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全力做好春運服務保障有關情況。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表示,今年春運從1月7日開始,到2月15日結束,共40天。春運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預計客流總量約20.95億人次

同比增長99.5%

他介紹,與往年相比,今年春運人流高峯與疫情高峯疊加,是近年來不確定性最多、情況最爲複雜、困難挑戰最大的一次春運。綜合來看,有“三大一多”的特點:

一是客流大幅增長。隨着“乙類乙管”措施加快落地,跨區域人員流動加速釋放,加之疫情三年來人民羣衆累積的回鄉過年、探親訪友、旅遊觀光等出行需求將集中釋放,春運客流將從長期低位運行到快速恢復攀升,交通運輸組織將從低負荷狀態到滿負荷運行狀態。初步分析研判,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爲20.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9.5%,恢復到2019年同期(29.8億人次)的70.3%。從客流構成看,預計探親流約佔春運客流的55%,務工流約佔24%,旅遊和商旅出行約佔10%,不少高校已在春運開始前放假,佔比相對較小;自駕車、城際拼車、定製客運等出行比例將進一步提高,高速公路小客車日均流量約爲2620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3.6%。從時空分佈看,預計節前以大城市向周邊城市及主要勞務輸出省遷移爲主,探親流、務工流疊加,客流強度有所提升;節後則以主要勞務輸出省及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聚集爲主,返程客流相對錯開,1月27日(正月初六)和2月6日(正月十六)前後將出現兩個返程高峯。

二是貨運需求大幅增加。往年春運一般是“客增貨減”,今年春運疫情流行高峯未過,各類醫療防疫物資、節日生活物資和今冬明春的能源、糧食等重點物資運輸需求均會有較大增長,特別是中小城市、農村地區物流配送基礎相對薄弱,加上一線從業人員離崗回鄉及可能出現的大面積感染,上崗人員不足,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末端配送不暢問題,統籌好春運客運服務和交通物流保通保暢面臨較大壓力。

三是一線人員感染風險較大。春運期間人員流動密集,貨運物流活動頻繁,人流物流高效流動和各地陸續到來的疫情高峯交織疊加,交通運輸一線從業人員大面積感染風險激增,保證客運服務不中斷、貨運物流不斷鏈也面臨較大壓力。

四是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增多。2020年以來,受疫情反覆衝擊,交通運輸面臨安全風險和疫情衍生風險疊加的複雜局面。特別是行業長時間處於低負荷運行狀態,載運工具長期停運或低位運行,從業人員技能出現生疏,加上歲末年初歷來是安全事故高發期,春運期間低溫、寒潮、雨雪、冰凍等惡劣天氣易發多發,給安全生產管理帶來較大挑戰。

面對上述挑戰和壓力,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滿足羣衆出行需求、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提供安全便捷服務”三大明確要求,各級交通運輸部門按照“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舉措”的工作標準做了充足準備。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印發了《關於加強春運疫情防控和運輸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春運疫情防控指南等一系列具體措施。各地區、各相關部門也都按照春運專班部署,分別做出了具體安排。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交通運輸部:

多措並舉保障春運錯峯有序出行

在今天(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全力做好春運服務保障新聞發佈會上,春運工作專班副組長、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表示,預計今年春運客流可能大幅增長,較去年春節要增長近一倍,但也只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左右。

考慮到社會公衆出行的預期需要,堅持底線思維,立足於出現大客流、從業人員大面積感染和安全生產事故多發的極限場景,按照“充分準備、按需投入、及時響應”的原則,做了各方面的充足準備,有能力保證人民羣衆走得了走得好。具體措施有四點:

一是把好政策制定關,嚴格落實出行各項政策。我們將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政策規定,科學精準執行疫情防控優化措施和“乙類乙管”各項措施,認真實施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快遞等領域疫情防控政策,加強乘客和運輸從業人員防護。春運工作專班也將協調相關成員單位強化指導部署,針對探親流,探索實行彈性休假、錯峯休假政策,降低集中出行壓力;針對務工流,合理確定春節放假和節後開工時間,引導錯峯返鄉返崗;針對學生流,優化調整放假、開學時間,引導錯峯避峯返校;針對旅遊流,合理設置遊客接待上限,引導旅遊流有序流動。

