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徐倩宜 北京報道

2022年12月28日下午2點半,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在線上舉行《金融檢察白皮書》第七輯(以下簡稱《白皮書》)新聞發佈會。

《白皮書》通過四個篇章,分別是影視文化篇、支付篇、洗錢篇、虛擬貨幣犯罪篇,對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的金融風險進行系統梳理並提出對策建議。

據介紹,2021 年 12 月 1 日至 2022 年 11 月 30 日,朝陽區檢察院受理金融犯罪案件 688 件 1461 人。2022 年朝陽區檢察院受理的金融犯罪案件數和人數與 2021 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52.7% 和 53.1%。

在案件類型方面,仍主要集中在非法集資類案件、保險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等。其中,非法集資類案件仍佔比較大,受理數量佔同期金融犯罪案件受理數的78.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非法集資類案件數顯著減少,案件數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2.1%,信用卡類犯罪同比下降 41.7%,保險詐騙罪同比下降 58.1%。 

《白皮書》顯示,在案件特點方面,非法集資類案件佔比居高不下,涉罪形式不斷升級演變。主要表現爲投資項目日趨精細化,從傳統形式向古董藝術品投資、影視投資、股權衆籌和信託等領域延伸。並且,投資模式由單一投資人大額集中趨向分化、分散,針對不同收入羣體的“精準化”投資項目出現。

虛擬貨幣成新型犯罪結算工具。一方面不法分子利用虛擬貨幣炒作相關熱點概念,通過發行名目繁多的虛擬貨幣進行非法集資、傳銷等犯罪活動;另一方面,利用虛擬貨幣難監管、難追繳特徵,將虛擬貨幣作爲洗錢、賭博、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支付結算工具。

洗錢犯罪行爲手段隱蔽。洗錢手段迭代升級,境外轉移、金融投資、空殼公司、虛擬貨幣等“洗白”手段爲錢款來源性質和追繳都帶來較大難度,且隨着支付方式的豐富,犯罪分子藉助多種支付手段實施洗錢,進一步增加了資金流轉複雜程度,也加大了監管的難度。與此同時,海量電子數據也爲金融監管機構和司法機關追蹤、查明全面交易信息與犯罪數額等帶來了新的挑戰。

非銀支付涉詐、涉賭、涉洗錢等現象頻發。非銀支付即非銀行的支付結算機構,因其發起交易便利性和監管難度較大等特點,成爲非法集資、網絡賭博、洗錢等違法犯罪的首選支付結算方式。

《白皮書》還提到,“互聯網+金融”致使犯罪手段複雜多樣,使得“打防控”一體化推進難度加大。利用互聯網針對教育培訓、就業資質、電影投資等特定領域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具有作案時間短、手段隱蔽、專業性強等特點,不僅涉案人員衆多,被害人人數也呈幾何倍數放大,涉及地域更爲廣泛,打擊難度也進一步加大。

同時,發佈會上,北京朝陽區檢察院對轄區內金融檢察履職情況進行通報,包括能動履職,全鏈條、全方位打擊金融犯罪;優化檢察供給,營造法治營商環境;強化預防,多渠道、多平臺開展普法宣傳等六方面金融檢察工作。

(作者:徐倩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北京朝陽檢察院發佈《金融檢察白皮書》:2022年轄區內受理金融犯罪人數下降53.1% 非銀支付涉詐、涉洗錢等現象頻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