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12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十條優化措施出臺後,各地迅速行動,制定具體的落實舉措,精準劃定高風險區,優化核酸檢測,調整隔離方式,按規定取消查驗覈酸陰性證明,取消健康碼和行程碼等。

沒有症狀無需治療 做好自我健康監測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表示,對於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沒有基礎性疾病或者基礎性疾病處於穩定期的這部分人,可以進行居家自我照護。

一方面,感染者居家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和對症治療,特別要強調的是沒有症狀的就不需要治療,做好自我健康監測。有症狀的,比如說發燒、咳嗽等,做好對症治療。如果有需要,可以聯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者是通過互聯網醫療的形式,由醫生進行專業指導。

另一方面,因爲大部分感染者可以居家進行隔離治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公開諮詢電話,同時對於獨居老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以及孕產婦,特別是血液透析的特殊人羣建立臺賬,做好醫療服務保障工作。重症或者有重症風險的這部分患者要收治到定點醫院,爲了確保重症或有重症風險這部分患者的救治,要求要選擇綜合能力強、救治水平高的醫院作爲定點救治醫院,同時配足配強醫務人員。醫務人員團隊還要做到多學科,因爲既要保證新冠肺炎的治療,更要保證基礎性疾病的治療,所以對定點醫院要求要提升醫療救治的能力,保證患者的救治。還有一部分患者本身有基礎性疾病或者是以其他疾病爲主,到綜合醫院或者專科醫院進行就診,在就診過程當中,有可能檢測以後是新冠陽性。對於這部分人,要求綜合醫院還有專科醫院,無論是在門診、急診,還是在住院區域,都要設立緩衝區,這樣能夠保證這部分患者得到救治,能夠滿足人民羣衆醫療服務的需求。

對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 不得擴大核酸檢測範圍

國家疾控局傳防司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進一步優化措施要求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強調核酸檢測要聚焦感染風險較高的區域和人員,一是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二是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三是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覈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四是根據防疫工作需要,可開展抗原檢測。

此外,還要求對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按照二十條優化措施有關規定開展核酸檢測,不得擴大核酸檢測範圍。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主要包括:與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直接接觸的人員,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定點醫療機構和普通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醫務人員,以及商超、快遞、外賣等從業人員密集、接觸人員頻繁、流動性強的人員。

科學精準做好 醫療機構疫情防控

郭燕紅介紹,看病就醫是人民羣衆的剛性需求,所以必須要統籌新冠肺炎的醫療救治和日常醫療服務保障工作。在這個領域,國家衛健委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加強醫療資源建設和統籌。衛健委已經指導各地強化醫療救治牀位準備,擴增救治資源,特別是制定了分級分類診療策略、不同臨牀嚴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標準,對患者實施分級和分類救治,盡最大可能不影響醫療機構日常醫療服務工作。

科學精準做好醫療機構疫情防控。不能對發生疫情風險的醫療機構一關了之、一停了之、一封了之,特別是像發熱門診、急診、手術室,還包括透析部門、重症監護室等等這些重要的診療科室是不能關停的,切實保障患者的救治工作。對確有風險需要進行處理的區域,也要做到快封快解,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正常的診療工作。

要加強信息公開和溝通工作。要求基層社區對高齡合併基礎疾病、孕產婦、定期血液透析等特殊人羣實行臺賬式管理,保障好慢性病患者用藥需求,指導社區與醫療機構能夠暢通就醫綠色渠道,做好服務銜接。

此外,還要求醫療機構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症搶救制度,不能夠以任何原因推諉或拒診,同時也要發揮醫聯體、醫共體的作用,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進一步充實和科學調度院前急救力量,讓120能夠打得通、送得到。

混陽人員同樓棟人員 不需要實施臨時封控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表示,當發現“混管陽性”以後,相關部門會盡快通知到混檢人員,讓他落實就地隔離措施,同時也會盡快安排人員去上門採樣複覈。所以跟混檢陽性人員同樓棟、同單元的人員不需要實施臨時封控。當複覈結果都是陰性以後,混檢人員馬上解除隔離措施,但如果上門複覈出現是陽性,這時候要及時落實管控措施,要根據現場流調和風險研判結果及時管控密接,劃定風險區域,做好相關的疫情處置工作。