二是把好運力投放關,加強運力調度保障。我們將充分發揮綜合運輸優勢,加強各運輸方式銜接,在運營時刻、組織調度、運力安排等方面強化協同,全力做好大客流疏解處置,暢通旅客出行“最後一公里”。針對出行需求相對集中的務工流、學生流,積極開展團體服務、上門服務,具備條件的組織“點對點”包車運輸,保障務工人員有序返鄉返崗、學生錯峯離校返校。針對農村地區探親、趕集出行需求,通過加密城鄉客運、鎮村公交、農村班線頻次,延長運營時間、強化預約響應等方式,加大運輸服務保障力度。

三是把好服務提供關,優化客運服務措施。我們將以提升春運服務品質爲導向,努力改善人民羣衆出行體驗。加強各種運輸方式信息共享和運力對接,不斷提升旅客換乘效率。完善客運售票服務,多渠道及時發佈客運服務信息,特別是延長客票預售期,方便乘客錯峯出行。動態研判客流情況,及時增開售票窗口、自助終端和安檢通道,積極推廣應用線上購票、電子客票、自助驗票等服務,擴大無紙化、無接觸服務範圍。積極關愛幫扶老幼病殘孕等乘客,完善無障礙設施,提供必要的出行幫助。

四是把好監測預警關,強化路網運行服務保障。強化幹線路網、城市道路運行監測,密切關注跨省交界、熱門城市和重點景區周邊路網交通流量,及時發佈路況和擁堵緩行路段信息,引導自駕人員合理選擇出行路線、時間和目的地,避峯錯峯出行。保障高速公路及服務區、普通公路、航道船閘和經營性客運服務應開盡開,做好服務區加油、充電、用餐、如廁等服務。

考慮到當前疫情流行尚未結束,一些地方還處於疫情流行高峯期,儘管大家回鄉探親訪友的願望較爲強烈,交通運輸部倡導大家根據自己和家庭成員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出行計劃,特別是患有基礎病的老年朋友及家中有孕婦、嬰幼兒的家庭儘量減少出行,以降低自身和家庭成員的路途感染風險。對於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鄉過節的朋友,要加強自身防護,全程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主動避免帶症狀出行。

民航局:春運期間全民航日均安排客運航班11000班

在今天(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全力做好春運服務保障新聞發佈會上,中國民用航空局總飛行師萬向東介紹了航空運輸服務保障工作情況。

萬向東表示,2023年春運是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優化措施及“乙類乙管”各項措施以來的第一個春運,預計春運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將從低位快速反彈,客流量將明顯增長。春運期間全民航日均安排客運航班11000班,爲2019年春運期間的73%左右。根據目前掌握的春運期間旅客訂票情況,訂票峯值出現在1月18日(農曆臘月二十七)至1月20日(農曆臘月二十九)。預計春運期間民航旅客流量總體將呈現錯峯放假開學、錯峯返鄉返崗、錯峯出遊出行等特徵,但春節假期前後和元宵節後仍將出現旅客出行高峯。從訂票情況來看,北京—三亞、上海—北京、北京—海口、深圳—昆明、深圳—重慶、杭州—昆明、深圳—成都等航線訂票量居於前列,傳統熱門航線仍將有大量旅客出行。

民航局積極引導航空公司在築牢安全底線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安排航班計劃,確保運力準備充分、資源保障到位。一是放寬春運期間國內航線加班、臨時經營考覈要求,做好航班時刻審批,鼓勵航空公司更靈活地調配運力,滿足春運期間熱點地區、熱點航線的旅客出行需求,比如北上廣等城市至三亞、海口、成都、重慶等熱門航線。二是要求各機場加強與地方政府春運機構的聯繫,提前向當地通報夜間抵離航班、旅客量等信息,配合做好與城市交通“最後一公里”的順暢銜接。截至1月3日,在春運期間已安排國內定期客運航班計劃59.32萬班的基礎上,民航局及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已批覆春運期間國內航線加班8345班,其中涉及北上廣的航線加班3187班,佔國內航線加班總量的38.2%,切實保障熱點地區、熱點航線旅客的旅客出行需要。

