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評論

平臺不妨多想想怎麼加強自家內容的競爭力,讓消費者獲取實惠。

已知你擁有一臺電視機,現在你想看電視,請問需要幾個步驟?此時此刻,這個問題的答案,早已不是“打開電視機、選臺、開看”這麼簡單。近年來,隨着智能電視的發展和普及,集成在電視系統裏的應用程序,給觀衆提供了繁多的選擇,也讓“看電視”這件原本簡單的事複雜了起來。

一方面,電視軟硬件技術的進步,確實給觀衆帶來了更高水平的視聽享受,但另一方面,種種圍繞智能電視衍生出的“套路”與亂象,也引起消費者的吐槽。

每天開機自動出現的“廣告轟炸”,令屏幕前的觀衆厭煩。面對電視廠商的這些“算計”,熟悉互聯網生態的年輕人尚能與之“鬥智鬥勇”,但那些習慣了“簡簡單單看個電視”的中老年觀衆,恐怕只能“對屏興嘆”。

在《法治日報》近日一篇報道中,廣告多、收費亂,已成爲不少受訪消費者對智能電視市場的第一印象。一位春節期間被兒子送的新電視“折磨”的老爺子直言道:“看個電視怎麼這麼麻煩!”

對消費者而言,他們把電視機買回家,想的是“花錢買享受”,讓產品爲自己服務。但在現實中,某些智能電視產品,卻像是安插在消費者家裏的“導購”。某些品牌的智能電視,明明價格不菲,卻像網上那些免費小遊戲一樣,捆綁了一堆難以取消的廣告,讓消費者體驗很差。此外,在節目點播這件事上誘導消費、“套娃”收費,也是某些智能電視系統的“基本操作”。在硬件廠商和App運營方的“夾擊”之下,普通消費者根本無從抵擋,只能把自己的金錢和注意力資源雙手奉上。

當下,包括但不限於智能電視,許多家用電器都有“智能化”的趨勢。按理說,這是件好事,卻很有可能踏入某種誤區。這些“智能化”的家用電器,最大的賣點,就是通過接入互聯網,給用戶提供了更多功能空間。但是,如何使用這些功能空間,卻常常不由用戶說了算。

智能電視的用戶,肯定希望獲得更便利的觀看體驗,而不希望天天被電視推銷滋擾,但是,硬件廠商和App運營方同樣希望智能系統“爲我所用”,恨不得把每KB的流量都轉化爲經營收入。事實上,不要說智能電視,就連主要功能是製冷的智能冰箱,都能因爲過度推送廣告而被消費者“罵上熱搜”。

這些先進的設備,本該讓消費者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卻因爲不健康的市場生態,淪爲讓消費者花錢買罪受的“鍍金鐐銬”。對此,相關從業者還應認真傾聽消費者的呼聲,對自身的經營策略有所反思,進而重新收穫消費者的信賴。當然,我們也不能只等着“行業自淨”,對市場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負有責任的有關部門,也要行動起來,積極打擊涉嫌違規操作的商家,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以令人深惡痛絕的開機廣告爲例,早在2020年,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組織就制定了團體標準《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服務規範》,其中有規定“開機廣告播放總時長不應超過30秒,本規範推薦廣告時長在15秒以內爲宜”。此外,廣告法也規定,利用互聯網發佈、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佈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誌,確保一鍵關閉。

有媒體調查發現,儘管早有上述規定,智能電視的開關機廣告違規行爲仍然十分普遍。對此,有關部門還應狠抓狠罰,如此才能讓無視行業規範的廠商有所忌憚。

當然,也有一些問題,不是“非黑即白”的。當前,隨着影視劇內容生產播出模式的轉變,用戶爲優質內容付費是大勢所趨,在系統首頁放置需要充會員才能看的內容,也是平臺促進銷售的合理選擇。但是,點播服務的運營方還應意識到,只有實現平臺與用戶的共贏,才能讓更多用戶心甘情願地消費。

對此,平臺不妨多想想怎麼加強自家內容的競爭力,讓消費者獲取實惠,而不是用“極限推銷”“套娃收費”等做法折騰觀衆,把自己搞成輿論場上“人人喊打”的反派。

如今,越來越多的媒體與網民將目光集中到智能電視這一消費領域,既說明行業風氣亟待扭轉,也說明人們對這個領域的發展前景有所期待。這到底是“危”還是“機”,或許就在從業者的一念之間。

文/楊鑫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