對於僅僅檢出一例的情形,如果說在他的工作地、居住地、活動地傳播風險比較低,而且及時把密接進行管控以後,經過研判沒有社區傳播風險,這時候是可以不劃定高風險區的。對於劃定了高風險區以後,如果連續5天沒有新增感染者的檢出,就可以及時解封,儘量避免長期的封控。對於劃了風險區以後實行封控的高風險區檢出的新增感染者,如果是嚴格落實居家隔離的陽性人員的同住人員或者是密接人員,經過研判以後,沒有家庭外的社區傳播風險,這種情況下,即使檢出陽性也不影響整個高風險區解封的時間,也仍然是連續5天沒有新增就可以解封。

80歲以上接種三劑疫苗 死亡風險降至1.5%

國家疾控局衛生免疫司司長夏剛介紹,據研究,65歲以上的老年人,75歲以上的老年人,85歲以上的老年人,相較於年輕人來講,感染新冠肺炎以後重症的風險分別是5倍、7倍、9倍,死亡的風險分別是90倍、220倍和570倍。8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一劑疫苗都不接種,他的死亡風險大概是14.7%;如果接種了一劑疫苗,死亡風險就降到了7.16%;如果接種了三劑疫苗,死亡風險就降到1.5%。與沒有接種疫苗相比,接種三劑疫苗,死亡風險下降了9.3倍。

針對不敢打的情況,要求爲老年人接種疫苗時,要認真對老年人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範的要求進行操作,做好醫療保障,配備急救設備,加強老年人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監測和處置,關注老年人身體狀況。針對認爲沒必要打的情況,要求針對老年人的特點製作一些通俗易懂的宣傳材料,大力宣傳疫苗接種的必要性、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發動全社會力量參與和動員老年人接種。

針對客觀存在的出行困難等情況,要求優化預防接種服務,細化各種便民措施,打通老年人接種的“最後一百米”,提升預防接種服務的溫度。

醫務人員是特殊羣體 若感染應遵循“新十條”

郭燕紅介紹,“新十條”當中特別提出要對感染者進行科學分類的收治,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可以選擇採取居家隔離治療的方式,也可以自願選擇集中隔離收治的方式。醫務人員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羣體,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也應當遵循“新十條”有關的要求。但是爲了最大限度減少醫務人員的職業暴露風險,衛健委對醫療機構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要加強對重點區域也就是職業暴露風險比較高的區域的管理,像發熱門診、急診、病房,包括門診,要優化相關工作流程,配足醫護人員力量,醫務人員要科學做好個人防護,科學穿戴防護用品,努力將職業暴露的風險降到最低,來保障執業安全。同時,醫療機構也要加強醫療資源的調度和準備,來滿足臨牀診療工作的需要。

醫療機構有其特殊性,人流量大,脆弱人羣也非常多。按照“新十條”的要求,進入到醫療機構要查驗48小時核酸結果。要求患者也要儘可能提前做好核酸檢測或者是抗原檢測,就診的患者及陪同人員都要規範佩戴好口罩。但同時也要求,一旦有急危重症,即便是沒有核酸證明,也是以救治爲先,同時做好科學防護,保證患者救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硬隔離”不是精準防控 要堅決制止懶政怠政

國家疾控局傳防司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針對羣衆反映強烈的“硬隔離”措施,本次優化的新十條明確要求嚴禁以各種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小區門,要確保羣衆看病就醫、緊急避險等外出通道的暢通。採取“硬隔離”、一封了之的做法不是精準防控,而是懶政怠政、置羣衆生命財產安全於不顧,要堅決制止。

對於確定需要封控的區域,封控區的黨委政府一定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服務到位,對隔離人員要用心用情、關心關愛,既要有力度,又要有溫度,封控的同時要加強上門服務,做好生活和正常醫療保障。推動建立社區與專門醫療機構的對接機制,爲獨居老人、未成年人、孕產婦、殘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醫的便利。

文/本報記者  李鐵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