在航空服務保障方面,民航各單位將持續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和“真情服務”工作要求,以提升人民羣衆對民航服務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爲目標,做好春運期間旅客服務保障工作。一是充分考慮市場、天氣等主客觀因素,進一步優化航班計劃編排,切實減少因航班取消和延誤給旅客出行帶來的負面影響。二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儘可能提供無接觸式服務,降低旅客感染風險,讓旅客安心出行。三是做好機上和地面各環節的服務工作,加強對殘疾人、老年人、無成人陪伴兒童等特殊需求旅客的關愛服務,營造文明、溫馨、和諧的出行環境。四是通過採取增加線路、人員等措施,提升客服電話的接聽率,及時處理好旅客各類服務訴求。

春運期間港澳臺地區航線客運航班計劃12956班

在今天(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全力做好春運服務保障新聞發佈會上,中國民用航空局總飛行師萬向東介紹了春運期間港澳臺航班安排情況。

民航局一直支持航空公司在滿足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間航空運輸安排及備忘錄有關規定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有序開通內地通航點至香港、澳門航線。同時,積極與港澳臺民航主管部門溝通協調,保障港澳臺航線客貨運輸正常。

2022年,已頒發和換髮16個香港航線經營許可(涉及15家內地公司和1家香港公司)和3個澳門航線經營許可(涉及2家內地公司和1家澳門公司)。截至1月5日,已批覆春運期間港澳臺地區航線客運航班計劃12956班,涉及182條航線,47個內地(大陸)通航點,27家航空公司每週安排2275班客運航班。

春運期間,隨着港澳臺地區入境內地(大陸)防疫政策的進一步優化,地區航線旅客出行需求將進一步釋放,預計民航旅客運輸量有望出現明顯增長。民航局將積極引導航空公司在確保運行安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合理科學規劃地區航線航班計劃,滿足人民羣衆涉及地區航線的出行需要。

交通運輸部:加強統籌協調力度 保障醫療物資運輸暢通

今天(1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全力做好春運服務保障新聞發佈會,春運工作專班副組長、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表示,隨着各地疫情發展變化,涉疫藥品、口罩等醫療物資的運輸需求將大量增加,運輸保障將面臨較大考驗,將通過加強統籌部署和協調調度,全力以赴做好醫療物資運輸暢通有序。

今年的春運工作,根據中央領導的指示要求,對客運組織和交通物流保通保暢兩方面工作都做了充分準備,並且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和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兩個機制來統籌協調和調度指揮。就交通物流來說,目前全國交通“大動脈”和物流“微循環”總體暢通,重點物流樞紐運行平穩,主要物流運行指標穩中向好,各類重點物資運輸安全有序,完全有能力保障各類物資的運輸需求。

近期人民羣衆對涉疫藥品、抗原檢測試劑、口罩、疫苗等醫療物資運輸需求大幅增加,針對這種情況,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爲當前的重點工作,正在加強統籌部署和協調調度,全力以赴確保醫療物資運輸暢通有序。

一是抓好供需對接,保障需求及時響應。跟蹤疫情形勢變化,及時掌握全國重點醫療物資運輸需求,督促指導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動對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確定的286家重點醫療物資保供企業,靠前服務,一企一策,全面保證重點醫療物資的運輸需求。比如,交通運輸部指導順豐集團、中國郵政集團量身定做保障方案,日均保障運輸石家莊以嶺藥業連花清瘟16000票,實現了藥品運輸配送“零積壓”,也及時協調解決了安徽豐原藥業、山西汾河藥業的醫療物資運輸難題。

二是確保高效通行,保障物流順暢有序。醫療物資運輸比一般物資運輸的時效性要求更高。醫療物資運輸保障日調度制度對重點省份、重點物流企業加強調度,確保醫療物資及時運達。嚴格落實新冠病毒疫苗貨物運輸車輛高速公路免費優先通行政策,保障疫苗貨物安全高效運輸。

三是暢通末端循環,保障物資及時送達。針對部分城市一線快遞員短缺造成物流末端配送不暢問題即接即辦,立即開展調度部署,督促及時補充短缺快遞配送人員,推進營業網點應開盡開,優先配送醫藥、防控物資積壓快件,全力暢通醫療物資末端配送。

