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君樂寶乳業集團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投資對象爲上海酪神世家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酪神世家”)。

這是一家成立不到1年的新公司,天眼查APP上的工商資料顯示,酪神世家成立於2022年3月21日,今年年初,其註冊資本由1000萬元增至1428.5713萬元。其中君樂寶出現在新增投資酪神世家的股東中,認繳出資額約爲142.86萬元,持股比例10%。

酪神世家的實際控制人則是郭本恆,他曾是乳製品行業的“老面孔”。2007年至2015年他曾任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等職務,2015年因涉嫌受賄罪,在2016年判處有期徒刑六年。

不過君樂寶在酪神世家中佔比不多,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算是戰略投資。業內稱或許是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魏立華與郭本恆關係不淺,在郭本恆復出後之後魏立華扶持一把。

對於本次入股酪神世家一事,君樂寶方面尚未回應界面新聞的置評請求。

不過,君樂寶早已昭示其在奶酪市場的野心。2021年1月,君樂寶就收購了思克奇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已更名爲思克奇食品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該品牌納入君樂寶旗下。

思克奇主營常溫奶酪棒、低溫奶酪棒、奶酪布丁、稀奶油、厚乳、烘培奶、馬蘇裏拉等品類,簽約央視動漫集團《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和圍裙媽媽卡通形象。思克奇官網顯示,2021年11月,思克奇上海自建的奶酪工廠正式投產,工廠佈局常低溫奶酪線及奶酪創新產品生產線。

由此,君樂寶對思克奇寄予厚望。2021年3月,君樂寶表示將依託思克奇在上海成立的奶酪研發團隊,佈局全國市場,全面發力五年內穩居奶酪品類第一陣營的目標,並預計年內佈局年產值約10億的奶酪工廠。

但目前思克奇離第一陣營的目標還有點距離。

君樂寶並未披露其奶酪業務的相關數據,但從產品豐富性、賣場渠道佈局情況,以及面對兩大巨頭的市場搶奪戰,君樂寶“五年內穩居奶酪品類第一陣營的目標”看來挑戰不小。

歐睿國際向界面新聞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奶酪行業市場份額前三名爲妙可藍多、百吉福、伊利,共佔據市場份額接近60%。而君樂寶的思克奇還未能排到前10名。

而按產值來看,妙可藍多2022年前三季度奶酪業務實現收入29.59億元,如果思克奇的奶酪工廠順利10億產值的產品全部售出,那麼它與頭部品牌的距離至少還有3倍之多。

這的短板是入局較晚所帶來的。事實上,看好奶酪行業發展前景是乳企近幾年的共識,並且加大了投入。

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與貝恩公司聯合發佈的報告,自2021年三季度至2022年3季度的一年當中,奶酪品類的增速達到20%,在該報告監測的20個商品品類中增速排第二。

2018年,伊利和蒙牛都開始涉足奶酪業務,伊利在該年還成立了奶酪事業部。2022年上半年財報中顯示,伊利奶酪業務增速超過40%,市場零售額份額提高近4個百分點,位列行業第二,還提出“成爲奶酪第一品牌”的目標。

2020年,蒙牛入股妙可藍多,並最終在2022年擁有妙可藍多35%股份,成爲控股股東,此舉讓蒙牛在乳酪市場的佔有率快速提升。從市場份額看,在2022年上半年,妙可藍多營收就爲25.94億元,其中奶酪市場佔有率達35.5%,奶酪棒市場佔有率超過40%,居行業第一。

而從渠道上看,君樂寶的優勢也不太明顯。

凱度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奶酪市場滲透率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要明顯高於其他地區,與此同時,省會城市的奶酪滲透率也在隨着市場需求的增長在快速提升。君樂寶此前在華北市場、華東市場佈局了奶粉、低溫酸奶等產品,依託其已有的常溫和低溫市場,一定程度上可以快速推進奶酪棒新品。

但伊利、妙可藍多也都在大力推廣常溫奶酪棒產品,以加強產品的滲透能力。這些具有前瞻性的市場佈局會第一時間喫掉潛力客羣,後來者往往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或者費用撕開競爭的裂縫。

自2020年以來,奶酪行業的併購和融資也多了起來,資本進入之後爲了獲得投資回報也會倒逼行業競爭加劇。

去年7月,法國奶酪生產商BEL(貝勒)集團收購了山東君君乳酪有限公司70%的股權。君君乳酪除了自有“芝仕坊”品牌外,還曾爲全國超過60個品牌提供奶酪代工業務,上述君樂寶入股的酪神世家產品即爲君君乳酪代工。更早時,創立於2019年的奶酪公司妙飛在2020年6月和12月,分別便獲得了經緯中國A輪融資、高瓴創投領投的B輪融資。

由此看來,君樂寶要實現五年內穩居奶酪品類第一陣營的目標還得加把勁。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