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城市化率的提升,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逐漸進入存量房時代,這也是一些大城市的共性。此前,成都同樣出現過二手房月度成交量連續超過新房的情況,不過2022年之前,成都二手房年累計交易量從未超越過新房。

2022年,可謂是成都房地產市場的一個重要轉折。不僅交出了亮眼的成績,新房成交142982套,位居全國成交量排行榜第一;二手房成交151376套,位居全國成交量排行榜第二。並且存量住宅交易量在歷史上首次超過新房住宅交易量,正式步入存量房時代。

據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二手住宅成交共計48667套,2022年成交量達到151376套,是前一年的3.1倍,創下有史以來的峯值。

貝殼研究院在《倔強之城——2022年成都房地產市場年度簡析》中提到,2022年成都的存量住宅交易量在歷史上首次超過新房住宅交易量,這是一個里程碑的事件。一圈層的交易量佔比不降反增,這個趨勢不同於往年,佔據全城交易量約4成比重。二圈層交易量佔比仍穩定佔據全城主力位,變化不大。

貝殼研究院認爲形成一二手房交易格局背後的原因可能在於:一是去年以來的開發商出清風險使得消費者對避險情緒急劇上升,導致新房供需兩端均出現下滑。二手房交易無交付風險,影響更多來自於需求端,市場韌性明顯強於新房市場。二是新房與二手房交易在套均面積和總價上的差距逐年遞增,互補性不斷增強,但背後卻是置業需求的分化。如果二手交易鏈條阻力增強,以小換大,以舊換新的換房需求受到的影響也會加深。

“關注度高的新房搖號競爭激烈,對於我們這種購置二套房的家庭來說,想要買到網紅盤幾乎不可能。而且現在市場上新房基本爲期房,會擔心交付或者精裝房品質問題,所以我們都只關注二手房”,王女士於2022年購置了位於高新區的中洲錦城湖岸的二手房,“看房期間剛好中洲錦城湖岸二期取證,價格也有明顯優勢,但只推了20多套,最終還是咬牙上車了二手房。”

2022年成都房地產二手住宅消費趨勢出現了更爲明顯的變化。貝殼研究院觀察到:主力成交區域高單價成交佔比不增反降,但成交戶型在套三以上的成交佔比卻增長明顯。

貝殼研究院傾向於認爲,居民的住房消費在內外環境的變化過程中,購房偏好從追求資產回報逐步轉變爲追求性價比,更加註重決策質量。

一位在大源某中介門店的工作人員透露,2022年上半年市場購房需求較少,轉折點在5.31新政,每天帶看量成倍增加,更多購房者更熱衷於優質區域或擁有優質學區的次新二手房。此外,隨着二手房掛牌量顯著增加,成交單價卻有所下降,不少房東爲了能夠儘快出售,會主動選擇調降房價,有的甚至會一次調降數十萬。

成都2022年出臺的5.31樓市新政,對於購房者資格有了新的認定,這讓更多人手握資格,擁有了購房入場券,給二手房市場點燃了一把火。這條新政一出,幾天時間,成都掛牌量最高漲到18萬套,新政後2個月,成交量也達到高峯。

數據顯示,1-5月,成都一二手市場交易量同比下滑幅度均超過40%,6-12月二手同比由負轉正實現增長,新房同比下滑幅度明顯收窄。

除了5.31新政,成都在2022年先後還多次優化限購政策。11月17日,除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之外,中心城區和近郊區縣市市場統一爲一個區域,不再相互區域限購;遠郊區縣市非戶籍、無社保居民家庭也可以購房。12月30日,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入戶的,可以作爲單獨家庭在戶籍對應的限購區域購買一套住房。

隨着政策不斷放鬆,將釋放出更多的購房需求。目前,成都一二圈層總價在200萬以下的房源幾乎都爲二手房,不難看出未來性價比相對更高的二手房或將受到更高的關注。

放眼全國各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數據上也能看出同樣的趨勢。上半年新房和二手房均處在下行期,除了跌幅的差異,兩者都是弱勢整理行情。走勢分化發生在下半年剛開場,7月份起,全國各地“保交樓”成爲各級政府穩定樓市的核心要務,此外還出現了斷供停貸現象,將很多有購房需求又擔心市場風險的客戶推給了二手房市場,因此二手房成交正在“逆勢而上”。

從新房轉向存量房,也是世界各國房地產發展的必由之路。資料顯示,當一個國家的住房自有率超過65%、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戶均住房套數大於1,由增量開發主導的新房市場趨於穩定和成熟,房屋市場的存量房交易量將超過新房交易量。

據Wind數據測算未來十年我國商品住宅年銷售面積將維持在12億㎡左右。新房市場銷售或將呈長期衰減趨勢,而隨着近年入市的商品房陸續交付,存量房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激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