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辦公,你能hold住工作、管住自己嗎? | 睡前聊一會兒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衆朋友,你好。

想象這樣一種場景:一棟明亮的共享辦公空間裏,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聚集在這裏工作。他們有的是設計師,有的是寫代碼的程序員,有的是撰稿人、音樂人、插畫師、遊戲架構師……如今,隨着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沉悶的辦公室,或是走出家門,到他們喜歡的地方去完成工作,享受生活。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羣“遠程辦公者”。

目前看來,“遠程辦公者”的工作,大多是對固定空間依賴度低的創意性工種。程序員和網絡主播只需要一臺筆記本電腦連接無線網絡,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完成工作,無論是咖啡廳、共享辦公室、圖書館,甚至是露營車。而一些從事線下職業的,則大多具有某項手藝或技能,例如可以在當地做培訓帶學生、辦教育輔導,發揮“一技之長”。如今的“遠程辦公者”與早先的“自由職業者”有着本質的區別,“遠程辦公者”的特殊之處在於他們敢於走出家門,選擇一個城市或鄉村定居一段時間,通過電腦和網絡完成工作,將旅行、工作、生活、遊樂的界限打破,創造一種不同尋常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遠程辦公者”們夢想之所以成真,首先得益於互聯網經濟浪潮的蓬勃和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行業和平臺經濟興起,讓更多數字化崗位得以出現。“遠程辦公者”既是互聯網經濟的“弄潮兒”,也是創意經濟的“排頭兵”。從勞動力供給端看,互聯網經濟催生了大量多樣化、有特色的服務和消費,從而帶動一批新型的就業需求。而無線網絡技術的升級迭代,打破了這些新興就業崗位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靈活的就業模式成爲可能,“遠程辦公者”也得以實現地理位置和工作時間的雙重自由。

從“上班打卡”到“走出家門”,當下社會心理對求職和工作觀念的轉變,也促使“遠程辦公者”們開始追求新的工作模式。當大城市裏的上班族們清晨從小區裏魚貫而出,湧向通往寫字樓的地鐵和公交站時,“遠程辦公者”或許正愜意地伸個懶腰,繼續敲擊電腦鍵盤完成剩餘的工作。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年輕人,渴望更多“可支配時間”,期待能夠告別擁堵的通勤,看更遠更美的風景,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和自由度。從這個角度看,選擇在異地遠程辦公,包含着年輕人對工作和生活關係的反思,以及對更自由、靈活、多元的就業方式的探索。“遠程辦公者”既是全球化時代新興生活方式的縮影,也是現代社會流動性增強的寫照。

當然,選擇遠程辦公也不是頭腦發熱、心血來潮就馬上付諸實踐,每一個適合遠程辦公的職業或崗位,都需要擁有精湛的專業技能。與其說他們是通過便攜式的移動終端和互聯網賺錢,不如說他們是在依靠強大的頭腦風暴和創意勞動獲得收入。這些能力,需要某個專業領域長年累月的積累和日復一日的打磨。同時,減少了辦公室內的羈絆,擺脫了職場裏的關係鏈,“遠程辦公者”贏得自由的同時,也有可能被搖擺不定的生活模式和難以名狀的孤獨感所包圍。如何找到更強的自我驅動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建立與生活的深度關係和責任連接,也是“遠程辦公者”需要正視的現實。

還要看到,當下我國正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全國各地、城市鄉村地區交通條件大爲改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不斷升級,“互聯網+”戰略深入推進,創意經濟方興未艾,美好生活成爲民心所向,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機會有能力選擇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無論遠程辦公還是“兩點一線”,只要保持進取的態度、掌握勤奮的密碼、鍛鍊專業的能力,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人生的追求。

這正是:

自由自在工作,漫步天涯海角生活如歌如詩;

練好專業能力,不論遠近都能收穫人生價值。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康巖)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