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收入最高的20%中國家庭(約3億人)人均可支配收入7153元/月,最低20%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爲694元/月

文| 陳汐 劉建中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其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全部收入,收入的來源可以是工資、經商,也可以是利息、房租、補貼或其他。收入的形式可以是貨幣,也可以是實物。關於居民可支配收入更詳細的解釋見尾註1。(下文中的“收入”都指“可支配收入”。)

絕大多數人的收入主要用於消費,而用於投資和儲蓄的比例相對較小。平均來說,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費支出就越高。所以,一個羣體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這個羣體的生活水平就越高。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細緻結構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可以反映經濟發展,可以反映貧富差距,也可以爲制定合理的經濟政策、民生政策提供依據。

2023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長5.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9%。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2%。

某個羣體的人均收入是這個羣體收入的“平均值”,而“平均值”不同於“中位數”。“中位數”也非常重要,如果你的收入超過了“中位數”,你的收入就高於一半的人。

在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地區,財富幾乎必然會不成比例地向少量富人集中,所以居民收入的“中位數”幾乎必然小於“平均值”。

2022年,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370元,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5.1%。其中,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數45,123元,中位數是平均數的91.6%;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7,734元,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8.1%。

以上數據給我們呈現出中國城鄉居民收入的整體情況,但信息過於粗線條。例如,我們只能判斷自己的收入是否屬於前50%,但不能更準確地判斷自己的位置。而且研究貧富差距、稅收標準、扶貧政策等問題時,都需要更細緻的信息。

其實,這可以利用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五等分分組數據。每年的數據會在下一年的後半年發佈。

全國居民收入五等分分組,是將所有被調查家庭按照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然後平均分爲五份。每組代表的人口約3億。處於最高20%的家庭爲高收入組,依此類推依次爲中等偏上收入組、中等收入組、中等偏下收入組、低收入組。

下文先列出2021年數據,各位讀者可以看看自己的家庭屬於哪一組。

居民收入五等分數據

萬得數據庫(Wind)收集了2013年以來的相關數據。表1給出了這五組人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高收入組和低收入組在中國居民總收入中的佔比等信息。

表1:中國居民五等分分組人均年收入等數據

從表1可以看到,2021年包含約3億人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爲8333元,摺合每月694元;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爲18,446元,摺合每月1537元。

占人口總數20%的高收入戶,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爲85,836元,摺合每月7153元。高收入組是低收入組的十倍多。

2021年,高收入組的總收入佔中國收入總數的46%,而低收入戶的佔比爲4.5%。從2013年以來,這兩個佔比都基本保持穩定。

如果某家庭只有一個人,他每月的可支配收入只要達到7153元,他就達到了最高20%的平均數。上文說過,在收入統計中,平均值會高於中位數。因此,他的收入也高於高收入組的中位數。因爲高收入組佔總人口的20%,這意味着7153元/月的收入可以排進全國前10%。

當然,當他結婚生娃,他的收入要被平均。考慮一個典型的三口之家,家裏有一對工作的夫妻和一個不工作的孩子。如果要超過90%的家庭,這個家庭夫妻二人的收入之和需要超過21,459元(7153 * 3 = 21459)。

在大城市生活的讀者,可能覺得這個標準非常容易達到。但這就是中國的實際情況。

2021年中國高收入組人均收入85,836元/年,而美國全體居民人均56,065美元/年。按照匯率美元:人民幣爲6.5:1,則美國人均爲364,423元人民幣。美國人均是我國最高20%組人均的4.2倍。

從居民可支配收入看,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中國居民收入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城鎮和農村居民五等分數據

下面把全國居民數據分成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分別來看。2021年城鎮居民總數約爲9億人,農村居民總數約爲5億人。

先看城鎮居民的收入情況。

表2:中國城鎮居民五等分分組人均年收入等數據

城鎮居民高收入組的收入是低收入組的6.1倍。城鎮居民低收入組人均收入16,746元/年,摺合月收入不到1400元。一個三口之家,約爲5000元/月。這個收入在小城市基本溫飽無憂,在稍大的城市生活會有些緊迫。但是,城鎮最低20%的家庭能達到這個水平,還是可以反映城鎮生活水平的進步。

北京城市居民的收入分組數據在2018年之後不再公佈。2018年全國城鎮最高20%的人均收入爲84,907元,北京最高20%爲130,851元,北京是全國的1.54倍;2018年全國城鎮最低20%爲14,387元,北京爲30,404元,北京是全國的2.11倍。

