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胡天姣 深圳報道

多國央行數字貨幣現已進入拐點。近期,中國數字人民幣試點再次擴容,截至目前,國內共有17個省市全域或部分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

跨境支付激增的需求與加密交易所FTX的衝擊再次向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進展推力。英國央行副行長Jon Cunliffe表示,FTX的崩潰表明對數字資產進一步監管的必要性,鑑於此,央行發行的數字英鎊或爲必要。

常規進展也在相應進行。印度尼西亞央行於上週發佈數字印尼盾(Digital Rupia)研發設計白皮書(“Project Garuda”),闡釋了印尼央行數字貨幣體系的研發背景和考慮。當地時間12月5日,印度尼西亞央行行長佩裏(Perry Warjiyo)表示,該計劃中的數字貨幣將可以通過技術平臺與其它央行的數字貨幣兼容,未來可用於購買元宇宙中的產品。此外,各國央行之間將就數字貨幣使用的匯率和其運營監管達成協議,其中包括網絡風險和資本流動。

非洲各國央行對CBDC的興趣開始猛增。根據另一項BIS調查,提高支付系統的效率是該區域發展CBDC的關鍵驅動力(比例高於其他地區),但BIS指出,雖然接受調查的央行都在分析CBDC,但僅有少數央行的項目處於高級階段(試點或正式實施)。

無論意欲在現有國際支付體系內或外部銳意革新,發展中經濟體在推動CBCD項目方面更爲積極。

網絡安全、跨境溢出效益、宏觀政策的有效性是各經濟體推動CBDC的主要考量。而在進一步,動機、關切和其他具體因素的差異決定了不同經濟區域的央行如何選擇與設計CBDC。

新興經濟體加對CBDC的興趣激增

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調研結果顯示,在2021年,90%的受訪央行已開始探索、分析或正進行CBDC項目,2017年該比例爲三分之二。同期,CBDC運行試點項目的比例翻了一番,達26%。

即便絕大多數經濟體已將“官方數字貨幣”標註爲必做項目之一,在積極度方面,各區域程度卻明顯不一。

與全球其他地區相比,亞洲央行更爲積極。11月30日,印度尼西亞央行在其發佈的數字印尼盾研發設計白皮書(“Project Garuda”)中詳細介紹了該國CBDC的計劃,探討如何通過CBDC應對日益嚴峻的“影子央行”挑戰,同時表示將率先發展批發型CBDC(wholesale CBDC)。

該計劃將分三個階段實施,首先將測試批發CBDC的贖回和轉讓,隨後探討金融市場交易(包括貨幣市場商業模式),最終階段則是將端到端批發數字印尼盾整合到金融生態系統中,同時進一步試驗零售CBDC,並開發分銷和收款的用例。

印尼央行指出,與國際中央銀行界和機構的協同作用對其設計跨境交易至關重要。“發行CBDC並非易事。” Perry Warjiyo說,因央行需要通過平衡利益和其相關風險來審慎考慮CBDC的設計特點。

印尼央行報告發布的前一週,日本銀行聲稱計劃與國內三家大型銀行和地區性銀行進行數字日元試驗。日本的“三大銀行”通常指的是三菱UFJ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和瑞穗金融集團。

自2023年春天始,日本央行將與私人銀行和其他機構合作,查明任何存取款問題,並檢查央行數字貨幣(CBDC)能否在自然災害期間和尚無互聯網接入的地區運行。該試驗將持續兩年,央行將在2026年決定是否發行CBDC。

印度央行的行動較日本央行更爲提前,前者CBDC的試點測試已在進行。11月29日,該央行發表聲明稱,決定自12月1日起在孟買、新德里、班加羅爾和布巴內斯瓦爾試行數字盧比,包括印度國家銀行、ICICI 銀行、Yes Bank 和 IDFC 第一銀行在內的四家銀行初步參與。

試點隨後計劃將擴展到另外九個城市,另還將有四個機構加入。測試將與一組選定的客戶和商家一起進行,數字盧比的發行面額與現有的紙幣和硬幣相同。

去年10月,印度央行啓動了一項試點項目,測試用數字盧比來結算政府證券的二級市場交易。印度央行表示,未來試點的重點將是其他批發交易和跨境支付。

非洲各國央行最近對CBDC的興趣也在猛增。在BIS最新調查的19家非洲央行中,超半數認爲CBDC較快速支付系統相比能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但BIS同時指出,雖然所有接受調查的央行都在分析與研究CBDC,但只有少數央行的項目處於高級階段(試點或正式實施):尼日利亞發佈了零售eNaira,加納與南非正試點其零售和批發CBDC項目,南非參與了mCBDC項目。

數字人民幣走在最前列,其深度性能持續受到公衆檢驗。12月16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再次擴大範圍,由此前的深圳、蘇州、雄安、成都擴展至廣東、江蘇、河北、四川全省,並增加山東省濟南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防城港市和雲南省昆明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作爲試點地區。

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已有3年,已形成17個省市的26個試點地區,其中,全省試點的省份有河北、江蘇、廣東、四川、海南。除了試點地區的進一步增多,12月12日,支付寶作爲首家支付平臺加入數字人民幣受理網絡,支持淘寶使用數字人民幣付款。

步調不一的各方考量

歐洲在CBDC方面仍趨保守,未見明顯“出格”表態。11月,德國央行成員Burkhard Balz聲稱,或將在3年後推出數字歐元,首批用戶可以在2026年秋季使用數字歐元進行支付,“到2023年秋季調研結束時,管理委員會將與歐洲立法者密切合作,決定應否啓動數字歐元的實施階段。”

