,全國城市數量達691個,比2012年末增加34個。

那麼,在直轄市之外,哪些省份的城市多呢?第一財經記者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2》數據,對直轄市以外的27個省份的地級市和縣級市數量統計梳理發現,山東的城市數量位居全國第一,達到42個。廣東以41個位居第二。從大中城市數量來看,山東共有20個位居第一,廣東、江蘇和浙江均爲19個。

山東城市數量全國第一

數據顯示,第三經濟大省山東共有16個地級市和26個縣級市,城市數量合計達到了42個,比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多1個,位居全國第一。

山東縣域經濟發達,城市發展以中小城市爲主,人口分佈相對更加均衡。一方面,山東作爲常住人口過億的大省,本身地級市數量就不少,即使在萊蕪併入濟南後,山東也仍然有16個地級市。同時,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中的縣改市熱潮中,山東有一批縣改成市。

那麼當前山東的城市規模體系如何?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的《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公佈了各城市(包括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普通地級市和縣級市)的城區人口數據。第一財經記者根據《資料》對山東各地市、縣級市的城區人口規模整理發現,目前山東共有10個大城市、10箇中等城市和22個小城市。其中,大城市數量僅次於江蘇,位居第二。若加上中等城市,則山東的大中城市達到了20個,位居全國第一。

根據資料,山東的10個大城市分別是青島、濟南、臨沂、泰安、濟寧、聊城、濰坊、煙臺、棗莊、淄博。這其中青島和濟南這兩個副省級城市均爲特大城市。山東第三大城市是臨沂,城區人口爲246.7萬人,爲II型大城市。

山東之後,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城市數量達到41個,位居第二。廣東的地級市較多,達到21個,位居全國第一。另一方面,廣東的大城市發展也較爲突出,共有10個大城市。尤其是,廣東擁有深圳和廣州兩個超大城市,以及東莞和佛山兩個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引領帶動作用十分突出。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廣東是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人口流入最多,並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在有限的空間下,也容易形成大城市。同時,珠三角的地域空間小,是全國密度最高的城市羣,目前珠三角之間的大城市基本是無縫對接,已經沒有了縣域的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廣東原來的經濟強縣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這些縣大多經歷了從縣改市(縣級市)到市改區的過程。進入新世紀後,番禺、新會、順德、南海、三水、高明、惠陽、增城、從化、高要這些地處珠三角地區的縣級市先後撤市設區。因此,廣東總體的城市數量也有所減少。

去年新設8個城市

廣東之後,地處中部的兩個省份河南和湖北的城市數量均爲38個,並列第三。其中湖北的縣級市多達26個,縣級市數量位居中部6省第一。

西部第一人口大省四川的城市數量達到37個,位居第五。這其中,四川的地級區劃數和廣東一樣,都是21個,並列第一。在地級市方面,四川現有18個地級市,僅次於廣東,位居第二。

四川省統計局去年11月的一篇《四川城市體系呈金字塔型》文章指出,全省城市體系呈金字塔型,內有超大城市1個、大城市3個、中等城市11個、小城市21個。具體而言,省會城市成都以1334萬的城區人口規模,躋身全國7大“超大城市”之列,其經濟飛速發展帶動人口虹吸效應顯著,龐大的城區人口體量遠超省內其他城市。全省另有大城市3個,分別爲綿陽市、南充市、宜賓市;中等城市11個,小城市21個。

四川之後,江蘇、黑龍江、湖北、湖南、新疆、浙江和遼寧的城市數量達到或超過30個。

從2021年的數據來看,去年我國共新設8個城市,分別是新疆的沙灣市、新星市,四川的會理市,雲南的祿豐市,廣西的橫州市,陝西的旬陽市、湖南的祁陽市、貴州的黔西市。從區位分佈來看,新設立的8個城市均位居中西部,其中西部地區共有7個,中部地區1個。

這也符合縣改市向中西部傾斜,帶動中西部區域經濟發展、加快城鎮化的目標。此間的一大背景是,在大規模“縣改市”塵封20年之後,國務院於2017年“解凍”了撤縣設市的審批。2017年5月,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撤縣設市相關問題解讀時表示,在區域佈局上,將充分考慮“四大板塊”區域差異,適度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