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事關醫藥銷售經理的內幕交易案遭曝光 爲何醫藥類上市公司屢陷內幕交易漩渦?

財聯社 記者 劉超鳳

又一起與醫藥上市公司有關的內幕交易案處罰發佈。

上交所上市公司美諾華曾與美國默沙東洽談戰略合作,期間美諾華銷售經理張啓模接觸到內幕消息,賣房交易美諾華股票,賬戶實際盈利22.6萬。福建證監局認爲其構成內幕交易,最終被罰沒72.6萬元。

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屢屢陷入內幕交易的漩渦,比較典型的是2000億市值“藥茅”恆瑞醫藥董事長內幕交易。近期,“8天7板”的新華製藥因近10個交易日觸及三次漲幅異動,而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被要求覈查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是否存在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爲,是否存在涉嫌內幕交易的情形。

證監會歷來“零容忍”打擊內幕交易等各類證券違法行爲。2021年辦理內幕交易201起,案件數量連續三年下降。其中,法定信息知情人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約佔六成,案發比例仍然較高。

美諾華銷售經理涉嫌內幕交易

近日,中國證監會福建證監局發佈了一則罰單,美諾華與美國默沙東洽談一筆重要合作時,美諾華商務部銷售一部經理張啓模作爲內幕消息知情人,在敏感期竟然賣房炒股,最後獲利22.6萬。

美諾華是寧波市首家專業從事醫藥產業的上市公司,是專業從事特色原料藥(包括中間體)和成品藥研發、生產與銷售的綜合性國際醫藥科技製造型企業,以CDMO、特色原料藥、製劑一體化三大業務爲主要發展方向,核心產品覆蓋心血管、中樞神經、胃腸消化道、抗病毒等治療領域。

2019年9月至10月期間,美諾華與美國默沙東高層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同年9月,默沙東子公司英特威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特威”)和美諾華簽訂了《保密協議》,美諾華開始參與英特威採購流程談判。隨後的一年時間內,美諾華與默沙東進行了多輪商務談判,張啓模參與其中。

2020年11月20日,美諾華收到默沙東發送的《戰略合作協議(模板)》郵件,加緊推進談判進程,期間張啓模審覈了該郵件。

在美諾華提供的產品與價格方案被批准後,雙方就產品質量要求進行溝通,最終進入合同簽署階段,並最終於2021年4月21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美諾華在次日股市收盤後發佈了上述合作內容的公告

根據公告,美諾華與默沙東旗下子公司英特威簽訂十年戰略業務合作協議,雙方決定在寵物藥、獸藥、動物保健領域共同建立長期穩定的CDMO夥伴關係,第一批合作品種有9個,默沙東將支付研發費用並提供生產運營的資金支持。

該項目預計可實現收入約佔美諾華2021年CDMO收入10%。根據合作協議及市場報價,第一期合作研發總收入達1100萬美元,第一期合作年銷售收入達1000萬美元,其中第一期年銷售收入佔美諾華2020年度經審計的營業總收入比重爲5.4%。

美諾華將本次重要合同訂立列爲內幕信息,此前未向市場公開。張啓模參與了美諾華與默沙東重大合作事項的商務談判和戰略合作協議內部審覈流程,是內幕消息知情人。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張啓模使用工資和賣房的收入,共買入成交13.73萬股美諾華股票,成交金額447.21萬元,成交量明顯放大,交易異常,最後賬戶實際共盈利22.60萬元。

經複覈,福建局認爲張啓模知悉並利用內幕信息進行內幕交易,對張啓模沒收違法所得22.60萬元,並處以50萬元罰款。

醫藥公司屢陷內幕交易問題

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屢屢陷入內幕交易的漩渦,比較典型的是2000億市值“藥茅”董事長內幕交易。今年9月19日,中國證券會黑龍江監管局公佈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國產藥企“一哥”恆瑞醫藥被推上風口浪尖。恆瑞醫藥前董事長、總經理、董事周雲曙因內幕交易合作企業股票違法獲利約45萬元,被黑龍江證監局沒收違法所得約45萬元,並處以50萬元罰款。

今年12月,“8天7板”的新華製藥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因股價在最近的8個交易日內收穫7個漲停,最近10個交易日觸及三次漲幅異動,新華製藥收到深交所關注函。深交所要求新華製藥結合近期行業發展趨勢、行業政策變化等具體情況,說明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具體影響,並進行充分的風險提示。同時覈查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是否存在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爲,是否存在涉嫌內幕交易的情形。

今年7月份,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涉抗病毒藥物研製信息內幕交易案。某科創板上市公司2020年開展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仿製工作,同年2月公告成功仿製開發了瑞德西韋原料藥合成工藝技術和製劑技術,並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邢某提前獲知內幕信息後大舉買入,獲利86萬餘元,當年4月就被偵查人員抓獲。最終,上海三中院當庭宣判,以內幕交易罪判處邢某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100萬元。

前述科創板上市公司就是博瑞醫藥,在公告的次日,博瑞醫藥股價開啓了直線上升模式,短短三天時間股價暴漲近60%。後經上交所查明,博瑞醫藥所稱“批量生產”實際爲藥品研發中小試、中試等批次的試驗性生產,而非真正的商業化生產。

不久後,博瑞醫藥因信息披露不清晰、不準確,被上交所科創板監管部予以監管關注的監管措施,公司董祕也被予以通報批評。同一天,物產中大海南海藥均因涉及瑞德西韋生產研發相關信披不夠完善,而遭遇交易所的通報批評。

一直以來,證監會對違法行爲保持高壓態勢,“零容忍”打擊內幕交易等各類證券違法行爲。今年2月份,證監會曾通報了上年案件辦理情況,其中內幕交易多發態勢趨緩,關鍵環節問題較爲突出。2021年辦理內幕交易201起,案件數量連續三年下降。

證監會表示,從案發領域看,涉及併購重組新股發行、控制權變更等重大資本運作信息的內幕交易案件佔64%,涉及業績公告、商業合作的內幕交易案件也有發生。從案件類型看,避損型內幕交易案件連續發生。如某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在商譽減值公開前搶先賣出所持股票,避免損失4900萬元;有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因參與上市公司紓困計劃知悉利空信息,在信息公開前高位清倉拋售相關股票,避損金額1900萬元。從案發主體看,法定信息知情人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約佔六成,案發比例仍然較高,查實某上市公司董事長內幕交易獲利1190萬元等一批典型案件。

在2022年金融街論壇年會“治理體系與金融穩定”平行論壇上,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林文學表示,對於當前金融市場違法違規行爲態勢和金融消費投資合法權益保護的要求,金融審判還有很多改革完善的空間。人民法院正着手研究內幕交易和操作市場侵權民事賠償問題,研究證券法域外適用有關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