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宁晚报

临近新年,天台上演美味故事

腊肉晒起来 菜干晾起来

▲可焖肉煲汤的菜干晾起来

▲居民晒起家乡味的腊肉 本报记者 宋延康摄

本报讯(记者叶祯)新年临近,市民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灌香肠、做腊肉、腌菜干……天台变成了“靓”晒台。

一刀刀的五花肉,经过各种调料的腌制后挂起风干;一根根灌满半肥瘦的腊肠,吸收着冬日的暖阳;一棵棵肥大的芥菜,在晾衣绳上随着时光发生着变化……大雪节气过后,不少喜欢吃腊味的市民开始忙碌起来了,为了那一口难忘的年味,他们根据自己和家人喜欢的口味,制作着各种风味的腊肉、腊肠。

明秀路一小区的居民蒙阿姨在大雪节气当天就采购了300元五花肉。一番腌制后,每天都拿到20多层高的天台去晾晒。小区的邻居们也开始制作腊肉和腊肠,有的还买来芥菜制作菜干。每天,大家拎着腊味到天台晾晒,聊聊家乡过年的习俗,说说即将到来的兔年春节,一阵阵欢笑声在天台上荡漾,组成一幅美好幸福生活的画面。

据说,腊肉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冬天的风干成为储藏肉食的最好办法,精心腌制、晾晒风干,迎接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春节。

腊味,是中国人独特的创造,既是对味道追求的细致,也是一道难忘的乡愁,而关于腊味的故事,正在清晨、在日暮,在临近新年的天台上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