2021年7月中旬,歐洲央行(ECB)決定將準備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即以技術和數據保護爲重心進行爲期兩年的調研,但其尚未決定是否會推出數字歐元。

美聯儲在數字美元領域內邁出了重要一步。11月15日,紐約聯儲銀行創新中心(NYIC)宣佈將與花旗集團滙豐控股萬事達卡紐約梅隆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始爲期12周的數字美元試點。

項目將測試名爲“監管責任網絡”(RLN)的可互操作數字貨幣平臺的可行性。其是迄今爲止在創建數字美元以改善金融結算方面邁出的最重要一步。紐約聯儲表示,或許或會擴展至多貨幣操作和受監管的穩定幣。

但數字美元的進程預計將比數字歐元更爲滯後。當地時間12月21日,美國財政部負責國內金融的副部長Nellie Liang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監管機構需要研究CBDC是否真的會提高實時銀行間支付的速度或成本。

Nellie Liang補充,若5年或更長時間後,許多國家都推出了CBDC,這可能會成爲推動美國採用數字美元。但她強調,數字美元的需求目前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亞洲央行在探索CBDC特別是多邊CBDC方面似乎最爲活躍,如M-bridge項目(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阿聯酋和泰國)。”惠譽評級金融機構研究主管Monsur Hussain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稱,這些平臺目前最有助於打通與跨貨幣國際支付相關的關鍵痛點,其中包括當前支付系統的有限運營時間、司法管轄區特定的法律、監管(包括反洗錢)要求以及冗長的支付鏈。

Monsur Hussain說,對於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中經濟體而言,更有效地解決這些支付摩擦得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跨貨幣支付的速度。反過來又可以支持增加國際貿易流動和跨境業務。

金融科技專家蔡凱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包括日本、中國、新加坡在內的亞洲央行在CBDC進展較歐洲央行更爲積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歐美等國在當前全球金融體系占主導地位,亞洲等新興經濟體則希望藉助CBDC以對體系有所突破與創新。

蔡凱龍稱,對於新興經濟體而言,CBDC的最大且最爲直接的優勢在於其提高了貨幣體系的效率。如,數字人民幣更多的是希望對現有支付體系進行一個巨大的提升,同時拓展普惠金融。

惠譽快訊高級董事Duncan Innes-Ker並不十分認同“亞洲新興市場央行較其他央行更積極地參與CBDC”這一觀點。“它是一個受到關注的問題。”他解釋,國際清算銀行在2021年底調查的81家中央銀行中,有90%的央行宣稱其正進行某種形式的CBDC工作,而已經推出零售CBDC的四家央行(巴哈馬、牙買加、尼日利亞和東加勒比地區)並不位於亞洲。

短期內在零售與批發型中二選一

零售型與批發型二者可以共存,但在現階段,出於優先考量和偏好,央行需要在批發型或零售型CBDC間做出選擇。

如,非洲各國央行更加重視金融包容性,也比其他地區更擔心網絡安全風險與跨境溢出效應,印度尼西亞則傾向於進行面向居民的零售試點。

零售型CBDC的使用面向公衆,主要目的是改善落後的小額結算情況,完善現有貨幣發行管理體系,提高金融包容度,發展普惠金融;批發型CBDC的使用限於中央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不面向公衆,主要目的是提升大額支付結算系統效率,增強安全性。

相較於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有更強的動機來建立零售型CBDC,作爲紙幣的替代品和補充,而以新加坡、加拿大爲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則希望藉助批發型CBDC打造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金管局對零售型CBDC呈抱持觀望態度。該機構總裁餘偉文最新表示,明年將會與金融機構,在零售層面測試“數字港元”的可行性,但其坦言,香港本地已有多元化和有效率的支付系統,若無法找到很令人信服的場景,對於推行零售央行數字貨幣會有一點猶豫。

截至目前,中國香港金管局目前已與多地央行和金融機構試行多種央行數字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在批發層面以數字貨幣處理企業跨境支付和結算。

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調查顯示,新興經濟體央行與發達經濟體央行在CBDC方面有着不同的動機和偏好。如,與發達經濟體央行不同,前者認爲在解決與傳統支付系統和其他要求有關的痛點方面,零售和批發型CBDC均重要。

在用例基礎上,國際清算銀行的調查指出,發達經濟體中的零售型CBDC工作主要受國內支付效率、支付安全和金融穩定因素的驅動(後者由私人穩定幣的風險驅動)。除此之外,新興市場似乎更多地着眼普惠金融和跨貨幣國際貿易方面。

由此,Monsur Hussain認爲,與批發型CBDC相比,金融包容性對零售型CBDC的驅動力更大,而提高跨幣種支付的效率則與發展批發型CBDC最爲相關。

Duncan Innes-Ker稱,儘管大多數從事CBDC研究或試點的銀行都在研究零售型CBDC,但一個至今尚未有定論的問題是,零售型CBDC所提供的優勢是否抵消了相關的風險和成本。“相形之下,批發型CBDC涉及的技術挑戰遠沒有這麼艱鉅。”

“每個央行有不同的偏好。”蔡凱龍表明,零售更多的是央行直接向公衆發行,批發型則主要爲有商業銀行參與和無商業銀行參與的兩種類型,取決各經濟體內商業銀行與央行的生態。

其稱,在選擇路徑時,央行不僅考慮到自身影響,還會考慮到對商業銀行的衝擊,同時還會對市場的公平性有所涉及。

(本報記者家俊輝亦對本文有貢獻)

(統籌:馬春園)

(作者:胡天姣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