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原禕鳴

傳播虛假醫美、未經用戶同意收集用戶信息、虛假種草……近年來,小紅書是熱搜常客,因每次都“道歉整改”,被網友戲稱爲“道歉專業戶”。

而在如今全民“防陽治陽”的節奏中,小紅書在短時間內,先後因用戶發佈“異地搶購退燒攻略”和“成人使用美林攻略”的帖子再被點名。有專家直言,成人使用美林的確有效,但呼籲大家不要和小孩搶藥,這種言論不應被鼓勵和推薦。

對此,有人稱成人藥難求,另有人調侃:小紅書上的“精緻小資”,如今都變成了“精緻自私小資”。

目前,部分有關於“成人使用美林攻略”已無法檢索。

專家稱不建議成人和孩童“搶藥”

近日,名爲“sheep”的小紅書用戶分享攻略到,自己高燒昏迷兩次,喝完美林立刻見效,燒也退了還能下牀走路了。也有不少用戶在“美林成人喝有效嗎”下留言稱,自己估算了劑量,夫妻兩人都退燒了、效果非常好等等。

知名博主“婦產科的陳大夫”表示,他對“教成年人如何用美林退燒”這件事很生氣。其還介紹道,美林,是一種適用於兒童的布洛芬混懸劑,和成人用的布洛芬片、布洛芬膠囊等成分是一致的。也因此,美林的安全性也並非比布洛芬更高。

“成人的確可以服用美林退燒。只不過,藥物充足時,此舉就是殺雞用牛刀,喫力不討好。藥物不足時,此舉就是在和小孩搶藥。儘管可能沒用,但我還是想呼籲成年人喫普通的布洛芬片解熱鎮痛就好,不要去和小孩搶藥。”

該事件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有人認爲其並非想和兒童“搶藥”,但是家裏買不到成人退燒藥,爲自救也只能喫兒童藥。

也有人認爲,因爲買不到藥就“搶”別人的藥是自私的行爲,對比此前異地搶購退燒藥也可以被解釋爲“如果當地買得到藥,也不會去異地搶藥。”此外,也不乏有人士稱小紅書是“精緻利己者的平臺”。

平臺是否需要擔責?

對此,有律師告訴新浪財經,如果發佈相關誘導性內容的作者是醫生,則很可能是因爲市場調控供應的問題,而不能把責任完全推給小紅書。但如果發佈的主體是普通的大v或消費者,則小紅書需要對其發佈的信息會有各種哄搶效應承擔連帶責任。

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彭曉國律師則認爲,網絡平臺對內容發佈者提供的文字、圖片、語音和視頻等內容,應當有必要的技術識別措施和內容風險合規化管理機制,對可能造成公衆誤解的內容依法做好管控。

“小紅書應當適用‘避風港原則’平衡好網絡平臺參與方和公衆的各種權益。內容發佈者對所發佈的信息內容,應該嚴格把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和承擔相應的後果。”

彭曉國稱,小紅書的確有責任把控言論,但真正的從法律上下判決則很難。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15條中規定了如散佈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散佈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都是較爲嚴重的情節。

“但該事件並未上升到如此嚴重的程度,很難定性法律後果。因此,建議小紅書對所發佈的信息內容嚴格把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和承擔相應的後果。”

監管乏力是小紅書的頑疾

小紅書一直以來都是監管的重災區。

2021年11月,工信部發現包括小紅書在內的App存在App超範圍、高頻次索取權限,非服務場景所必需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欺騙誤導用戶下載等違規行爲;同年12月初,央視新聞曝光小紅書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內容、推送未成年人身體隱私視頻等亂象;今年2月,小紅書因頻頻被點名而開啓了第四輪虛假種草治理;今年3月,包括小紅書在內的電商平臺被發現存在隱性漲價、虛標原價、貨不對板、虛假宣傳、價低質次及售後缺位等六大問題;今年4月,小紅書“虛假種草”被點名……

此外,小紅書的用戶量很高,但商業的轉化頻頻遇困。其官宣數據顯示,小紅書註冊用戶在2017年5月、2018年6月、2018年10月、2019年1月、2019年7月分別突破了5000萬、1億、1.5億、2億、3億,而其MAU即月活躍用戶數在2019年7月、2021年12月分別突破了1億、2億。

但對比同屬互聯網社區的B站知乎,其都已分別於2018年3月、2021年3月在美上市,又紛紛在港完成了二次上市。但上線逾9年的小紅書迄今小紅書無論美股還是港股,既未遞表,更未掛牌,估值則已由2021年的200億美元據傳已降至100億-160億美元。

此外,小紅書也未能建立起包括供應鏈、物流在內的完備而強悍的電商體系。易觀分析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跨境零售電商市場競爭格局已形成頭部效應,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網易考拉海購穩居行業前三,市場份額相加超過了60%;小紅書跨境電商業務處於腰部位置,市場份額約爲5%,且這一數字從2019年開始逐步降低,到2022年第三季度已僅剩2.2%。換言之,小紅書自有的電商體系在行業當中已俞發無聲量可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