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一手扶住琴身,一手攥着琴弓緩緩拉動,二胡演奏家顏雲玉用一曲悠遠綿長的《月滿西樓》撥動觀衆心絃,展示着古典與現代的美……通過一方小小屏幕,人們突破時與空、虛與實的界限,觸及非遺背後的匠心和古韻,這也是衆多非遺傳承人通過直播、短視頻方式實現“活態傳承”的一個縮影。

近日,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課題組聯合抖音發佈的《活態傳承——直播打賞與非遺傳播研究報告》指出,非遺從業者通過直播間、短視頻進行文化展演,擴寬創收渠道,獲得觀衆認同,也讓大衆得以進行文化消費,助力非遺實現“活態傳承”。

何謂“活態傳承”?報告解釋,以往非遺傳承是相對固態的、靜止的傳承,以“博物館”式的記錄留存爲主。而在當前的深度媒介化時代則講求“活水養魚”,廣泛吸引包括傳承人、大衆、各類媒介平臺在內的多元主體,真正參與到非遺傳播中來,賦予非遺文化發展活力。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俊認爲,近年來非遺直播、短視頻實現了精品化發展,在創作上不斷提升品質,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使得人們能夠觸摸到非遺的“體溫”,拉近了人們與非遺文化之間的距離。非遺得以在日常交流當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直播間聽戲曲、賞國樂、看演出已經成爲新潮流。以民樂爲例,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裏,抖音民樂直播累計超過178萬場,開播時長超過233萬小時,相當於每天都有4270場中型民樂演奏會在抖音直播上演,與之相對應的一個一線城市在疫情前每天演出場次在100多場。

“如今,直播、短視頻平臺豐富了傳承者實現價值的渠道,調動了大衆參與非遺的熱情,打賞、直播帶貨等經濟方式進一步釋放了非遺傳播的活力。”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張錚認爲,現在的短視頻與直播幫助非遺實現了從拯救到創收的轉變,探索出可持續活化手段,一方面面向消費者實現了文化普惠,另一方面幫助了更多的非遺傳承人通過展現獨特技藝,開闢了自身產業發展出路。

《報告》指出,在直播、短視頻中,經濟化媒介行爲與非遺文化深度融合,正不斷推動非遺文化產業的時代重塑,形成以直播爲核心的文化產業模式。年輕羣體用點贊、消費等方式表達對非遺的“欣賞”,提升用戶對非遺文化的認同感。非遺從業者獲得經濟和物質的雙重認同,激發創作熱情,堅定傳承信心,用產品思維打磨和輸出自身優質內容,提升個人的經濟效益。內容端與消費端在持續互動,加速非遺傳播從靜態通往活態、從守舊走向出新。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國家級非遺項目抖音覆蓋率99.74%,相關視頻點贊量超94億。過去一年,抖音非遺項目直播場次同比增長642%,平均每天直播1617場,獲得打賞的主播人數同比增長427%。其中,獲得收入的非遺傳承人數量同比增長34%,非遺好物銷量同比增長668%。

“對非遺來講,保護本身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方曉風評價,非遺傳承人相較於其他領域從業者,技能的提升要經歷長期文化積澱與錘鍊,因此更需要大衆給予物質層面的幫扶與價值層面的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只是過程,真正的目的是使文化自身形成一種生命力,使它真正能走入生活,走入市場,營造出一個更爲完善的文化生態,實現可持續變現、盈利發展。

據抖音直播運營總監石敏介紹,抖音先後發起助力戲曲傳承的“DOU有好戲”、助力中國舞普及的“舞蹈傳承計劃”、助力國樂傳承的“DOU有國樂”等計劃,從資源、流量、服務等層面幫助演員、從業者打造線上舞臺,服務非遺傳播傳承。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冷凇建議,未來要規範“非遺+”發展路徑,引導“直播+非遺”生態優化,拓展“非遺+”產業鏈條,在傳承和創新中拉動市場;吸引非遺專業人士入駐平臺,沉澱優質內容,打造非遺文化系列IP,賦能文旅消費,推動非遺產業跨界融合,以多元方式打開傳統文化面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