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在線

臨近年末,“信用卡套現”“花唄套現”等引流小廣告頻繁出現在社交媒體平臺。

花唄和信用卡一樣,屬消費貸,能用於在淘寶、天貓、部分外部商戶和線下商戶消費購物,並不支持提現或轉賬。不過,花唄等消費信貸業務高速發展,有人開始打起了套現主意。

花唄套現並不便宜。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市場上花唄套現手續費約爲套現金額的7%至15%,而處於風控狀態的花唄套現需要多收4%左右的手續費。超過免息期,套現者還要按正常花唄分期付息還款。目前,花唄分期年利息爲15.6%。與信用卡一樣,花唄逾期未還會產生逾期利息,利息按當期未還金額的0.05%按日收取。

如此高額的套現成本,花唄套現爲何屢禁不止?該黑色產業鏈存在現實需求,一是高利潤驅動中介牟利,二是不少花唄套現者本身信用卡將近逾期、或沒有信用卡透支能力等,而花唄等新興信貸產品具備信用額度。

針對類似套現行爲,花唄、微信分付等平臺也推出過應對之策。以花唄爲例,用戶使用花唄付款時,平臺會多維度評估,例如商家店鋪、所購買的商品、支付寶狀態以及操作環境等,綜合判斷能否使用花唄付款,不符合條件的部分交易無法使用花唄付款。

然而,平臺風控趨緊,花唄套現的僞裝也在加強。從早期的掃碼套現,到淘寶虛擬物品發貨,到目前網店真實物流規避風險,套現中介和平臺之間的貓鼠遊戲還在繼續。

隱祕的套現黑色利益鏈

花唄套現更具僞裝性。

“現在最‘安全’的套現模式是淘寶購物套現,一般不會被限制,成功率高。” 花唄套現中介李薇(化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她提供實體商品鏈接,買家使用花唄付款。商品拍下後會有物流信息,物流顯示收貨後,賣家將金額打回至買家的資金賬戶,完成套現閉環。

在購物套現過程中,商家和套現中介“分工合作”,中介對接套現者,商家提供商品鏈接,等到商品出庫,物流信息顯示“簽收”後,商家往套現者賬戶打入扣除掉手續費的提現款。

“地址填商家的,名字和號碼寫自己的,第二天能到,貨到回款。”李薇再三叮囑,必須要關閉WiFi和GPS定位,否則會出現智能安全風險評估。花唄套現額度轉到微信錢包,京東白條的轉支付寶。對於爲什麼跨平臺轉賬,李薇解釋稱資金跨平臺難監測。

像李薇這類套現中介一般提供兩種套現模式,一種是掃碼套現,另一種是淘寶購物套現。掃碼套現是指,套現者通過掃描套現中介提供的二維碼,用螞蟻花唄額度支付,資金進入對方收款支付寶賬戶。完成掃碼交易後,套現中介按比例扣除手續費,剩餘資金返回套現者賬戶。

雖然掃碼套現到賬效率更高,但是套現行爲更容易被監測,套現者賬號狀態、套現商家碼、二者日常交易額度、交易頻次等要素都可能影響該方式的成功率。“沒有哪家100%包過,風控的賬號需要一個個試。”李薇補充。

灰色產業屢禁不止,歸根結底是兩層動力,於套現者而言是迫切的資金週轉需求,對於套現中介來說是高利潤。時代週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少用戶套用消費信貸後,將資金償還信用卡貸款,也就是傳說中的“以貸養貸”。部分大學生沒有信用卡只有花唄,套現資金供臨時週轉。也有些用戶表示,因爲是短期週轉,手續費高但是到賬較快,能夠接受。

不僅是花唄,京東白條、微信分付、好分期等平臺均有類似套現黑色產業鏈,部分平臺像花唄一樣支持數十日的免息期。這就意味着,如果客戶在多個平臺“套現”,利用免息期借新還舊,可以擁有相對充裕的現金流。

高利潤則是催生黑色產業鏈的核心動力。按照李薇提供的收費標準,套現1000元以下收85元,1000元至5000元手續費9%,5000元至10000元手續費爲8%,一萬元到兩萬元手續費7%。如果支付時花唄賬戶顯示處於風控狀態,這類型的賬戶套現還需要額外收取3%至4.5%的手續費。

需要警惕的是,除去7%至15%的手續費,如果花唄套現者在免息期內無法還款,選擇分期還款,還需要承擔花唄分期約定的本金和利息,目前花唄年化利率約爲15.86%,合計套現成本可能超過30%。

套現成本已接近高利貸利息。按照此前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如果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無效,借款人可以要求出借人歸還已收取的超過年利率36%的利息。

