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人大代表、伽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經理陳娟玲提交了一份《關於加強保護企業知識產權推動美麗健康產業發展的建議》。

該建議指出,近年來,我國化妝品企業規模和新增數量逐年增加,產業集羣聚集效應明顯。2020年,國內化妝品市場規模達到3400億元,2021年1-11月市場規模達3678億元。與此同時,因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化妝品產業中存在不法分子生產、銷售假冒僞劣化妝品等亂象。

陳娟玲表示,不少僞劣的化妝品搖身一變頻頻侵權,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嚴重影響堅持原創、致力研發的行業風氣,危害並制約了化妝品產業的正常健康發展。

其所在的伽藍集團自創立以來重視品牌的培育和發展,但全國範圍內的大量假冒僞劣商品也對品牌發展構成了較大沖擊。近三年,伽藍集團共計完成打假203起,案值近400萬。

陳娟玲認爲,光靠企業有限的力量難以真正剷除假貨,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幫扶企業在打假維權上取得突破。爲此,她建議政府要加大切斷假貨源頭的力度,完善跨區域執法保護協作機制,強化與假貨製造嚴重地區警方的聯合執法行動。

她建議政府部門積極指導企業開展前期調查取證和案件分析,幫助企業聯繫當地執法力量,促成案件順利偵辦;加強開展對企業的以案釋法,使企業及時掌握打假維權方面的最新法律法規、政策精神和執法尺度;如條件允許,針對化妝品組織全市範圍的專項打假行動。

陳娟玲提出,要加大對製假、售假行爲的處罰力度,最大可能保護受害企業的合法權益,尤其是對於企業的民事追償行爲,要在財產線索提供、財產保全和實際執行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在品牌建設保護的相關項目申報和扶持資金申領中,適當加大打假維權的評分權重,以有效促進提升企業的品牌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

陳娟玲指出,部分不法商家罔顧監管新規要求,使用準用原料目錄以外的成分,甚至是禁用成分,短期內雖會給消費者帶來比較明顯的功效,但長期使用對人體健康傷害極大。爲此,她建議政府要加大非法添加違法違規化妝品成分的嚴懲力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