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晚報

老年患者呼籲:申請流程再簡化些

信用就醫爭取叫好又叫座

“先診療、後付費”,免去掛號、就診、取藥等多個“非醫療”環節的繳費排隊,讓患者在就診期間安心看病。近年來,信用就醫這一新模式已來到百姓身邊。目前從全市範圍看,石景山、豐臺、海淀等區都在推進信用就醫,呈加速覆蓋之勢。不過,信用就醫如何既叫好又叫座兒,現階段仍需各方一起努力。

中關村醫院一位患者正在體驗新開通的信用醫療服務。鹿楊 攝

信用就醫

“先診療、後付費”的“信用+醫療”服務模式,患者憑信用,可享初始信用就醫額度,一次就診一次繳費,免除掛號、檢查、檢驗、取藥等重複排隊繳費,大大縮短患者就醫時間。信用就醫服務是爲守信患者提供的一項增值服務。北京市醫保狀態正常且無嚴重失信記錄(失信被執行人)的常住居民均可自願申請,簽署信用承諾書後即可成爲信用醫療用戶。

石景山醫院從2021年底開始推行信用醫療服務。楊天悅 攝

體驗

醫院就診只需繳費一次

“第一次使用信用醫療,整個就醫環節只需掛號的時候繳一次費,省時省力!”家住海淀黃莊的秦先生一手握着印有“信用就醫”字樣的掛號條,一手提着剛從信用就醫發藥窗口取出的藥正準備離開中關村醫院。過年期間,秦先生腸胃的老毛病又犯了,只是這一次來就診,從掛號、驗血、檢查臟器到取藥,原本需要的4次繳費被壓縮成了一次,節省了將近半小時。

在中關村醫院門診大廳,寫着“‘醫保+信用’就醫結算新模式”的橫幅懸掛在大廳正中間,自助機旁也立起了好幾張信用就醫的海報,不少使用自助機掛號繳費的市民,都會留心看上一眼。

秦先生說,他先是關注了醫院的公衆號,然後點擊首頁的“信用就醫”按鈕,跟隨指示操作後,申請頁面便會出現“審批中”的字樣。“審批速度特別快,也就幾秒鐘!”秦先生說:“您看,審批完成後,主頁就會出現可用額度,我的額度是10000元。”

申請完成後,秦先生像往常一樣使用自助機掛號,選擇進入“信用就醫”就診流程。此時,自助機裏吐出的掛號條也與常規掛號條不同。“您就拿着這張寫着‘信用就醫’的掛號條,檢測、拿藥就都不用提前繳費,暢通無阻!”秦先生說。

聽說可以只繳一次費,70多歲的楊阿姨也挺感興趣。“聽起來挺好!看來以後看病就不用來來回回往繳費窗口跑了。”楊阿姨說,她每個月都要來醫院拿藥,每次來最怵的就是排隊和跑腿,“回頭讓我兒子幫我申請下,這下看病更方便了。”

測算

就診時間約節省40%

“我們開通信用就醫模式的初衷,正是讓患者省去中間的繳費環節,把精力放在醫患交流、檢查、化驗、拿藥等看病環節上,獲得更好的就醫效果。”中關村醫院副院長韓永鵬說,1月10日,“信用就醫”模式在醫院落地,通過銀行預先授信的方式,實現患者就醫“一次就診,一次繳費”。

記者在實地詢問了多位醫護人員,他們都表示信用就醫作爲新事物,普及度還在逐步提升中,但使用過的患者普遍覺得很方便。根據醫院測算,使用信用就醫,時間節省了40%。

石景山醫院在2021年12月就已推行信用就醫,至今已運行一年多時間。近日,記者到醫院探訪。49歲的患者王先生拿着兩張印有“NH信用”字樣的單據說:“拿着這個處方箋和檢查單,可以省去繳費環節,直接憑單據到窗口取藥、到輸液室注射,全部完成之後再一併結算費用。”

信用就醫的推出,有效縮短了患者在醫院停留的時間。在提升就醫效率方面,醫院方面也進行過詳細測算。石景山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舉例來說,如果今天醫院只有一位患者來看病,在做檢查和開藥方前分別去窗口或自助機器上繳一次費,中途的路程和操作過程加起來大約也得需要20分鐘,人多的時候會耗時更久。但如果省去中間兩步繳費環節,最後直接一步到位,大約能節省40%的時間。”