套現騙局

套現黑產猖獗,除“高利潤”外,“低門檻”也是重要原因。抖音小店、拼多多、淘寶等電商平臺衆多,網店註冊快,即便網店被投訴關停或者自主註銷,商家也能迅速搭起“新陣地”,繼續從事套現買賣。

無論是套現中介聯合購物平臺商家,還是掃碼套現交易,套現者的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都存在極大的暴露風險。在諮詢過程中,套現中介李薇要求登錄時代週報記者的購物賬號並加購商品,還讓記者提供手機號碼和驗證碼。對此,李薇解釋:“登錄你的淘寶賬戶,你買了啥一目瞭然,避免P圖風險。而且每天那麼多到貨,商家那邊憑單號一個個找很麻煩,浪費時間。”

除了財產安全和信息保護的風險,套現者還可能掉入套現騙局的陷阱中。

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花唄套現手續費多在7%至15%間,但花唄套現的最終定價權始終掌握在套現中介和商家手裏,而且術語較爲晦澀。因套現心切,在交易中又處於弱勢地位,套現者即便知曉存在風險,只能處於被動地位。

網友楊濤(化名)在黑貓平臺上描述,自己套現曾遇到“商家五折回收”的情況。楊濤通過套現中介的鏈接,以花唄支付的方式拍下一件價格爲1118元的商品,最後支付寶只收到商家轉賬559元。轉賬後楊濤才反應過來,套現的手續費竟高達50%。

對比遭遇套現連環騙局的人,楊濤還算“幸運”。詐騙分子打着“花唄套現”的旗號進行詐騙,而當事人因套現交易“見不得光”而陷入維權難的境地。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有網友此前在拼多多平臺搜索到花唄套現服務,該套現中介讓當事人在拼多多平臺上搜索購買“蘋果充值卡”,買完後把卡號卡密發給商家,商家覈銷後再給當事人轉賬。過了一晚,蘋果官方顯示充值卡已被兌換,但商家依舊沒返現。購買僅三天,拼多多平臺已經“查無此店”。當事人不僅沒有收到返現,而且充值卡也全被對方兌換一空。最終,套現人損失了充值卡,還背上了花唄債務。

花唄套現入刑 平臺責任幾何?

從信用卡到花唄等新興支付方式,因客羣基礎大、套現獲利高,支付套現屢禁不止。

爲遏制信用卡套現黑色產業鏈,早在200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定“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今年7月,套現監管主體已壓實到所有移動支付產業鏈的參與者,延展至銀行業金融機構、收單機構、清算機構。今年下半年,財付通、支付寶、嘉聯支付、富友支付等多家支付公司進一步嚴控信用卡資金流向,嚴格落實商戶的實名制管理,實現交易風險的實時監測、識別和攔截等。

伴隨作爲新興消費信貸產品,花唄、京東白條等新支付方式崛起,套現的法律依據也有了更清晰的界定。

“一般而言,自己套用自己的花唄算違規。如果是組織他人(一同)套現,達到一定嚴重程度的,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京東白條等信貸產品也是如此。”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律師林子淇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依據刑法第225條第3項之規定,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情節嚴重,構成非法經營罪。

在此之前,多例案件顯示,套現金額達到一定數目後提供非法套現的商家或構成非法經營罪。2017年,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杜某某幫助他人利用“花唄”套現並從中收取手續費的行爲系“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構成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三萬元。該案也是全國首例“花唄套現”非法經營案。

今年上半年,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公佈一則花唄套現案件,陳某等11人利用電商平臺消費信用額度套現的方法和操作流程,合計非法套現2億餘元,法院經過審理判決,11名被告人以非法經營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至六年不等的刑期,並處人民幣15萬至50萬不等的罰金。

據花唄的使用規定,花唄無法進行提現或轉賬,只能用於在淘寶、天貓、部分外部商戶或線下商戶消費購物,花唄也明確表示套現屬違規操作,會影響個人信用記錄和信貸服務。花唄官方微博也提示,“花唄只能在消費時使用不能套現,商家所謂的提供套現服務是不合規行爲,情節嚴重的還會構成非法經營罪。”

“其實,花唄和平臺方最關鍵的責任不是民商事責任,而是監管義務相關的責任。如果他們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這種行爲,或在接到舉報、反饋後無所作爲,沒盡到監管義務相關的責任,那麼可能承擔行政責任。”林子淇指出。

針對花唄套現者和淘寶商家“聯合套現”的行爲,花唄有何監測和對應處理措施,時代週報記者聯繫螞蟻集團,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