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北京市政協委員,國家兒童醫院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綜合病房主任、新生兒專業副主任醫師楊學芳(左),北京市政協委員,首都兒科研究所普通(新生兒)外科主任醫師、教授馬立霜(中),北京市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教授李海麗(右)做客新京報千龍網兩會訪談間。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生育”話題近年來一直是熱點。如何破解低生育難題,牽動着社會各界的關注。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信息顯示,2022年年末全國人口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與此同時,2022年,我國出生人口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爲6.77‰,人口自然增長率爲-0.60‰。

“優化生育”成爲迫在眉睫的問題。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優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和婦幼健康服務,加快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

該如何優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破題點在哪兒?1月16日晚,來自醫藥衛生、民建界別的三名“新老委員”走進新京報千龍網兩會訪談間,就相關話題進行對談。

拿出切實福利政策才能提高生育意願

“近年來出生率較低,已經能看出問題,就此,北京提出優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是非常準確且及時的。”北京市政協委員,首都兒科研究所普通(新生兒)外科主任醫師、教授馬立霜表示。

“作爲一名新生兒內科醫生,我能切身地感受到這些年來新生兒的數量在逐年減少。”北京市政協委員,國家兒童醫院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綜合病房主任、新生兒專業副主任醫師楊學芳說。

“20年前我出新生兒專業門診,一上午的門診量就有40多個新生兒,但現在可能一天才會看七八個新生兒,除了受分級診療影響之外,還因爲現在的新生兒越來越少了。”楊學芳說。

面對這一問題,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優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和婦幼健康服務,加快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

北京市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教授李海麗表示,北京“優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的提出非常及時。在她看來,由於我國已經進入快速老齡化的進程,如果新生兒出生數量持續低迷,那會造成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

“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大,養育孩子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有壓力的事。”李海麗指出,在優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先解決年輕人的“後顧之憂”。

與此同時,楊學芳指出,相關支持措施在具體細化過程中,政府各個部門需要做到聯動與配套,拿出切實的福利政策,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年輕人的生育意願。

就醫、入托、經濟壓力等問題困擾年輕人

新生兒出生率下降,關於“爲什麼這一代年輕人不願生了”的問題討論從未休止。

在馬立霜看來,父母對於“即將出生的孩子”就醫、求學、就業等諸多方面問題的考慮是一大制約因素。

“從母親懷孕到生育,到新生兒的照顧,貫穿始終的一個問題就是就醫,如果遇到問題,在哪兒能得到很好的治療?治療後效果如何?能否成長爲一個健康的孩子?醫保能夠覆蓋多少?諸如此類的問題困擾着不少家庭。”馬立霜說,“孩子長大之後,能否享受託育服務?幼兒園學費有多少?有沒有好學校的中小學學位?如何擇校?可以說,伴隨着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現在還有太多可能讓父母困擾的因素。”

“包括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年輕人工作壓力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再耗費時間和精力去養孩子,那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可能成爲很大的負擔。”馬立霜說。

李海麗表示,除了孩子就醫、入托、升學的問題,從年輕父母角度來看,其經濟方面的壓力是另外一大制約因素。“作爲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老實說,在現在的情況下,他們的收入讓他們很難做到在滿足自己好好生活的需求、肩負起贍養雙方父母責任的同時,再撫養一個孩子,這對他們來說壓力太大了。”

“很多年輕人在大城市都尚未有固定的住所,而且現在的年輕人非常上進,希望自己能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再加上馬委員提到的撫養孩子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可能就讓很多人打退堂鼓了。”李海麗說。

此外,楊學芳提出,社會觀念的轉變也影響着新生兒出生的數量。“傳統觀念下是應該‘先成家、再立業’的,如今面對多方面的社會壓力,年輕人很難再秉持這一觀點,而更多的是希望在社會上站穩腳,能夠在有能力、有相對厚實的物質基礎後,再去考慮養育孩子。同時,年輕人更渴望長久的感情,一旦結婚生子後婚姻出現問題,離婚後單親或重組家庭會對孩子造成的不利影響,也阻止了生孩子的願望。”

根據人口經濟學的觀點,經濟增長普遍會導致較低的生育率,人口城市化、夫妻的時間價值及閒暇配置等經濟因素都將影響到生育決策。

“所以說,我覺得要解決年輕人的‘後顧之憂’,讓他們能夠相對輕鬆地工作,有相對優質的生活條件,回家之後也不必對孩子的培養過於擔心,這樣我們才能去談倡導生育的話題。”李海麗說,“目前,從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看到了政府在努力解決年輕人的這些‘後顧之憂’,效果值得期待。”

“對症下藥”出臺政策纔是提高生育率的最佳辦法

人口“警報”拉響後,爲打破這一困境、減輕育兒壓力,全國各地也紛紛採取舉措,以生育獎勵、補貼政策等方式鼓勵生育。

近日,廣東深圳擬出臺生育補貼政策,按照差異化遞進式對市民發放育兒補貼,生育三孩的家庭最高可拿到累計1.9萬元的補貼。無獨有偶,山東濟南近日也印發相關文件,其中提出,濟南市戶籍、按照生育政策於202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在孩子3週歲前,每個孩子每月可享受600元育兒補貼。

那麼,這種非常直接的發補貼模式,是否能起到我們所期待的效果?

