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工網

龔先生

近日,山海視頻(山東商報旗下視頻官方微博)發佈的一則“女生準時下班被批踩點走”的新聞衝上熱搜。當事人孫女士稱,其在一家公司做內勤文員,公司的工作時間是上午九點半上班,下午六點下班。當天,其完成工作準備關電腦下班時,領導給其發了消息,大意是,對其每天準時下班很不滿意,讓其不要六點整踩着點走,可以六點零幾分再走。孫女士不解,按時下班有什麼不對?

(視頻來源 山海視頻)

坦白說,六點和六點零幾分只是幾分鐘的差距,也不能算是很過分的要求,但不少網友對此似乎頗爲介意,力挺“準點下班”無錯——

“工作都做完了,時間也到了,爲啥不能下班?”

“上班時間必須卡準點,下班時間就成擺設了?”

還有人表示跟孫女士遭遇了“同款領導”——

“我們領導也是,認爲準時下班的人工作不夠勤奮,沒有奮鬥精神。”

“我們領導金句可多了,我還沒喫飯,你就喫飯;我還沒休假你就休假。”

……

事實上,類似的新聞不是第一次被爆出,此前,員工因爲“準點下班”被公司領導提醒、警告甚至全公司通報批評的情況都曾發生。

理論上說,上下班的具體時間是企業對員工做出的要求,員工按照相應的規定和時間去執行、落實,不僅沒有不妥,而且實屬應該和必須。按時上班、按時下班,是員工的義務也是其權利。如果真要較真兒法律,我國實行的是8小時工作制,到了下班的時間還不讓走,已然可以算是加班時間了。

(圖源 新華社)

相關社交媒體平臺上,上述新聞的閱讀量達到了4億,網友評論達數萬條。龔先生以爲,不是大家非要給這幾分鐘討個說法,而是在通過力挺“準點下班”表達一些潛臺詞。

比如,對一些公司管理者或老闆“清奇”邏輯的不滿。在一些老闆看來,員工如果每天都準點下班,要麼是不熱愛工作、不思進取,要麼是工作量不飽和,得“加碼”;如果不對準點下班的人予以干涉,那麼久而久之,他們可能會把其他“好員工”帶壞——大家都學會“準點下班”了,公司的業績怎麼往上衝;員工就應該把公司當成家,心甘情願多付出一些……

再如,一些人苦被迫加班、摸魚加班、“表演”式加班等職場歪風、畸形加班文化久矣。現實中,有些員工有時要趕進度、做任務等,正當的加班在所難免,但也有些加班走上了歧路——“領導不在我不在,領導不走我不走”;坐班不做事,以“工作時長論英雄”;深更半夜發圖曬辦公室燈光、曬沒喝完的咖啡、曬咬了一半的能量棒,諸如此類。有些人很想準點下班,但領導一到下班時間就召集開會,搞“頭腦風暴”。更讓人擔憂的是,越來越多的員工被裹挾其中,下班不再是上班的終點,而可能是被迫加班(沒有加班費那種)的起點。

(作者 趙春青)

所以,諸多人力挺“準點下班”,想表達的是:

無謂的加班、“內卷”能不能少些?

職場中的存在感能不能不靠工作時長來刷?

員工準點下班、擁有“下班自由”能否成爲常態,而非“想爲又不敢爲”之事?

有觀點認爲,準點下班其實是一種能力。意思是,能準點下班意味着能科學、合理地規劃工作內容和時間,能保質保量、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和預期,有執行力、不拖延,能處理好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等等。

龔先生以爲,包容甚至鼓勵員工準點下班,同樣是一種能力。因爲這樣的領導更懂得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標和工作流程,懂得勞逸結合更能保證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熱情。曾有研究表明,“快樂的員工貢獻的生產力,比消極員工的平均高出20%。”這值得公司管理者深思。

說到底,老闆也好,員工也罷,都應該向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努力,而不是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工作時長和表面功夫上——這,纔是更科學更可持續的工作方式。這樣的企業文化帶給公司的收益會更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