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CT仍是典型的雙肺瀰漫性病變,外周磨玻璃影、後背部多見,高齡、合併基礎病、頑固性呼吸衰竭……北京世紀壇醫院ICU擴容後的兩天,十多名新冠重症患者入住。

從武漢到北京,時隔近三年,醫生臧學峯再次直面新冠。插管、救治、俯臥位、脫機……在重症監護病房裏,他與同事需要全力以赴爭搶時間,才能把患者從病毒手中“奪”回來。

上機第6天 九旬新冠老人拔管

第一次脫機試驗,黎鳴(化名)沒能順利拔管。

黎鳴年近九旬,2022年12月20日被送入北京世紀壇醫院ICU病房,當時已感染新冠七天,出現呼吸衰竭、休克,由於病情危重,入院後便插管上機。幾天時間裏,臧學峯和同事不斷根據病情調整老人的治療,指導護士和呼吸治療師對老人進行肺康復,輔以呼吸機幫助,黎鳴逐漸退燒、呼吸衰竭改善、炎症指標明顯下降。

入住ICU、插管上機,對部分新冠危重症患者來說意味着一線生機。但插了管並非一勞永逸,患者還要面臨拔管脫機的考驗。對高齡老人來說,一旦感染控制、炎症好轉,越早脫機,發生ICU獲得性虛弱和肺炎的幾率就越小。

2022年12月25日,臧學峯評估了黎鳴的精神狀態和各項指標,向科室主任彙報了病人的情況,經團隊討論,認爲當前的確是爭取脫機的最佳時機,可以一試。

這是一項細緻的工作。呼吸機的工作原理是反生理的,管道在肺部正壓吹氣,拔管後人體胸腔會迴歸負壓,心臟的負擔隨之增加,患者必須有足夠的心功能儲備,對於存在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醫生的給液量必須控制得恰到好處;呼吸肌衰弱、咳痰能力減弱等,也是上機後容易出現的問題,需要加以考慮。在對黎鳴做完呼吸功能鍛鍊、加強氣道溼化和痰液引流之後,臧學峯又做了胸部超聲評估、篩查積水、糾正低蛋白、營養支持等一系列準備。

由於黎鳴當天未通過自主呼吸試驗,脫管沒能成功,但配合程度不錯。第二次嘗試順利,黎鳴成爲ICU這批新冠患者中首名脫機病人。

ICU擴容即住滿 保潔牀被徵用

ICU擴容收治新冠患者之前,臧學峯剛剛感染新冠,經歷了5天的發燒。

他想不出來自己是怎麼感染的。突然發燒的第一天還在值24小時的班,喫了藥不管用,哆嗦發涼,但還能繼續工作;下午突然燒到39.6℃,心率飆至平時的兩倍,只能由同班同事頂替一陣;凌晨2點,體溫恢復正常,爬起來繼續看病人,處理醫囑;4點又燒到39℃。如此撐到早上交班回家。

對老年人來說,新冠無疑更加危險。

臧學峯退燒返崗的第一天,ICU開始增牀收治感染者。先是加了7張牀,很快收滿,於是又加,一天夜裏,連保潔的牀都被徵用了。兩天內,ICU入住了十多位新冠重症患者,均爲高齡、基礎病、體虛,肺部呈磨玻璃影。

由於入院患者增多,工作量明顯加大。

患者處於生死一線,家人擔憂焦慮,醫生則要迅速判斷病情、安撫家屬、闡明情況。

在嘗試爲黎鳴拔管的同一天,新冠感染者王蘭(化名)病情加重,需要ICU支持。不搶救於心不忍、插了管又怕遭罪,一家人陷入糾結。臧學峯對病人情況進行判斷後,將當下能確定的信息和治療思路一一告知,家人們商量後決定搏一把。轉運準備、插管準備、搶救準備,實施救治,整個過程持續了1個多小時。上機後,老人呼吸窘迫得以改善、情況逐漸穩定,爭取到了繼續治療和康復的機會。

臧學峯的工作持續處在高壓之下。ICU擴牀後,人手沒有增加,從白天交班到查房、下醫囑、處理新問題,幾乎沒有坐下來的時候,碰到需要搶救的情況,神經要瞬間緊繃。

在收治ICU病人之餘,醫院的其他科室也開放牀位收治新冠患者,如有患者病情惡化、需要搶救,臧學峯也要給予支援。請求ICU會診、請求抗生素會診,諸如此類的電話一天能打來二十幾個。

從武漢到北京 站崗新冠“生死防線”

對於新冠,臧學峯並不陌生。

2020年,作爲北京醫療隊成員,臧學峯前往武漢支援抗疫,在定點醫院參與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長達2個多月。

ICU是生死之間的最後一道防線。武漢病房裏的重症患者,有年邁的老人,也有年輕的姑娘小夥,經過臧學峯和隊友們的搶救,不少人從大白肺、神志不清的狀態康復,迴歸正常生活。到如今,新冠病友羣裏仍有患者不時向醫護髮來問候。

三年過去,這仍是一場和新冠“搶人”的競速,“突圍”的機會與挑戰並存。

由於病毒變異以及疫苗接種等措施,奧密克戎毒力有所下降。臧學峯在臨牀上看到,患者的氣道分泌物黏性不如武漢時期嚴重、D-二聚體上升不那麼明顯,凝血系統受累和肺栓塞風險降低。

一些既往的臨牀經驗可用於重症治療,譬如俯臥位——對於血氧飽和度低下的患者,這一姿勢有利於改善缺氧;一些新藥物也可應用於臨牀,如小分子抗病毒藥物、細胞因子抑制劑等。

但奧密克戎的傳播力明顯增強,新冠依舊能造成白肺及多器官受累,老人等脆弱人羣仍面臨嚴重的疾病威脅。重症患者病情各不相同、瞬息萬變,且不斷有新問題需要解決——比如高齡患者易譫妄,即便順利脫機,也不意味着“通關”,仍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治療,以及家屬、患者的密切配合。

除完成ICU救治工作外,臧學峯也參與制作重症治療措施清單,幫助其他科室及時應對新冠患者的病情變化。

疫情之下,生死競速仍在繼續。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