“對於剛步入社會的一部分年輕人來說,直接給錢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作用,即經濟補貼作用,但起到的效果可能非常有限。”李海麗說。

馬立霜對這一觀點表示認同,孩子養育的成本,經濟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此外還有時間、精力成本,這些因素很難用金錢衡量。

她表示,除了經濟方面的補貼,社會能否爲年輕父母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能否在其他方面爲年輕人分憂,去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尤爲重要。”

楊學芳表示,單純一次性補貼的“刺激”方式,較難調動社會的生育積極性,“從生到養到老,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必須要考慮,只有時機和條件成熟後,年輕人才會有生的慾望、生的勇氣。”

“對症下藥”出臺政策,纔是提高生育率的最佳辦法。政府需加大對醫療、教育、住房等多方面的投入力度,將目前的資源轉化爲讓更多家庭長期受益的社會資源,有針對性地化解育齡青年的擔憂,才能破解這一難題。

孩子養育的成本,經濟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此外還有時間、精力成本,這些因素很難用金錢衡量。

除了經濟方面的補貼,社會能否爲年輕父母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馬立霜

從生到養到老,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必須要考慮,只有時機和條件成熟後,年輕人才會有生的慾望、生的勇氣。——楊學芳

我覺得要解決年輕人的“後顧之憂”,讓他們能夠相對輕鬆地工作,有相對優質的生活條件,回家之後也不必對孩子的培養過於擔心,這樣我們才能去談倡導生育的話題。——李海麗

■ 對談

委員“老帶新”,該如何更好履職?

要增加社情民意調研

馬立霜:今年是我履職的第六個年頭。作爲政協委員,我最大的感受是,政協是個大家庭。我們雖來自不同領域專業,但大家聚集在這裏,就能取長補短、博採衆長。另外,我也覺得,進入政協後,如同進了一所大學。大家各自發揮出特長,通過與委員之間的溝通,你能看到也能學到平常沒接觸過的內容,見證自己的成長。

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式不一樣。在這裏,衆人拾柴火焰高。我們針對各自關注到的問題,提出建議,進行討論,爲的就是要解決老百姓的難處。今年我寫了5個提案,反映了我所觀察和調研的內容。解決問題有一個過程,但重要的是,政協委員要行使好這層身份賦予自己的權力,把社會面上的難點、痛點提出來,讓大家關注到。

楊學芳:我是一名“新委員”,委員的履職生涯剛開始。很榮幸也很開心加入政協這個大家庭,作爲兒科醫生,或者說作爲一名醫務人員,我們的目的就是全心全意救治病人,看到他們健康出院就是最大的收穫。

通過這幾天的參會,無論是聽市政協主席作工作報告還是醫藥衛生組的分組討論,我深深感到政協這個平臺的氛圍非常和諧,打開了我有侷限的思維模式。讓我聽到不同方面的聲音,關注到社會民生的方方面面,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作爲“新委員”,現在要從“要我履職”轉變爲“我要履職”,增加對社情民意的調研,廣泛地把我們老百姓的呼聲給反映出去。

李海麗:我以前的身份是一名人大代表,如今是一名政協委員。對於我來說,它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爲民發聲。要把基層老百姓的心聲傳達出去。

人大分代表團,政協有不同的界別。雖然我的身份有了變化,但總體而言,我還是能適應的。我也將繼續關注與老百姓切身相關的問題。很開心來政協履職,我要跟“老委員”們多學習。

馬立霜:歡迎新委員。

結合專長拓寬關注領域

李海麗:作爲“新委員”,我有個問題想請教馬委員。我們都是臨牀的醫務工作者,每天除了門診、手術、會診,還有做科研的任務,工作非常繁忙。作爲醫生,又作爲政協委員,您是怎麼協調兩者關係的?

馬立霜:作爲醫生,本身確實是比較辛苦和勞累的。你每天面對着不同的患者,要做很多場手術。這種工作模式,是由作爲醫務工作者的這層身份決定的,有時候會感覺“身體被掏空”。

到上“兩會”時,你會發現,你突然轉變了一種工作模式。你把自己日常工作或生活中觀察和調研到的社情民意,形成文字提案,帶着問題和建議上會,去尋求解決辦法,這又是另外一種全新的體驗。我把它當作一種調劑,就感覺是在給年末的自己充電。

李海麗:在我上會報到的頭一天,我給十幾個患者做了手術,“兩會”閉幕後,我也要從會場趕去醫院,因爲還有已預約手術的病人在等着我。這兩天我感觸很深,我看到“老委員”寫了一些特別好的提案,還提出了非常有用的建議。我覺得,雖然自己是個“新委員”,但我也要多努力,把提案建議寫好。跟“老委員”多請教、學習。

楊學芳:作爲“新委員”,我想問問馬委員:“新委員”在政協履職時,如何克服緊張?需要通過什麼途徑來改善?

馬立霜: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融進去,也不要緊張。能夠加入政協這個平臺,一定是看中了大家的專長。在政協這個平臺,大家互通有無,你根據自己關注的領域,結合調研過程,真實地反映問題,提出建議,爲更多的人提供服務。同時讓大家知道,除了看病救治,我們還能發揮更大的力量。

政協這個平臺包容性很大。雖然有時候大家的觀點不同,但交流探討也是參政議政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所以我認爲,結合專長,拓寬自己關注的領域,真實爲民發聲,就會克服“新委員”在履職期間的緊張情緒。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張建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