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陶短房(專欄作家)

已經連續十一輪投票了,美國國會衆議院議長選舉仍無結果,總統拜登所說的“尷尬”也將繼續下去。

當地時間1月5日,在美國國會衆議院議長選舉第十一輪投票中,衆議院共和黨領袖、議長候選人凱文·麥卡錫,仍只獲得200票支持,也繼續低於民主黨候選人哈基姆·傑弗里斯的212票,議長選舉再次陷入僵局。爲此,衆議院決定暫時休會。

本屆美國國會衆議院是第118屆,共有435個席位,當選議長需得到簡單多數支持,即獲得至少218張贊成票。由於共和黨衆議員維多利亞·斯巴茨投了棄權票,候選人只需得到217票即可當選衆議長。但經過十一輪投票,卻仍無候選人成功獲得簡單多數贊成。

對此,美國拜登總統表示,他密切關注衆議院議長的競選。此前,六次投票無果之時,拜登就稱情況“令人尷尬”,表示美國不應出現此類困境。

而上一次衆議院議長選舉需要進行多輪投票還是發生在1923年,到現在正好已經整整100年時間。如今,第十一輪投票也已經結束,但這份百年“尷尬”將持續到何時,目前尚不得而知。

━━━━━

衆議院議長難產再現百年“尷尬”

在2022年11月8日的美國中期選舉中,共和黨取代民主黨成爲衆議院多數黨;11月15日,曾於2015年最後關頭退出衆議院議長選舉的上屆國會少數黨領袖麥卡錫,以188票對31票的懸殊比數,再度成爲代表共和黨的衆議院議長候選人。

2023年1月1日,新一屆美國聯邦議會正式開始;1月3日,第118屆衆議院第一次會議開幕,遴選議長成爲首個開會日的最重要議程,卻意外卡殼了。

本屆國會,民主黨僅佔212個席位,共和黨則佔據了223個席位的多數地位。這意味着,除非共和黨內有人倒戈投票給民主黨候選人,否則民主黨人不可能獲勝,而共和黨候選人只要確保其黨內反對票不足5張即可。

但是,十一輪投票下來,麥卡錫雖仍是得票最多的共和黨候選人,卻也遲遲拿不到足夠的票數,甚至一直不如民主黨候選人得票多,也因此讓美國國會衆議院議長選舉再現了百年“尷尬”。

實際上,在實行比例代表制、議會內政黨林立的國家,單一政黨甚至政黨聯盟很難拿到過半席位,衆議院議長“難產”是家常便飯。

建國之初的美國,也曾頻繁遭遇這類現象,而當美國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兩黨制”後,這種現象就變得十分罕見。上一次出現類似情況,還是在整整100年前——1923年的衆議院議長選舉,在九輪投票後纔有了結果。

━━━━━

極右翼借“永不凱文”發泄不滿

對於此次衆議院議長選舉“意外”,許多美國國會政治分析家指出,和美國共和黨內親前總統特朗普的極端保守派、非建制派對共和黨的不滿宣泄有關。

在此次所有投票“搗亂”的共和黨議員中,自始至終明確不承認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者有12人,更有17人是在去年底中期選舉中特朗普力捧的候選人。還有19人均來自2015年成立的共和黨內極右翼議會團體——自由核心小組。而這是一個幾乎可以和特朗普主導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畫等號的組織。

“MAGA”們之所以如此任性,是試圖借所謂“永不凱文”(Never Kevin,針對凱文·麥卡錫的口號)發泄對共和黨建制派的不滿。

大體遵循“迎合特朗普”路線的共和黨,在不久前的中期選舉中失利。事後覆盤,許多共和黨人、尤其建制派或中立派共和黨人,將此歸咎於特朗普及其追隨者過“右”、偏激,嚇跑了溫和派選民。

此次衆議院議長候選人麥卡錫,雖是建制派人物,卻自2015年以來也一直小心翼翼地迎合特朗普。但2021年國會騷亂事件後,身爲衆議院少數黨領袖的他曾譴責這一行爲“不當”。

這原本是迫於“政治正確”原則的例行公事,甚至特朗普本人也對此選擇無視,並繼續以“我的凱文”暱稱稱呼麥卡錫。但在特朗普最極端追隨者眼中,麥卡錫此舉不啻“叛賣”,因此在此次議長選舉中刻意“添堵”。

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本人的態度。早在去年12月16日,特朗普就呼籲支持者投票給麥卡錫,此次三輪投票“難產”後,他更明言選不出議長是“一場悲劇”——在中期選舉失利後,特朗普希望儘早淡化黨內主流派對自己的不滿,力爭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獲得黨內提名。

在“MAGA”們不顧一切地連續阻擊了六輪後,共和黨議會黨團領袖斯卡利斯不顧民主黨人鬨堂大笑,一再哀求“別忘了我們來這裏是爲了完成任務”,卻在十一輪投票之後也未能完成這個原本不難的任務。

▲當地時間2023年1月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新當選衆議員的宣誓大廳空空如也。由於衆議院議長人選未定,宣誓儀式被一再推遲。圖/新華社

━━━━━

打破“尷尬”僵局只有兩種辦法

實際上,“永不凱文”派核心成員僅有5人。但在衆議院當前格局下,這已足夠阻撓麥卡錫或任何取代麥卡錫、但不合乎這些保守派心意的“替補”當選。

1月5日,來自參衆兩院、總人數在30以上的共和黨保守派集體上書,要求共和黨必須“傾聽我們的呼聲”。但是,這些“呼聲”卻含糊不清,較爲清晰和集中的,是降低彈劾衆議院議長門檻、降低債務上限——正如一些共和黨人所指出的,這些要求無一不對共和黨發揮其在衆議院的優勢幫倒忙。

在此亂局之下,一些共和黨人已經對“搗亂者”明顯不耐煩,公開指責區區20名左右的保守派共和黨人,卻利用規則漏洞劫持多達200名以上共和黨衆議員、劫持整個共和黨的議程和政策導向。而這隻能讓民主黨看笑話,並讓選民質疑共和黨是否還具備作爲一個國會多數黨的行動能力。

而麥卡錫和共和黨建制派也各有苦衷。中期選舉結果不理想,已公認是被特朗普的“右”所拖累,爲此曾對特朗普俯首帖耳的麥卡錫,已被建制派落下了不少埋怨。如果此次再對這些“比特朗普更特朗普”的“MAGA”讓步,恐將激起更大反彈,兩年後的大選只怕是重蹈覆轍。

“MAGA”們敗事有餘,成事卻也不足。他們真正屬意的衆議院議長人選,是“永不凱文”派領袖,亞利桑那籍共和黨議員比格斯。但是,比格斯“右”到連特朗普都公開表示“不能支持”。

打破目前這種百年“尷尬”僵局的辦法,無非兩種——要麼,共和黨內達成討價還價後的妥協;要麼,共和黨人拉下面子嘗試與民主黨人做個交易,犧牲一些實利,先選出個共和黨籍衆議院議長再說。但無論哪條路,對共和黨、對特朗普,都是足夠苦澀的結果,而美國的政治極化和黨爭亂象也仍將持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