下一步,交通運輸部門將繼續聚焦醫療物資運輸需求,促進供需對接、保障高效通行、暢通末端配送,確保重點物資運輸穩定有序。一是全力對接醫療物資運輸需求,指導重點物流企業加強與醫療物資生產經營、流通企業供需對接,確保醫療物資運輸需求得到及時響應和充足保障。二是強化運輸組織和運力調度,指導大型骨幹物流運輸企業,研究制定春節假期期間醫療物資運輸保障方案,通過安排員工輪休、錯峯休假以及發放穩崗補貼、加班費等措施,鼓勵一線從業人員在春節假期期間繼續上崗開展物流運輸服務,確保春節假期醫療物資運輸不中斷。三是全力暢通末端配送服務網絡,充分發揮大型骨幹郵政快遞企業作用,指導企業健全完善春節假期期間應急運輸保障方案,強化區域人力調配,密切關注中小城市、農村地區從業人員力量配備情況,確保春運期間醫療物資運輸不斷鏈。

交通物流既關乎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大局,又連着百姓民生。在做好醫療重點物資運輸服務保障工作的同時,還將繼續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統籌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糧食等重點物資,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生活物資運輸保障,更好地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保障羣衆生活需要和溫暖過冬。

駕駛員朋友們若遇到不通不暢問題,或者有關保供企業出現物流運輸保障困難,歡迎撥打全國物流保通保暢服務電話及各地公佈的物流保通保暢服務電話,交通運輸部門將一事一協調做好服務保障。

鐵路部門推出便民利民措施 聯程車票可一併辦理退票免收手續費

今天(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全力做好春運服務保障有關情況。

據介紹,國鐵集團在站車服務方面推出便民利民的措施。一是提升旅客購票服務體驗,優化12306系統功能,擴大電子客票應用範圍,在到站補票和列車補票業務環節全面實施電子化。

二是學生優惠票不再規定乘車時間限制,每學年任意時間可購買4次單程的學生優惠票,方便學生在任何時候使用。

三是因鐵路責任或不可抗力造成旅客退票,聯程車票可一併辦理退票,而且免收退票手續費。旅客在辦理補票、變更等業務時,不再收取手續費;同時擴大非高峯方向票價折扣優惠列車範圍。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就春節返鄉發出倡議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爲科學高效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推進農村地區疫情平穩壓峯過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5日發佈致廣大農民朋友的倡議書。

倡議書指出,新春佳節即將來臨,廣大外出務工農民和大中專學生陸續返鄉,農村地區人員流動加大,新冠疫情傳播風險也隨之加大,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到了最喫勁的時候。爲科學高效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推進農村地區疫情平穩壓峯過峯,最大限度保護大家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正確認識疫情。隨時關注自己健康狀況,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向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就醫諮詢。及時瞭解當地疫情防控相關規定,保持良好心態,不恐慌、不焦慮、不信謠、不傳謠、不盲目用藥。

二、注意返鄉防護。返鄉途中要做好個人防護,返鄉後要主動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儘量少聚集、少聚餐,看望老人時戴好口罩,保持適當距離。倡導感染期間暫緩返鄉。

三、保持衛生習慣。在走親訪友和外出參加活動時,戴好口罩。勤洗手、常消毒。規律生活、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喫蔬菜水果。家裏經常通風換氣,定期做好清潔衛生,及時清理生產生活垃圾。

四、減少聚集活動。紅白喜事儘量簡辦,避免大操大辦。倡導通過電話、微信問候等形式拜年。去廟會、燈會、集市、棋牌室等人羣密集場所,要服從當地疫情防控安排,疫情嚴重時減少聚集性活動,避免疫情過快傳播。

五、主動接種疫苗。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有效減少重症風險,請自覺服從所在鄉村安排,主動接種疫苗。

六、關心身邊鄰居。積極參與鄉村疫情防控,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主動關心關愛、探視探訪鄰里,爲有需要的鄉親提供代買生活用品、緊急送醫等力所能及的幫助,將富餘的治療藥品、口罩、消毒用品等分享給急需的鄉親。

靈魂砍價又來?醫保談判開啓,多種救命藥首次“開談”

1月5日,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已在北京開啓,談判現場與2020國家醫保談判會場一致,位於西城區全國人大會議中心。 

大家最關注的焦點還是定價問題,如首次進入醫保藥品如何定價?在今年新增的續約規則情況下,如何計算藥物續約價格?企業報價是否超過“信封價”,直接影響是否進入醫保目錄。當年的“靈魂砍價”名場面是否會在今年重現?

