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一年,遊戲版號金貴至極,幾乎每一次發放都會迎來一陣股價的起伏,但在降本增效的劍下,有的項目已經等不來版號了。

我的開黑隊友,剛離職的某大牌遊戲工作室員工阿明就目睹了這種事。下面是他的自述:

今年八月開始,我廠就在裁撤項目和人員了,到了8月還在裁,剛好覆蓋應屆生入職的時間段。

當時,我所在的團隊已經從幾十個項目砍到只剩3個,留下的都是完成度比較高的產品,其中應該只有2個是提了版號申請的。接着從3個裁到剩1個,超過三分之二的人都走了,裁員之前基本都處於事情不多但每天都提心吊膽的狀況。

有的應屆生就比較倒黴,好好地做着,聽說版號都已經要發,項目就沒了。項目沒了,版號卻到了,這種事今年(工作室)應該發生了兩次。遭了確實倒黴。

版號到了,項目組沒了。 

版號稀缺不是最近的事,如果因此引發大裁員,廠商本身可能就存在戰略失誤。

如果版號久等不至,廠商內部會定期進行評審,刷新ROI看看值不值得繼續等。比如代理的遊戲,代理合作是有期限的,是否繼續等就取決於版號下發的可能性和版號拖延導致的流水預估下滑,所以裁不裁撤基本上就是看風險承受能力和收入預估。當即裁掉一般是產品真的很差,評估後覺得寧可少虧一點是一點。

這兩個倒黴的項目其中一個,就是代理合同到期了,必須要決定生死。但在我看來很可惜,這個遊戲同時滿足了工作室內部“高完成度和高定位”的兩個要求,完成度這麼高的遊戲等版號下來直接做付費測就行了,爲了說服高層我們還多做了測試,數據也相當符合預期,還是沒保住。

除此之外,我們工作室還有一個不怎麼樣的遊戲折騰好幾年再轉手,尷尬的是接盤俠做得還不錯。這件事讓我想給公司的立項和決策能力打個問號。

我廠的決策者是不懂品類,不看好產品的長線表現還是看不起這個賽道的量級?可能都有,抱着“看上去不像是能做成王者榮耀的就不要了”這種心態做遊戲,版號下不來就裁人似乎是必然發生的。

項目組也不容易。

互聯網大廠的黃金時期,我廠曾經有過顛覆業界的經驗,在遊戲開發上管理層確實有很強的自信,或許有點自信過頭了。全賽道不分重點地佈局,產品又看不太準,造成了長期的虧損,現在後知後覺,只好大規模裁員。

我們工作室的研發人員流動性很大,最近不是被裁就是擔心被裁,怎麼可能有機會沉澱爲頂尖工作室?所以我廠現在就是燒錢沒燒出個所以然的狀態。

被裁的應屆生朋友都找到了下家,比較幸運。有位前輩處境有些難,上一份工作在騰訊的育碧合作部當發行製作人。之所以來我廠,是因爲當時這裏定位非常高,業內普遍覺得我們很有潛力。

他家在廣州,看中本地的發展機會,所以跳槽過來。現在離職後,因爲家庭原因又不大能異地工作,可以選擇的機會少了很多,目前還在待業觀望的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