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是長沙市第一醫院急診內科醫師陽瑤坐診的日子。當天,她接診了近百位病人、看了約60張肺部CT片子。其中,12位病人被送進了搶救室。

“您這個情況我們不建議在門診治療了。”陽瑤鬆開夾在老人食指上的血氧飽和儀。儀器顯示,老人的血氧飽和度只有88%,低於正常的95%。6天前,這位70歲的老人因持續半個月的氣促、咳嗽前來就診,他之前還患有哮喘。當時醫生爲其測量血氧飽和度數值尚在正常範圍,肺部CT顯示有大量病竈,但也並不是情況危急的“大白肺”。在急診開藥後,家屬帶老人返回社區醫院輸液6天。

陽瑤介紹,一般來說,持續輸液3天患者就能感到自身情況明顯好轉。但老人輸液6天后,身體狀況依然沒有恢復。用聽診器聽了老人雙肺後,陽瑤發現幾乎無法聽到下肺呼吸。她決定將老人送去搶救室。檢查發現,老人的多個器官功能確實出現了問題,需要在搶救室進行治療。

陽瑤告訴記者,前來就診的大部分是輕型和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輕型患者可對症治療,即有針對性地用藥。如果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狀,加上胸部CT有病毒性肺炎表現,基本可以判斷爲普通型。

而重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一般來說會在普通型症狀的基礎上疊加呼吸窘迫,即呼吸頻率大於等於30次/分鐘。有條件的患者可以使用指夾式血氧飽和儀測試,當數值低於93%時,也考慮爲重症,建議送醫救治。待醫生進行專業的判斷後,再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在醫生的專業視角中,還有兩個指標可以用來判斷患者是否爲重症。動脈血氧分壓/吸氧濃度≤300mmHg。這是呼吸治療中的一個指標,目標是使器官組織可以得到足夠的氧氣,以便進行氧和作用獲得能量,如果該數值低於300mmHg,意味着器官組織沒有得到足夠的氧氣。臨牀症狀進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學顯示24小時至48小時內病竈明顯進展>50%者。通俗地來說,就是胸部CT片子顯示白色陰影快速擴大。

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指的是,出現以下任何一條: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出現休克;合併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需立即進行搶救,重型患者也需立即就醫。

(原標題《8小時接診近百人 急診內科醫師坐診的一天:看了約60張肺部CT片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