第一天上午,共有10家藥企參與談判,包括科倫藥業,大冢製藥等。

記者發現,在門口等候的人除了來自媒體、券商外,還有不少後續談判藥企的工作人員也在“蹲守”,以期提前做好“功課”後續可以從容面對談判。

據瞭解,在今年通過形式審查的343種藥品中,包括目錄內續約品種西藥111個、中成藥34個;目錄外新增品種西藥183個、中成藥15個,通過率70%,高出去年57%的通過率。其中首款國產雙抗、治療年費上百萬的國產CAR-T、罕見病Castleman病“救命藥”等多款重磅新藥首次“開談”,輝瑞Paxlovid也將參與醫保談判。

作爲首個國產雙抗、全球第一個獲批上市的基於PD-1的雙特異性抗體,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單抗備受關注。據國家藥監局消息,卡度尼利單抗於2022年6月29日在我國獲批上市,用於既往接受過含鉑化療治療失敗的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患者。

目前該藥的價格爲13220元/125毫克/瓶,除積極籌備此次醫保談判之外,據康方生物此前透露,公司“正在積極參與國家和地方各類的醫療保障體系,並採取患者救助方案,年治療費用不高於19.8萬元人民幣”。

除卡度尼利單抗外,據記者不完全統計,PD-1/PD-L1類藥物方面還有6個國產藥物參與本次談判,分別是已在醫保中的恆瑞醫藥、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4家的PD-1單抗新增適應症談判,而復宏漢霖PD-1單抗、康寧傑瑞/思路迪/先聲藥業PD-L1單抗等三款產品均爲首次參與醫保談判。

“天價抗癌藥”CAR-T瑞基奧侖賽注射液也首次出現在了本次國家醫保談判“初審名單”中。瑞基奧侖賽注射液於2021年9月3日獲批上市,是中國第2款CAR-T產品,定價爲129萬/支,用於治療經過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後成人患者的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癌與治療經過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的成人難治性或24個月內復發的濾泡性淋巴瘤。

新冠疫苗和藥物研發向來是民衆關注的重點。尤其是近日輝瑞Paxlovid“一藥難求”,甚至被炒上數萬元天價。

國內目前已有3款新冠抗病毒化藥批准上市。其中默沙東的莫諾拉韋(利卓瑞,Molnupiravir)近日剛剛獲批,輝瑞Paxlovid和真實生物阿茲夫定此前就已經作爲第九版新冠診療方案藥品而被臨時性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由於另外兩款獲批稍遲,通過醫保初審、將在今年爭取正式醫保目錄的新冠適應症准入的只有輝瑞的Paxlovid。

輝瑞此前曾在提交給醫保局的資料中表示,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給出了Paxlovid的全球最低價。而近日,該藥又在各省下調掛網價,由2300元/盒調整至1890元/盒。後續國家醫保談判還將降價多少?記者還將持續關注。

多家券商研報均認爲,此次醫保目錄准入談判總體上創新藥價格調整幅度應該會比較溫和,在“保基本”基礎上對“促創新”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在此基礎上,創新價值大、臨牀效果優、具有成本優勢的大型藥企有望在激烈的談判中取得優勢,充分分享醫保基金紅利。

自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已經連續四年進行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累計納入507個藥品,現行版醫保目錄藥品總數增至2860種。

致病力如何?會否二次感染?如何預防?……張伯禮院士解讀XBB毒株熱點問題

新華社天津1月5日電  近期,奧密克戎新變種XBB毒株引發各方關注。中國疾控中心4日發佈信息稱,我國短期內XBB系列變異株引發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低。那麼,這一新毒株的特點是什麼?致病力如何?會否引起二次感染?是否主要攻擊腸道?該如何預防?引發二次感染怎麼辦?針對社會關切的熱點問題,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

關注點一:新毒株特點是什麼?

