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京報評論

從流調信息到公開經驗的轉變,是公衆對新冠病毒態度的轉變,最初的恐懼與焦慮也正在逐漸緩解。

文 | 李萬友

“陽了”喫多少藥能康復?近日,新京報記者採訪了10位“陽康”,他們分別進行了現身說法。

據新京報報道,這10位新冠病毒感染者,有中青年,也有老人和孩子。從出現症狀到恢復健康,布洛芬等退燒止痛類藥物最多服用了3片,連花清瘟顆粒最多喫了9小包,沒人能把整盒十幾二十片的止痛退燒藥喫完。

雖然採訪對象不多,但涵蓋了中青年、老人和兒童羣體,頗具代表性。客觀而言,儘管每位患者身體素質各不相同,在用藥上,也要根據自身以及藥物儲備情況對症下藥,但“陽康”們現身說法,在目前的形勢下仍然可以起到緩解公衆焦慮的作用。

各地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以後,新冠病毒感染者也有了不小的增幅。不少患者開啓居家治療模式,各種退燒藥一度炙手可熱。有人一次性買了十幾盒退熱止痛的感冒藥,也有人頻繁在網店下單以求心裏踏實。以至於怎麼買藥、買什麼藥,似乎成了每家每戶的一道必考題。

對此,不少專家、學者,以及媒體機構等紛紛進行科普。在各方釋疑之下,這種搶藥囤藥潮和對感染的恐懼,也確實有所減輕,但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同時,也還有相當大一部分居家治療的感染者不知如何科學用藥。

從這個角度而言,“陽康”們接受媒體採訪現身說法,分享自己的經驗教訓,也是在用自身普通人的經歷,讓更多公衆得以安心。譬如,對於最常用到的布洛芬,大多數患者都提到,用得其實很少,一盒就夠好幾個人喫了。

這樣的親身經歷,也可以讓家中沒有太多藥物的公衆安心——大量囤積藥物實屬沒有必要。當然,具體如何服用藥物依然需要根據自身情況,謹遵醫囑或者藥品說明。

過去,新冠陽性患者大多存在於官方通報中,靠提供流調信息提醒公衆。如今,他們勇敢地出現在公衆面前,並通過媒體發聲。這種從流調信息到公開經驗的轉變,本身也是公衆對新冠病毒態度的轉變,可以看到最初的恐懼與焦慮正在逐漸緩解。

此前,國家層面發佈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如今又有了“陽康”們的經驗分享,諸多權威指南與現實經驗相結合,也可以讓公衆心裏有個底,而不再恐慌。一旦“陽”了,患者和家人也不會過分擔心。

尤其是,經過多方努力,當前的藥品供應情況已經逐漸改善,配送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公衆對如何用藥也應該有更加理性、清晰的認識了。當然,居家用藥安全至關重要,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反覆說,相關服務工作做得再細緻一些,也還是很有必要。

相信,隨着現身說法的“陽康”們越來越多,公衆的焦慮情緒必然進一步減輕,這不僅有利於患者康復,也必然助力我們共同早日走出疫情陰霾。

撰稿 / 李萬友(自由職業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