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來,日本在軍事上積極“鬆綁”,野心不斷外露。在與美英澳舉行聯合演習後,當地時間1月16日,又將與印度正式啓動空中聯合軍演“Veer Guardian 2023”。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印度空軍戰鬥機首次部署到日本。雙方將進行實戰化對抗性訓練,以求進一步深化軍事合作。

對於這一演習的目的,官方解釋是“將爲兩國空軍之間更大程度的合作與可操作性鋪平道路”。但與日本一樣,印度也在加強其軍事力量,以應對其所謂的“不斷增加的安全威脅”。

在美國加緊推行“印太戰略”的背景下,日印首次聯合舉行戰鬥機演習,背後打着什麼算盤?

日印防務合作不斷

欲形成“軍事同盟”?

根據外媒報道,印度空軍編隊早在10日,就已抵達日本東京附近百里空軍基地準備參演,其中包括:

  • 4架蘇-30MKI戰機

  • 2架C-17運輸機

  • 1架伊爾-78加油機

  • 一支約150人的特遣隊

而日本航空自衛隊則派出:

  • 4架F-2多用途攻擊機

  • 4架F-15戰鬥機

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授張力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此次演習是日印系列軍事戰略計劃中的一環,體現了雙方近年來在防務領域合作的不斷加深。但這次聯合演習戰機數量和人員規模較小,軍事意義有限,更多的是種象徵意義。

近段時間,日本與印度在防務合作上持續走近。2022年9月,日印舉行第二次“2+2”外長防長會談,雙方同意繼續加強雙邊防務合作。隨後,日本海上自衛隊與印度海軍進行了聯合演練。這一次,兩國又首次舉行戰鬥機聯合演習。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李莉認爲,日本不斷突破“專守防衛”與“和平憲法”政策的限制,未來會尋求更多像印度這種地區大國之間的安全合作,是想拓展美日安保合作之外更多的可能性。

而印度的心思則更爲複雜,此前印度主要想通過“東向行動政策”融入到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之中,但隨着亞太安全格局的變化,印度主要想提升自身國際影響力,與美日建立更緊密的防務關係,加強先進武器裝備技術交流,獲取更多的軍事、經濟支持。

不過,李莉指出,日印雖然相互需要,但更多的是戰略合作,不至於形成“軍事同盟”。“印度不會輕易突破自身的不結盟政策,去承擔同盟的義務。無論日本還是印度,雙方其實都沒有做好準備去承擔他國安全上的防衛責任。”

張力也表示,印度目前的重點主要還是在印度洋,而日本主要維護太平洋美日同盟關係,日印雖然在安全層面有合作,但在認知和內政外交方面的政策差異較大。“雙方戰略目標不同,合作其實很難走深。”

“印太戰略”不斷收緊

專家:中方應警惕

事實上,早在2019年11月,日印雙方就在印度新德里就聯合空戰訓練計劃達成一致,但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不斷被推遲,且一推就推到了3年後,這可急壞了等待與印度空軍蘇-30MKI戰鬥機進行聯合演習的日本。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從軍事角度看,印度的蘇-30MKI戰機將爲日本航空自衛隊提供與俄製飛機進行空戰訓練的寶貴機會。

印度媒體的資料顯示,印度空軍的蘇-30MKI多用途戰鬥機最高速度達1.9馬赫、最大航程3000公里,有效載荷能力爲8噸,可以發射多種空對空導彈以及空對地精確制導武器。此外,它還擁有以色列和法國提供的先進航電設備和電子戰系統。

另一方面,日本戰鬥機飛行員可以通過此次機會,收集有關蘇-30戰鬥機基本能力的情報,例如空中機動性、巡航範圍、油耗以及維修週轉時間等。

儘管軍事意義相對有限,但日印這次演習卻被外媒視爲“劍指中國”——該演習符合此前日印外長和防長“2+2”對話後發表的聲明:“出於對中國的共同擔憂,印度和日本站到了一起。”

國防和戰略事務專家 NC Bipindra 告訴日經新聞,因爲參與演習的兩個國家爲“四方安全對話”(Quad)夥伴,“這項演習變得越來越重要”,未來的版本可能會變得更加複雜。“中國將是這次演習的重點”,因爲日本和印度有着共同利益。

而這背後,少不了美國的慫恿。

上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赴美會見拜登。在美日關係成爲華盛頓焦點的同時,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員明確表示,印度是他們2023年的下一個目標。

張力認爲,美國的“印太戰略”不斷收緊,其中包括以美國爲主導,日印等重要多邊國家在經濟、軍事、供應鏈等領域的合作,尤其是軍事安全和空軍戰術合作的增加,中國應予以關切和警惕。

“但同時,我們也需注意到印太地區仍是一個相對鬆散的安全集合體,各國嫌隙較大,其中牽涉的利益具有多重性和複雜性,尤其是印度對印太的認知和利益構成與日美仍有差異。”張力說。

李莉認爲,針對日印不斷增強的防衛聯繫,中國一方面要加強自身的軍事能力建設,另一方面,日本與印度都是中國搬不走的鄰居,中方還是應該以和平對話與談判,來解決雙邊爭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