2015年-2018年,北京城市高收入組的人均收入一直是低收入組的四倍左右。北京的貧富差距小於全國情況。2010年-2015年,上海城市高收入組也一直是低收入組的四倍左右。(上海數據在2015年之後不再公佈。)而且2010年廣州農村居民數據顯示,高收入組也是低收入組的四倍左右。(廣州數據缺失,筆者僅找到了2010年農村數據。)

下文還會看到,城鎮的貧富差距小於農村。所以城市化是解決貧富差距的一種方法,而大城市化可能是進一步解決貧富差距的方法。

再看農村居民的收入情況。

表3:中國農村居民五等分分組人均年收入等數據

2021年農村低收入組人均收入僅爲4856元/年,而2021年中國的貧困線標準約爲4000元/年。2020年底,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但從數據看,這些人雖然成功脫貧,但沒有遠離貧困。

2021年農村高收入組年收入爲43,082元。高收入組是低收入組的8.9倍。而2021年城鎮高收入組是低收入組的6.1倍。有數據以來,城鎮居民之間的貧富差距始終小於農村。

農村數據也有令人欣喜的部分。比如,從2013年-2020年農村高收入組的收入一直低於城鎮中等組。而2021年農村高收入組超過了城鎮中等組。

數據的啓示

居民可支配收入五等分數據可以給我們四點啓示。

第一,做大蛋糕並沒有影響蛋糕的分配比例。

確切地說,做大蛋糕沒有影響99%以上的人如何分配蛋糕。現代社會的進步往往來自於科技進步。這就不可避免地造就了一羣人數很少但財富很多的人,比如馬斯克、馬雲、馬化騰、曾毓羣等。

但很多美國的研究者都發現,美國的貧富差距拉大,不是前面10%的人收入發生飛躍,甚至不是前面那1%,而是最前面的0.1%,甚至是0.01%。

和2013年相比,中國居民收入幾乎翻倍。但高收入組在總收入中的佔比一直約爲46%,低收入組佔比一直約爲4.3%,其他各組的佔比也基本穩定。而且,這個結論單獨放到城鎮居民或農村居民身上也基本成立。

所以,對於99%以上的人來說,蛋糕的分配比例基本是穩定的。不用擔心隨着蛋糕做大,貧富差距會變大。

第二,優先做大蛋糕。

中國收入最低的40%家庭,人均收入爲1100元/月。在如今的物價水平之下,他們的生活水平可想而知。

很多城市居民尤其是大城市的年輕人無法理解拼多多上9元20包的方便麪,7元100片的衛生巾爲何有那麼多人購買。參考以上數據,這些就會變得非常容易理解。

和發達國家比,中國的收入水平很低。即便最高的20%,人均可支配收入還不到美國人均的四分之一。

所以,提高產出效率、加快經濟發展仍是重中之重。當前,中國仍要尊重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過早地、過分地強調公平,會影響投資、產出、技術進步。

第三,解決貧窮要對症下藥。

農村收入最低的20%,這1億人的人均收入約400元/月。爲何他們的收入如此低?主要是因爲缺乏打工的能力或機會。一畝地每年只能帶來500元的純收入,只靠農業的家庭就會比較貧窮。這與我們在河北等地的調研結果相吻合。

每月400元的收入,有可能導致溫飽出現問題。以中國目前的物質豐富程度,不應該出現食不果腹的情況。但是,如何提高這部分人的收入呢?

不能靠擴大就業,因爲這些人無法參與就業。所以,直接發放補助可能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對於農村中等偏下的收入家庭,重點在於提供就業機會。而且城鎮應該給他們提供價格低廉的生存方式。同時應該通過職業教育提高他們的技能。

第四,刺激消費不能治本。

每當經濟減速,“刺激消費”就成爲經濟學家們經常建議的一副藥方。但是,消費的基礎是收入以及收入預期。當收入提高,信心增強,消費不用刺激。

尾註1: 居民可支配收入釋義

可支配收入指調查戶在調查期內獲得的、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調查戶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現金,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分別爲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

計算公式爲: 

可支配收入 = 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轉移淨收入。

其中: 

經營淨收入 = 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財產淨收入 = 財產性收入–財產性支出;

轉移淨收入 = 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

(作者爲《財經》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編輯:劉建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