石景山醫院是全市範圍內首批開通信用就醫服務模式的醫院之一,爲的就是幫患者“搶時間”。石景山醫院計算機中心主任張文博介紹,信用就醫上線以來,婦產科和兒科成爲享受到便利的主要科室。“孕婦們挺着大肚子走來走去不方便,兒童往往需要家長看護,帶着生病的孩子跑來跑去不光家長累,孩子也難受。”目前來看,這兩個科室是使用信用就醫患者人數比較多的。

改進

子女可添老人信息

少排隊、少跑腿、省時間,信用就醫的顯著優勢吸引着老年羣體的關注。然而,通過手機端申請開通信用就醫,首先需要關注醫院的公衆號,找到“信用就醫”按鈕,點開填寫個人信息、支付信息,並進行人臉識別,閱讀並簽署服務協議等一系列步驟。這樣的操作,初次註冊信用就醫的年輕人尚且需要抱着手機研究一番,對老年人而言,此類“新玩法”可能還真有點“玩不轉”。

記者在現場也看到,若沒有導診等醫護人員的引導和幫助,很多老人即便注意到信用就醫的宣傳海報,也只是看兩眼就走了。一位老年患者對記者說:“我用的不是智能手機,沒法申請啊。”

實際上,中關村醫院針對老年人申請註冊困難的問題,也想到了解決辦法。“我們已經開通了子女申請,老人享受子女授信額度的方式。這樣老年人不用自己申請,依然可以享受到信用就醫帶來的便利。”韓永鵬表示。

記者注意到,幫他人申請註冊信用就醫的流程與本人申請的流程一樣,僅需添加一名就診人信息就可以。“這是我母親的信息,她以後帶着醫保卡來掛號就能直接用我的額度了。”錢先生就將家中老人的信息添加到程序裏。

建議

簡化流程提高使用率

儘管信用就醫能爲患者帶來明顯的便利,但如何進一步讓更多患者用起來,提高使用率,同樣是一道亟須破解的難題。記者瞭解到,從石景山醫院的情況看,到目前爲止使用這項服務的患者並不算多,人羣仍在逐漸培育和增長中。

申請流程繁瑣、就醫習慣固化等問題,都影響着患者使用“信用就醫”。以就醫習慣爲例,人們已經習慣了先繳費再取藥,而信用就醫是患者先取藥,離院前在自助機上刷卡完成醫保費用的自動分解,再還款。業內人士認爲,傳統就醫流程的慣性,使得一些患者在使用信用就醫時遇到困難。

記者也發現,老年患者對信用就醫普遍不太理解。記者在中關村醫院隨機詢問幾名老人對信用就醫的看法,不少老年人一聽到“信用”,或者“先診療、後付費”,第一反應都顯得遲疑,下意識以爲“信用就醫”就是辦信用卡,先向銀行借款再還款,因此不太能接受這種就醫方式。

除接受新鮮事物需要一個過程外,信用就醫系統還面臨一些難點:比如,有不少患者臨走時忘了繳費,回家後收到短信賬單纔想起來這回事,只好再來一趟醫院。“最好能實現線上分解繳費。”

此外,銀行授信模式顯得也不夠簡便。由於信用就醫模式不斷在升級迭代,如石景山醫院使用的早期版本,患者每次就醫都得重新操作一次信用授信,這對患者來說不太方便。

目前,具有信用就醫結算服務的醫療機構數量在全市佔比較低,致使能享受到信用就醫便民服務的患者覆蓋面小。未來,隨着信用就醫結算服務在北京醫療機構中的加快覆蓋,並不斷優化升級由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組成的多渠道矩陣式授信體系,在信用就醫的基礎上,聯通“互聯網+醫保+商保”的醫療服務新模式,就有望實現體驗更好的惠民就醫模式。

業內人士也呼籲,信用就醫模式的加快覆蓋,仍需要激勵、引導有先進理念和技術優勢的多方企業共同參與推動,形成政府統籌一體管理,藥企、醫院、保險機構、銀行等共同參與的生態,並加快形成示範案例。

本報記者 孫杰 楊天悅 鹿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