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2月10日訊(記者 徐昊)面對來自外部市場的壓力,理想汽車不得不加快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進而造成了新舊款車型迭代帶來的淨虧損擴大。與此同時,體系能力的不足,也迫使其對組織架構進行大幅調整。

12月9日,理想汽車發佈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理想汽車第三季度實現營收93.42億元,同比增加20.2%,略低於市場預期的96億元;淨虧損16.46億元,環比增加156.7%,創下單季虧損新高。

理想ONE加速退出造成鉅虧

在財報電話會上,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提到,理想ONE加速退出市場所帶來的8.03億元損失,主要是原材料供應端的損失。“我們對原材料供應商做出了一些承諾。”李想表示,L9的上市和L8的提前上市都加速了理想ONE的退出,而公司此前並未料及這一情況,未能精準預測原材料需求。

L9的上市和L8的提前上市,反映出了理想汽車對於銷量提升的迫切感。9月30日,理想ONE的接棒者理想L8正式發佈,距離L9上市僅僅過去一個月。在8月,理想汽車僅完成4571輛的交付量,環比下降56.14%,同比下降51.54%。

據理想汽車港股招股書,截止2023年,理想X平臺共計規劃三款SUV車型。其中2022年僅規劃一款全尺寸SUV即理想L9,其餘兩款均計劃於2023年完成上市計劃。也就是說,理想L8是在市場壓力下被迫提前上市的。

理想ONE撥備相關事宜也同樣影響到了車輛毛利率水平。第三季度,理想汽車車輛毛利率跌至12%,同環比分別下降9.1和9.2個百分點。

對於第四季度,理想汽車預期交付量爲4.5萬輛至4.8萬輛,同比增長27.8%至36.3%。在10月和11月,理想汽車共計交付2.51萬輛,以此計算,理想汽車12月份交付量將超過2萬輛,將創下月度交付量新高;理想預計其第四季度營收爲165.1億元至176.1億元,同比增長55.4%至65.8%。

在李想看來,單月銷量超過2萬輛將成爲理想汽車的“常態”。理想汽車預計,2023年L9的穩態月銷量爲8000-11000輛;L8的穩態月銷量爲10000-14000輛。

“供應鏈的不確定性仍然是影響交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表示,目前,理想正在加快供應鏈的發展和優化,以增強對抗不確定性的能力。

建立矩陣型組織應對痛點

值得關注的是,這將是沈亞楠最後一次以理想汽車總裁的身份出席財報電話會議。

在公佈第三季度財報同時,理想汽車發佈全新人事任命以及啓動矩陣型組織模式調整。理想汽車總工程師馬東輝將接替沈亞楠擔任理想汽車總裁併進入董事會,整體負責研發和供應鏈羣組;高級副總裁謝炎將出任理想汽車CTO,全權負責系統與計算羣組。沈亞楠則退出董事會,加入理想汽車流程變革委員會,並將於明年6月底結束在理想汽車的工作。

按照計劃,沈亞楠所管理的供應團隊(含供應鏈、製造、質量)將交由馬東輝管理,商業團隊(含銷售、服務、充電網絡)將交給CEO李想直接管理;而此前李想本人負責管理的人力資源、企業系統團隊將交由CFO李鐵管理。

“理想汽車通過IPD(集成產品開發)已經驗證了這一組織模式的可持續性,L9和L8的研發交付就是成果之一。”李想表示。

理想汽車的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調整,只是當下造車新勢力生存現狀的一個縮影。受外部環境及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以“蔚小理”爲代表的新勢力已先後進入快速上量後的調整階段。其中,來自傳統車企電動化轉型的壓力不容小覷。數據顯示,今年11月,比亞迪銷量23.04萬輛,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比達30%;廣汽埃安、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雙雙超過3萬輛。

在理想汽車之前,小鵬汽車於今年10月着手對內部組織結構進行大幅調整,成立了五大虛擬委員會組織,拉通公司各條業務線的溝通渠道,以提升協作效率。同時,建立了三個虛擬產品矩陣組織,確保以客戶和市場導向爲主。何小鵬本人則表示,將專注於小鵬汽車產品本身。

儘管在李想看來“橫向團隊規劃路、修路和運營路,由縱向團隊來造車、開車、運營車”的矩陣型組織的管理模式是其摸索出最適合理想汽車當前發展的模式,最大特點是確保全流程的管理質量,但對於明年意欲實現翻倍增長、達到千億元營收規模的理想汽車來說,這一體系尚需要交由時間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