張伯禮:目前,國內有境外輸入XBB.1.5毒株的報道,但僅在極少數入境隔離人員中檢出,尚未在社會面上造成本土傳播。

從國外研究數據看,相較於BQ.1毒株和先前的BA.5毒株,XBB.1.5毒株的傳播速度更快。紐約的一項研究顯示,從發現毒株到達到30%的毒株感染比例,BQ.1毒株用了26天,而XBB.1.5毒株僅用了17天。

XBB.1.5與同族的毒株不同,它有一個額外的關鍵突變F486P,使其具有更高的人ACE2受體結合親和力,免疫逃逸能力更高。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RNA病毒,由於病毒的遺傳物質爲單鏈RNA,結構不穩定,變異頻率較高,在今後還可能會變異。

關注點二:新毒株致病力如何?

張伯禮:根據現有的研究數據,XBB毒株的致病力與其他亞系相當。新加坡去年10月至11月的XBB疫情高峯,並沒有帶來明顯的死亡人數高峯。根據新加坡政府2022年10月14日發佈的信息,沒有證據表明XBB比以前的變異株更具有致病力。甚至與BA.5毒株相比,XBB的住院風險降低了30%。

2022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表聲明,認爲截至當前,沒有數據支持XBB導致疾病的嚴重程度與BA.5存在顯著差異。當前沒有證據表明XBB毒株的致病力較其他毒株增強,也沒有證據顯示XBB毒株對胃腸道和心血管系統具有特殊的致病力。感染XBB亞型毒株的症狀仍以呼吸道症狀爲主,主要包括髮熱、鼻塞、咽痛、頭痛、疲勞等,與BA.5毒株的症狀類似。

關注點三:新毒株會否引起二次感染?

張伯禮: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主要與人體免疫水平、病毒株變異,以及後期個人防護有關。目前XBB毒株和我國流行的BA.5有所差異,隨着感染BA.5後一段時間,人體免疫水平下降,遇到免疫逃逸能力強的新毒株,再感染的風險會一定程度增加。

不過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在新冠病毒感染後,人體免疫系統已在發揮作用。當前臨牀觀察,感染後3到6個月內發生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羣在短時間內再次感染風險比較小,而且感染後的症狀通常比第一次輕微,但也有個別報告症狀會加重。

關注點四:新毒株是否主要攻擊腸道?

張伯禮:部分感染了新冠的患者確實會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從國外的報道來看,XBB毒株也同樣可能造成腹瀉,但從目前收集到的資料來看,並沒有出現更常見或更嚴重的跡象。XBB毒株還是以侵犯呼吸道爲主,因而“XBB主要攻擊腸道”的說法並不準確。

感染新冠後出現腹瀉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於病毒感染腸道,引起了病毒性腸炎;也有可能是病毒產生的毒素誘發了胃腸功能紊亂;還有可能是藥物引起的腹瀉。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腹瀉通常比較輕微,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短期內就能自行緩解。如果腹瀉嚴重,則應補充丟失的液體和電解質,通常口服補液就可以達到治療效果,而不是盲目服用止瀉藥、抗菌藥。

關注點五:新毒株該如何預防?

張伯禮:對抗新冠病毒的“主力”是自身免疫力,因此,囤藥不如囤“好身體”。調整好身體狀態,注意休息,適量多飲水,多喫新鮮水果蔬菜,保證營養的攝入,保持良好的情緒,提高機體免疫力。

對於新冠康復者,疫情期間預防二次感染最好的辦法,仍是落實好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勤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特別是對老年人和兒童“陽轉陰”患者,應當保暖、儘量少聚集、保證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營養飲食,增強免疫力,降低再次感染風險。

感染新冠病毒後,康復者出現的一些持續性症狀還需要積極干預,近三年來的診療經驗表明,用中藥、鍼灸、推拿以及傳統功法等,能夠促進患者愈後,改善乏力、氣短等症狀。採取積極的干預措施,促進治癒者的身心恢復到較好的狀態也有助於預防二次感染。

關注點六:新毒株引發二次感染怎麼辦?

張伯禮:如果出現再次感染,一定要首先分清“復陽”與二次感染。“復陽”發生在轉陰後2至3周內,患者一般無明顯臨牀症狀,主要是體內殘留病毒片段在排出過程中被檢測出的陽性,一般沒有傳染性;而二次感染一般發生在首次感染後數月至一年內,相當於一次新的感染,一般有臨牀症狀出現,並且病毒核酸載量較高,具有傳染性。

“復陽”患者無須再治療,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和營養即可。而二次感染的患者則需再次進行規範治療,並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做好自我隔離,注意對家人、同事的保護,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

“春節非必要不返鄉?”

