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0日舉行的2023《財經》可持續發展高峯論壇上,多位專家就推進減碳與綠色轉型、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建言。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發言中表示,減碳與增長的矛盾是綠色轉型中的最大挑戰。如何在保持較高增速的同時穩住、降低碳排放以至實現碳中和目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劉世錦認爲,中國應該、也必須走一條“增量優先、以新代舊、激勵創新、市場驅動”的轉型之路。在他看來,減碳類型可以分爲三種,衰退型減碳、增效型減碳與創新型減碳。

劉世錦提出“創新型碳替減”概念——依託綠色技術替代而相對減少的碳排放。創新型碳替減在減碳的同時實現增長,把二者的衝突關係轉化爲協同關係。能源增量部分的碳替減可以降低全局的碳排放強度,存量部分的碳替減可以降低全局的碳排放總量。

“碳替減是實現碳排放‘雙控’的重要抓手。”劉世錦認爲,因此應該加快制定以碳排放“雙控”爲目標、減碳與增長雙贏的五年規劃和遠景規劃。

他同時建議實施進取型的減碳戰略。該種戰略有三大支柱體系。第一個支柱是建立全方位支持綠色技術的創新型碳替減市場;第二個支柱是形成區域自主減排責任體系;第三個支柱是加快以碳覈算、碳賬戶爲重點的綠色微觀基礎設施建設。

“我們需要兩個創新,一個是技術創新,一個是制度和政策創新。在綠色創新方面,應該鼓勵地方經濟基層、企業和個人充分發揮積極性、創造性,通過積極探索,找到有創意、可落地、能管用的政策和做法。”劉世錦表示。

“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自“十三五”規劃將“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提升到國家戰略以來,中國不斷推進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發揮綠色金融服務於綠色經濟發展的職能。

在這一過程中,綠色交易所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交易、融資與支持作用?

“積極發展綠色投融資等綠色相關服務,助力企業實現雙碳目標,是北京綠色交易所的重要任務和使命。”北京綠色交易所董事長王乃祥表示。

北京綠色交易所於2008年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是氣候司備案的國家自願減排交易機構、北京市政府指定的碳交易試點交易平臺,成立十四年來已經發展爲國內領先的環境權益交易平臺之一。

2021年11月,《國務院關於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在承擔全國自願減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礎上,升級爲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建設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

據王乃祥介紹,北京綠色交易所一直在持續完善碳定價、碳量化和碳金融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服務社會低碳轉型、助力經濟綠色發展。

其中,在碳定價方面,北京綠色交易所作爲重要的碳定價中心,2013年以來已經順利支撐北京市完成了9個年度的履約交易,北京市碳配額成交量和成交價格一直穩居全國前列。北京綠色交易所正在積極推進建設全國自願減排交易中心。全國CCER註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已經開發建設完成,符合條件的綠色項目產生的減排量可以通過北京綠色交易所進行集中交易。今年11月份,北京綠色交易所還引入了碳排放的競價機制,收到良好效果。

在碳量化方面,北京綠色交易所十多年來一直在推進自願減排標準與方法學、碳覈算方法和減排算法開發,開發備案了兩個國家CCER方法學,還開發建設了企業碳賬戶和綠色項目庫系統,可以實現企業碳排放的自動覈算和動態監測,同時引入碳排放表現評價、綠色分類等級評價和ESG評價等多維度綠色評價體系。

在碳金融方面,北京綠色交易所一直在積極參與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接下來,將依託企業碳賬戶體系和綠色項目庫平臺,幫助企業開展碳覈算、綠色評價和環境信息披露,在此基礎上打通與綠色金融的對接渠道,更好地服務企業的綠色投融資和低碳發展。

“未來,北京綠色交易所將持續深化綠色定價、綠色量化和綠色資金配置三大核心能力,爲加快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快實體經濟綠色復甦不斷貢獻平臺力量。”王乃祥稱。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