縣委書記回應了!

1月5日下午,湖南邵陽縣委宣傳部微信公衆號“邵陽縣發佈”發佈了一篇名爲《溫馨提示》的推文。文內提到“春節將至,倡導大家在疫情高流行期非必要不返鄉,避免跨地區探親、旅遊,儘量減少出行。”

此推文一經發出,迅速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爲:“春節回家還算不必要,都2023年了。”也有網友認爲“人家也是好心建議,也不是強制執行。”“爲了老人,我認爲這是很正確的。”

對此,邵陽縣縣委書記袁勝良對記者表示,該文件爲內部掌握,不公開發布,新媒體中心工作人員未經過縣委領導同意擅自發布,相關人員已被批評,該文章現已刪除。

對於這一推文所引發的爭議,邵陽縣縣委書記袁勝良稱並不是不歡迎在外人員回鄉過年,而是擔心變種病毒給本地人員帶來複陽的衝擊,“回鄉人員有把變種病毒帶回的風險,若復陽的話就會有點衝擊,(這個提示)是讓各地區注意一下,不是不歡迎你回家過年,這個意思就錯了。”

對於回鄉問題,袁勝良稱邵陽縣在外人員現在可以回鄉,沒有任何阻礙。“可以回來,我們歡迎他們回鄉,現在也有不少人回來了。”

春節返鄉途中和返鄉後

應當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1、返鄉前

(1)如有返鄉計劃人員,提前掌握目的地相關防控政策,準備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劑等防護物資。

(2)建議符合接種條件人羣,儘快完成全程接種和加強免疫,爲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3)優先使用網上購票、掃碼支付等非直接接觸方式買票。

2、返鄉出行途中要做好防護

(1)有條件的儘量錯峯出行。倡導錯峯出行,減少人員聚集。距離較近的,鼓勵自駕。乘坐出租車、網約車時,乘客最好選擇後排落座。

(2)避免在公共區域長時間停留。可提前使用相關App查詢功能獲知檢票時間和檢票口。規劃好行程時間,儘量減少在候車室等人流量密集的區域長時間停留。

(3)戴好口罩。進入火車站、機場及乘車、乘機時規範佩戴口罩。除實名制驗票需短暫摘下口罩外,其餘時間請一定全程規範佩戴口罩。

(4)注意安全間距。在火車站、機場候車候機時要注意與他人保持距離。儘量減少與陌生人交流。候車就座時建議至少間隔1個座位。減少在人員密集處停留和走動。

(5)注意個人衛生。在公共場所咳嗽或打噴嚏時不能摘下口罩,同時要用紙巾或手肘遮擋口鼻。注意手部清潔和消毒。如身體不適,要及時聯繫工作人員。

(6)錯開就餐。乘車乘機時,提倡和鄰座錯開就餐。餐前用消毒液或溼巾對手部擦拭消毒,餐後及時佩戴好口罩,也可打包帶走餐食。

3、返鄉後

(1)返鄉後要保證充足睡眠、健康飲食、心情放鬆,提高免疫力,並提前確認返鄉所在地門診以備不時之需。

(2)每天開窗通風,做好居家環境清潔衛生。

(3)走親訪友要注意規範佩戴口罩、勤洗手;儘量少聚集、少聚餐;注意咳嗽禮儀。

老人、孩子、有慢性病和孕產婦等重點人羣,應儘量不安排遠行,減少外出,儘量不參加多人聚會,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遠離有發熱和咳嗽症狀的人員。

(4)瞭解急診、門診的聯繫方式和交通路線,做好預案。

江蘇省南京市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徐炳國此前接受採訪時介紹,“返鄉之後這一點尤爲重要,家中有老年人,尤其合併有基礎病的老年人,儘量避免長時間接觸。一定要弄清楚所在地的急診、發熱門診的聯繫方式和交通路線,以備不時之需。有條件情況下最好做一個預案。”

4、返鄉後出現症狀

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居家,不外出,儘可能減少與家人接觸,不接待親友探訪,不走親訪友。

出現多日持續高熱、呼吸困難等情況的,及時求助村民委員會和村衛生室,獲得指導和協助,向上級醫院轉診。

(來源:綜合本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紅星新聞、中國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